白領擺地攤的創業故事
地攤是創業的前奏,白領擺地攤也做出大生意?下面的內容由小編為您整理歸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地攤變形記
2008年6月,一個上海夏天尋常的晴朗日子。
上午十一點,江蘇崑山的手工飾品廠老闆王俊,比平時提前了半個小時。來到上海城隍廟福佑商廈小商品市場。在那裡,他有一個批發攤位,銷售自己廠里加工的手工飾品。
半個小時後,上海陸家嘴的一幢寫字樓中,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員工作的章妍踩著高跟鞋,步履如飛走下電梯,轉眼消失在匆忙的人流中。
走出寫字樓,章妍便擁有了白領之外的另一種身份——一個經營飾品的地攤老闆。
而走上網際網路,王俊也擁有另一種身份——一個地攤群的群主。
中午十二點十分,當章妍轉了兩次車來到王俊的攤位前時,王俊已經按照她提前發來的清單,將商品分類打包。總價1500元的飾品,是包括章妍在內的6個地攤老闆共同進貨。
變遷的記憶
章妍的家鄉在河北的一個地級城市。作為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代,地攤曾經是章妍成長路上揮之不去的記憶。童年的印象中,走街串巷的小販,在路邊鋪一塊看不出顏色的舊床單,販賣著廉價的服裝、文具和日用品。那時,章妍從沒有將地攤和自己聯絡在一起。
2006年,章妍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幾經周折,終於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一份文員的工作。地攤就是在這個時候,重新回到章妍的視線。
從2007年初,每天下班的路上,章妍都會在地鐵站的通道里發現一些地攤。讓她覺得意外的是,這些地攤,不知不覺中顛覆著童年關於地攤的記憶。地攤上的商品,價格依然低廉,質量和款式卻開始緊跟時尚潮流。那些時尚雜誌上最新流行的時裝,那些獨具個性與風情的飾品,那些在圖書音像城裡找不到的光碟,居然都出現在街頭的地攤上。而這樣的地攤前,停留最多的也是像自己一樣的時尚年輕人。
更讓章妍覺得意外的是,這些地攤的經營者,也不再僅僅是過去的無業小販。當地攤帶著一份從容不迫的淡定重回人們的視線,其經營者已經最大限度地多元化,其中既有下崗工人、純粹的小生意人,也不乏大學生、白領等時尚人群。他們當中,有人是純粹的地攤生意人,更多人則是兼職經營,追求利潤與體驗的雙重滿足。他們區別於傳統的小販,也還稱不上是老闆,地攤經營者更喜歡用另一箇中性的名詞來稱呼自己:地攤族。
章妍也曾經想過創業,但一沒有資金,二不知能做點什麼。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在上海這個地方,沒有什麼生意別人想不到,另一方面,店鋪租金貴得驚人。而事實上,這也是地攤重新歸來的原因所在。從地攤起家,試銷產品,積累資金和經驗,成為一條最簡便易行的創業途徑。
對於地攤的記憶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當章妍親眼看到同一個寫字樓中的一名白領,下班後背起卡通圖案的收納袋,神色坦然地在地下通道里擺起一個女裝攤子時,終於意識到其殊途同“攤”
2008年初,章妍正式決定加入地攤一族。
最先要確定的便是產品類別。現在的地攤生意中,銷路最好的產品主要有以下幾類:服裝尤其是女裝、飾品、小型箱包、玩偶、音像製品,另外還有一些新奇產品及自制商品。而無論是哪類商品,都遵循著一條原則:跟著時尚潮流走。
章妍最終選擇了飾品作為自己的主營品種。最初的動機其實很簡單:單價低,佔用資金少,更重要的一點是,便於攜帶,不僅上班時就可隨身帶到辦公室,而且“遇到城管跑起來方便”。
