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泉水形成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濟南素有“泉城”之稱。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當中湧出,匯為河流、湖泊。不過濟南泉水是怎麼形成的呢?小編告訴你。

  :

  濟南南部山區,為泰山餘脈,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至市區變為山前傾斜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的交接帶,高差達500多米,這種南高北低的地勢,利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區彙集。在地質構造上,南部山區屬泰山隆起北翼,為一平緩的單斜構造。由於北側斷裂切斷,形成許多斷塊,其中千佛山斷塊是構成城區泉群的構造基礎。山區以前震旦系變質岩為基底,上布有1000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奧陶系石灰岩岩層。岩層以3~15度傾角向北傾斜,至市區埋沒於第四系沉積層之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可溶性灰巖,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岩溶地貌發育,形成大量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共同組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脈狀地下網道。

  市區北部為燕山期輝長岩~閃長巖侵入體,質地細密,巖質堅硬,隔水效能好。千佛山斷塊西有通過緯一路的千佛山斷層;東有穿過解放橋和老東門的羊頭峪斷層,這樣就組成了東西北三面阻水巖體,構成了三面封閉的排洩單元。南部山區,在灰巖出露和裂隙岩溶發育的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大氣降水和地表徑流,滲入地下形成了豐富的裂隙岩溶水。這些裂隙岩溶水,受太古界變質岩的隔阻,沿岩層傾斜的方向,向北作水平運動,形成地下潛流,至城區遇到侵入岩巖體的阻擋和斷層堵截,地下潛流大量匯聚,並由水平運動變為垂直向上運動,促進了岩溶發育和水位抬高,在強大的靜水壓力下,地下水穿過岩溶裂隙,在灰巖和侵入岩體的接觸地帶及第四系沉積層較薄弱處奪地而出,湧出地表,形成天然湧泉。

  濟南泉水的歷史:

  南泉水,具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記述公元前694年魯桓公與齊襄公在濼水相會之事。濼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卷八·濟水二》中描述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

  源上奮,水湧若輪。”金代,有人立一方《名泉碑》,列舉了濟南七十二名泉。此後,便有濟南“七十二泉”之說。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說“濟南名泉七十有二”。於欽在其《齊乘》一書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記錄了下來。明初,詩人晏璧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濟南名泉一一加以吟詠。到了清代,記述泉水的詩詞歌賦,更是數不勝數。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清沈廷芳在《賢清園記》中說:“舊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處。道光年間編纂的《濟南府志》說“總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時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聽泉齋記》中的說法則更加符合實際:“歷下之泉甲海內,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無名者奚啻百數。”

  據山東省水文地質一隊1964年調查,僅市區即有天然泉池108處。濟南市城市規劃建設領導小組1980年調查材料列舉了119處泉池。1983年6、7月間和1997年8月至10月,市園林局編志人員又以上述記載為基礎進行調查,在老城區範圍內查出有名稱的泉池139處。截至1997年10月,除湮沒、填埋者外,尚有103處泉池基本完好,其中屬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處。另外,在居民院落內還有30處無名稱的泉池。這些有名、無名的泉池,集中在東起青龍橋,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覺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舊城區範圍內。

  濟南泉水多如繁星,各具風采。或如沸騰的急湍,噴突翻滾;或如傾瀉的瀑布,獅吼虎嘯;或如串串珍珠,燦爛晶瑩;或如古韻悠揚的琴瑟,鏗鏘有聲……使得歷代文人為之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歐陽修、曾鞏、蘇轍、趙孟狻⑼跏厝省⒗釓柿、王士禎、蒲松齡等,都留下了贊泉的詩文。這些泉水,或以形、色、聲、姓氏、傳說、動植物、樂器、珍寶取名,或無名而名,各具情趣。

 

濟南

玉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
相關知識
濟南泉水形成的原因
泉水形成的原因分類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
腹水形成的原因
洪水形成的原因
腎積水形成的原因
地下水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何特點
月牙泉形成的原因
水垢形成的原因
水桶腰形成的原因及擺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