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課堂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安塞腰鼓》通篇貫注一個“情”字,作家通過一系列對“安塞腰鼓”讚美的語詞,來直抒胸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由於缺乏必要的多媒體裝置,學生很難從感性上認同安塞腰鼓。我就引用一位美國研究者的感嘆:“沒想到溫良敦厚的民族舞蹈中,還有這樣劍拔弩張、野性未泯的一支。”學生都還記得香港迴歸慶典上那氣勢恢弘的歡慶鑼鼓,靜想一分鐘,就進入情境。學生自由誦讀本文,都能體會出文章的力量之美,能讀出幾分鏗鏘。讓他們為安塞腰鼓加一個定語,大多選擇“激情四射、豪放火烈、奔放的生命”等等詞語,對感情的把握很到位。

  那麼,安塞腰鼓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和流傳下來的呢?為什麼我們的中原腹地聽不到這昂揚的生命音響呢?我和學生一起回顧歷史。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擁有過強秦、大漢、盛唐的雄睨世界。陝北高原自古就是邊關要地。秦時的大將蒙田曾率30萬大軍鎮守陝北防匈奴入侵:北宋范仲淹等文臣武將率兵抵禦西夏入侵;明朝“延綏鎮”長城,幾乎承擔明朝中後期北方邊境一半的防務。西北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在古戰場上,遇敵來襲時,是報警的訊號;作戰失利時,是求援的呼聲;兩軍對壘時,是助威的號角,贏得勝利時,是慶功的笙歌。古代戰場上擂鼓鳴金的場面永遠消失了,然而這種張揚激情與力量的儀式,卻深深根植於陝北高原古老的土地上。

  篇2

  《安塞腰鼓》是劉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語言激情澎湃,鏗鏘有力,思想內涵豐厚,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意的語句,含義深刻,發人深思。這篇課文呈現出這樣幾方面的特徵:濃墨大筆,抒寫飽滿的生命激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言:“五情發而為辭章。”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就是“為情而造文”的標本。《安塞腰鼓》通篇貫注一個“情”字,作家通過一系列對“安塞腰鼓”讚美的語詞,來直抒胸臆。

  那麼,本文僅僅是在歌頌安塞腰鼓嗎?學生略做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文章是借歌頌安塞腰鼓,謳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謳歌衝破束縛阻隘的強烈願望、謳歌陽剛之美、謳歌痛快淋漓的生活和表現以及奮鬥不息的黃土高原人!但是問題出來了:西北一向是貧瘠落後的代名詞,至今還處在被開發之列,作者如此傾情頌揚,卻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難道是在謳歌貧窮嗎?學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謳歌的不是西北的貧瘠落後,而是渴望掙脫貧窮落後的西北高原人!因為“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並沒有因生活的貧窮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創世”的激情始終奔突不息,盼望搏擊,希望不泯,而這種不向環境低頭的精神就會打破落後的枷鎖,獲得重生!

  篇3

  但是課上完後自己覺得這堂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1、注重結果,忽略過程

  課堂教學應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我在教學時偏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如:有學生賞析“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這句話時,她的答案完美無缺,我很欣然,其實這答案是教學資料上的照本宣科,並不是她思考的結果。如果,我不沉湎於這個完美的答案,而提問一下他是怎樣理解的這個思考過程,這樣的課堂也許就更實在,更有味。

  2、問題設計有待推敲

  在朗讀和品味這個教學環節。我設計的兩個問題是:①你認為哪幾個段落比較精彩,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②你最喜歡的哪幾個句子,說說你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其實有重複,一般來說,自己認為最精彩的句子,往往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應該把兩個問題合併為:哪些段落你最喜歡,用你認為恰當的情緒和節奏讀一讀,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缺乏追問藝術

  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於我缺乏追問的藝術,而平淡了不少。如一個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我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總之,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進步,這堂課的缺憾有待於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彌補,不斷改進。

社戲反思總結
安塞腰鼓反思範文
相關知識
安塞腰鼓課堂反思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安塞腰鼓課後鞏固練習題
安塞腰鼓課文原文及知識點
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
安塞腰鼓課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安塞腰鼓課文讀書筆記3篇
安塞腰鼓課文讀書筆記3篇
安塞腰鼓第二課時反思
安塞腰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