定下了經營方向,接下來便是尋找貨源。
批發市場依然是地攤族進貨的首選。然而章妍走了幾個飾品批發市場,卻沒有找到合適的貨源。地攤上經營的商品,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款式上足夠個性、時尚,二是價格上必須有優勢。
網際網路正在悄然影響著地攤的經營。通過在網路上搜索,章妍加入了一個地攤QQ群。
從事飾品批發生意的王俊,同樣是這個群的成員。市場上的任何風吹草動,總是最先反映在上一級的批發商身上。當發現到自己這裡進貨的地攤老闆越來越多,王俊加入了幾個地攤QQ群,在群裡釋出資訊,他在城隍廟福佑商廈小商品市場的攤位,成為一批地攤老闆的固定進貨地。
通過網路,章妍找到了王俊。王俊的飾品都是手工製作,主推日韓時尚和波西米亞風格,款式獨特搶眼,並且價格基本上在20元以內。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這是最適合地攤銷售的定位。第一次進貨,章妍花了400元,拿到了三十多件商品。
在王俊的攤位上,章妍還見到了一位從青島前來拿貨的地攤老闆。
攀談起來才知道,他從王俊這裡進貨已經有半年之久,卻是借出差的時機第一次來到王俊的攤位。在此之前,雙方的合作模式一直是選貨靠網路,發貨靠快遞。現代的物流服務改變著地攤族的進貨方式,他們依然會到當地的批發市場淘貨,但也開始通過更多的渠道尋找貨源。網路進貨,異地進貨,使得地攤族的商品具有了區別於本地市場主流商品的獨特個性。
小地攤的大生意
政策的放開是地攤歸來的重要原因。上海從2007年5月開始在部分路段對路邊攤試行解禁,這些地段就成了地攤族的天堂。
天堂也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擺攤的第一天,章妍就因為不小心“搶”了別人的地盤,被老賣家狠狠“教育”了一番。
解禁也並不意味著有免費的午餐。依然是擺攤第一天,章妍抬起頭,突然發現兩個身穿制服的人站在面前。“交費。”其中一人衝著章妍伸出5個指頭。“50?”章妍驚恐地睜大眼睛,心都涼了。“5塊!新來的吧?”章妍紅著臉交了5元管理費,這種管理費,被地攤族戲稱為“保護費”。
由於地攤族都集中在一些相同的路段,生意做得久了,一些人便發現了合作的可能。章妍賣的是飾品,就把攤子擺在一個賣女裝的攤位旁邊,顧客買服裝時,往往也會順手帶上幾件飾品用來搭配,兩人的生意可以相互促進。
合作的時間長了,又有一些經營同類產品的地攤加入進來,大家開始商量,組成一個聯盟,一起擺攤,交流市場資訊,實現商品種類的互補,也搞“規模化經營”。
事實上,這樣大大小小的地攤聯盟,目前在地攤族中已並不鮮見。地攤聯盟一般都有自己的網站或QQ群,除了供大家交流資訊外,更重要的作用在於,組織大家集體進貨,以數量優勢與批發商砍價,降低進貨成本。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目前的一些地攤組織,其建立者和組織者恰恰是像王俊這樣的批發商、供貨商。當發現了地攤的商機後,王俊馬上建立了自己的地攤QQ群。現在,他已經擁有4個地攤QQ群,不但通過這些渠道銷售自己的商品,還利用自己身處批發市場的優勢,針對其他商品組織集體進貨,從中賺取差價。對於供貨商,地攤正成為一條嶄新的銷售渠道。“也許有一天,會出現品牌化、規模化經營的地攤連鎖組織。那會是一張最龐大的供銷網路。”王俊相信,自己現在的嘗試不會僅僅只是嘗試。
連鎖地攤:做最大的小生意
加盟連鎖’是逐步實現的過程,現在做到的,只是人家在我這裡拿貨。”天涯論壇上著名的小攤販“廈門西子”說。他拒絕透漏真實姓名,怕遠在深圳的鐵哥們嘲笑他。
從去年夏天,開始擺地攤做玉石生意,到在天涯上連載《我在廈門練地攤》,到現在全國各地有七八個地攤和小店老闆固定從他那裡進貨,不過短短一年。西子卻已然長成地攤老油條,不久前還註冊了個品牌叫“左手右手”。對這個品牌,他得意地解釋道:我的右手,牽著你的左手,多浪漫。西子希望這是他事業的開端,就像地攤賣點火槍起家的方太廚具董事長茅理翔一樣。
開始擺的時候,西子喜歡當遊攤,喜歡哪裡擺哪裡,少有人問津。每天干得最多的便是望著行人發呆。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些天,才知道要固定地點,安穩下來才有生意。一個老攤販點撥他:“中檔小區聚集的地方最適合兄弟你,有消費能力,又不嫌棄地攤貨。”後來,西子一遍又一遍地印證了這個真理。
西子的貨源是家裡人開的玉石工廠,所以拿來的貨品都是物美價廉。只可惜,搭上地攤這個“低檔車”,想買點高階貨的顧客總是半信半疑。有一段時間,西子把攤子擺在一個網咖附近。網咖老闆天天悄悄看,心癢癢,就跑過來跟西子探口風。眼看大魚要上鉤,西子也不著急,拿起個瑪瑙水膽雕刻上起了講解課:“水膽瑪瑙,就是瑪瑙中包裹有天然形成的水。大哥你正在看的這個,是個中檔貨,能夠看到‘水’,但是有點薄,力氣大些會把它打破。”網咖老闆這下篤定了遇見誠實可靠、真懂玉石的人了。不僅買了瑪瑙水膽,過了一段時間又來買了幾千塊錢的玉。
這樣的“金主”不可能天天有。平常沒事,西子就自己搗鼓些小東西標新立異。串手鍊、項鍊是他最會擺弄的活計,幾個不同顏色、大小的玉石珠子經他的手串在一起,就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別說,這個創意還真吸引了不少時尚女生,她們特別喜歡來西子的攤上挑這種“DIY飾品”。
後來西子做起“地攤玉石連鎖”,就是從一個喜歡來買手鍊的寧波姑娘小玉開始的。小玉買菜路過西子的攤,有時會停下來聊幾句玉石。後來小玉要回寧波了,來跟西子告別。西子盯了她半天:“你那麼喜歡玉石,乾脆進點貨回去賣好了。”就這樣,西子有了他第一個“加盟商”。
隨後找上門來的,大多是看了他那篇《我在廈門練地攤》,慕名而來。西子坦承,那算是自己最得意的一次營銷——當然裡面記錄的事情都是真的。有一段時間要貨的人太多,忙得西子自己都沒有時間出攤,天天在家給人家發貨。遇到實在太笨的,西子還要充當“陪練”,陪著找攤位,陪著賣貨品,還要教導玉石知識。直到他的客戶可以獨立跟客人講解各種玉石,幾句話套出顧客想要什麼檔次的產品,就放開讓他獨自練攤。“當然,我賣出去的利潤歸我”,西子狡猾一笑。不過西子還有更大的收穫,一般享受陪練待遇的“笨鳥”,會對西子產生很強的信任和依賴感,成為他的穩定批發商戶。
“領軍”了廈門玉石地攤界一段時間,西子被家裡人栓在了新開的店面裡。他謀劃著,跑回深圳去,把玉石地攤,練成真正的全國連鎖事業。
草根化地攤樣本
“來來來,你見過孫悟空打妖怪,見過豬八戒談戀愛,你沒見過我們這電筒不用電!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2008年6月28日,週末,晚上7點多鐘,記者跟隨早已約定好的陳健來到重慶市渝北區人和鎮中心醫院門前的空地上。
陳健先從揹包裡取出一個包袱,在地上鋪開,大約兩平方米左右。然後又從揹包裡取出他惟一的商品:手壓電筒。
“擺地攤切忌商品繁多,你不能將所有的商品都一網打盡;其次,應該選擇那些新、奇、特的商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顧客的注意。”陳健頓了頓,指著地上的手壓電筒說,“我今天擺的就是這個——不用電的電筒,只需拿在手中用力捏上幾下,就能給電筒充電,不需電池和充電器,售價5元一個。”
攤位的擺放位置也是有學問的:一般來說,需要選擇人流量大、道路寬敞的步行街、攤位旁邊噪音不要太大的地方最為適合。
接下來,陳健開始了正式銷售工作的第一招——吆喝:
“來來來,你見過孫悟空打妖怪,見過豬八戒談戀愛,你沒見過我們這電筒不用電!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吆喝聲也很有講究,一是說辭要吸引顧客;二是既要讓顧客聽懂,又要能最大程度地引起顧客的注意。
由於商品獨特、吆喝賣力,加上晚上8點左右正是“黃金銷售時間”,陳健的地攤前三三兩兩地圍上人來。
陳健使出的第二招,就是“體驗式營銷”。
“摸一摸看一看,能上長城能爬山。”這時候,陳健一邊用力地壓著電筒,一邊吆喝。吆喝完畢,他還將電筒塞給一個很有興趣的老大媽,讓她親自體驗了一把。老大媽猶豫著接過電筒,用力壓了幾下,又擰亮開關,果然,一束耀眼的光芒直射出來。
看出了老大媽的猶豫,陳健抓住時機,及時演講:“利用摩擦起電的原理,您只需單手握緊放鬆來那麼幾下,即可自動發電放電,達到一般手電筒亮度,既可照明,又可健身,無須任何電池和電源,壽命比一般手電長几倍。”
老大媽沒再猶豫,從衣兜裡掏出了錢來。
這時候,陳健使出了他的第三招——故意拖延。
老大媽不再猶豫,陳健倒似乎猶豫了。只見他注視著老大媽,詳細地告訴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便拖延成交時間,使其他顧客看見成交,從而激發更多人的購買慾。中國人的從眾心理讓他在這個時候形成了一個銷售高峰,接下來,有三四個人從他手裡買走了手壓電筒。
晚上十點,眼看公交車即將收班,陳健收拾起包袱,準備離開。他清點了一下今天的“戰果”:一共賣出26支電筒,每支電筒賺1.8元,一共賺了46.80元。除去攤位費、來回的車費等,淨利潤41.80元。
午夜的城市街頭,燈火依然燦爛。公交車帶著倦意搖晃著,看著剛上車的兩個手拿摺疊凳、身背蛇皮袋的女孩,陳健笑了,明白遇到了同行。這個夜晚,他們都在城市中忙碌,地攤的本質,原就是這樣屬於每個人的草根生意。
地攤攻略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2006年9月曾表示,小商販應該是城市多樣性的一部分,“我們的城市應該寬容,應該讓他們有合理的分佈,給予更多的引導。”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對馬路設攤試行“解禁”,非主幹道允許擺攤設點。但由於不同城市的具體制度不同,經營者要遵守當地的規定,熟悉城市管理條例,最好不要在明確禁止的區域擺攤。
擺攤裝備
地攤布:床單不是不可以,但防水布是最佳選擇。
裝貨的大包:編織袋、旅行包、拉桿箱,看產品的類別和數量,用得順手就好。
摺疊小凳:方便攜帶,擺攤也要先照顧好自己。
腰包:零錢拿在手裡總不太好,用腰包既安全又方便。
驗鈔筆:不可缺少。
電池燈:雖然有路燈,但明亮的光線會讓你的攤位更顯眼。
可拆卸移動貨架:如果賣服裝,最好準備一個,讓顧客能站著選購。對有些顧客來說,蹲在路邊買東西是一種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
擺攤經驗
一、每天都儘量在一個位置上,這樣你的老顧客很容易找到你。
二、只賣一個大類別的商品,比如紡織品類,玩具類,襪子類。這樣在這一類商品裡面,你的貨品最全,品種最多。
三、如果你不擅長應對砍價,就在每個樣品上都明碼寫出來銷售價格,寫明是這個城市最低的價格,堅決不還價。
四、賣得便宜需要讓大家都知道,根據同類地攤和商店裡一般的賣價和自己的進價做參考,基本上是在最低基礎上還要再低。
五、複製別人的成功。看到別人的商品賣得好,就換一個地方,賣同樣的商品。
白領擺地攤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