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習慣的散文三篇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關於習慣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關於習慣的散文一: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他讓我們領悟到,一顆如向日葵般向上的心,是多麼歡悅的事。
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先天稟賦的並沒有後天的多,所以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由此看來,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誠然,這樣下去,我們遇到挫折也不會煩惱,遇到悲傷也不會失望,遇到痛苦也不會無助。山重水複疑無路又如何?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任何風雨過後,都能微笑著揚帆起航。
《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就是“天道”,“健”就是健壯、運動不息;“天行健”是說天道日夜執行,四季交替,雷動風散,雨潤日照,永不止息。“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在這種天道啟發下的人道的表現。也就是說,在“象傳”的作者那裡,讚美天道就是為了塑造和提倡一種理想的人格。天道執行,一往無前,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作為人來說,應該效法天道,充分發揮自己的生命活力,樹立奮發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表現出了人類勇於進取、勇於開拓、勇於向自己的惰性宣戰的無畏氣概,在人類社會的不同領域、不同層面都有著不同的體現。《禮記·大學》中稱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對於新時代的主流,奮發向上的年輕人,豈不是更應該要變得優秀?
誠以養德,信以修身。不說要成為聖人,至少我們要提高自己的修養。立志高遠,修煉一顆強大的心,山不過來時,我們就過去,不畏懼艱難險阻,如此這般,想必也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人,這是無需標榜的,真正的優秀,任旁東南西北風,也無法凌亂其偉岸的形象。往往道德素養高的人,他的品行高尚的,而且他們在乎的也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而是如何提高自己,讓自己的言行能真正的以德服人,以德易人。這樣的優秀絲毫沒有違和感,也讓人心曠神怡,這樣的優秀是純天然的。
追求,因人而異,但求這種優秀成為大家的習慣,與君共勉。
關於習慣的散文二:播種習慣,收穫命運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題記
行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受到一定的環境的影響。其中,有人們的潛移默化,有事物的耳聞目染,有氣氛的默默滋潤……比如在學習上,好學生對待學習態度良好,對自己充滿信心,充滿希望。每有所學,常常先是理解,然後記憶,接著練習,最後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不斷迴圈的過程中,有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的萬涓細流,匯成知識的洪流。他們用日常的踏實認真,養成積極、主動、勤奮的習慣,克服馬虎、消極、懶惰的不良行為,自制力較強,專心程度較高,容易獲取較高的成績,提高良好的素質水平。
上課,他們能用思維跟上老師的節拍。老師講到那裡,他們的思維跟到那裡。他們很少開小差,做小動作,思想較少遊離到教室之外。學習像一條長鏈,一節緊連著一節。他們常常從不脫落,從不跳躍,從不斷絕,“一步一個腳印”。在與老師的眼神交流,思維碰撞裡,往往激起理解的火花,一路伴著思考而行。他們對自己能夠嚴於律己,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前進,逐漸養成認真預習,專心聽課,勤奮複習的良好行為。甚至,他們在學習上養成優良的習慣,收穫良好的效果。
我有位同學,在高中,他能夠勤勤懇懇,腳踏實地,認真伴隨他整整三年的時間。“勤奮出天才”,他雖不算天才,卻也是一位人才。一個很好的榜樣,值得同學學習,值得許多學生模仿。在這裡,我談談他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希望對部分人有所借鑑,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早晨,當時鍾滴滴答答地走向5點30分,在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他就毫不猶豫地起床,背英語單詞、語法、句子,記語文課文、詩詞、優美語段。他盡力做到能熟爛於心中。“溫故而知新”,越讀越理解,越讀越興趣,收穫也越來越大,成績在早晨的記憶時段裡,獲得進步。好成績激勵了他,好習慣促成了他,好思維鍛鍊了他。於是,他不顧辛勞,無數個早晨讓他記住了許多的知識。
中午,每當吃完午飯後,略作休息的他,抱起書本,拿起簿子,全身全意地投入學習中。他拋開有魅力的小說,不管精彩的電視劇,撇開消遣時間的談論爭議,推走不適合時宜的高談闊論,埋頭苦讀。他對學習抱著盎然的興趣,驅走不該的冷漠,克服消極的因素,抹殺阻擋的被動,提煉出難得的主動。他善於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於是,無數箇中午,他收穫了許多運用知識的能力。
晚上,他更是激情高漲。隨著鐘聲的響起,他邁入了晚自修的氣氛裡。在教室裡執著奮鬥。對自己,對學習,對知識悟性較高,反覆反省自己,備下錯題錄,寫下易忘知識點,一直讓自己沉浸在學習中。老祖先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他的行為中,從他的習慣裡,無數次的鑽研,無數次的讀書,無數次的獨立思考,無數次的誠實對待學業,不論他人的貪玩好吃,不管他人的遊手好閒,不想他人的沉溺遊戲,於是,他收穫了高考的成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夢想中的大學,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縱觀高考,多少學生在學習上撞得頭破血流,付出了艱辛,付出了汗水,也付出了無往不利的勤奮。正因為行為播種習慣,習慣埋下人才的種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心性也擺正,態度也良好,所謂“成敗歸因”,我們取得成功也許歸因於是否勤奮,是否努力。
有一位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到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命運。”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言而喻,顯得無比重要。有人說,小學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階段。因為學科明顯地少,知識量明顯的輕,作業量也明顯的小,於是,家長們應該注意孩子的想學、好學、實學、真學的行為。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對自己的中學生涯無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過渡。在中學,一直的努力,不斷的進取,勤奮的思考,加上了決定命運的習慣,也許你將在學海里順利地航行,在書山嗅到難得的書香,收穫知識的甘露,迎來燦爛的明天。
也許,單單從學習上討論,還不能說明“播種習慣,收穫命運”,在其他方面,比如樂於表達,遵守紀律,節儉生活;比如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關心他人;比如誠實守信,講文明講禮貌等等。良好的行為與習慣,都將讓你在人生旅途中,少一分坎坷,少一分困難,少一分波折,而多一份和諧,多一份成功,多一份美好。朋友,請相信,播種習慣,收穫的將是你的命運。
關於習慣的散文三: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
九月的一天,在辦公室窗前,正被院子裡隨風飄送、撲鼻而來的桂花香迷得如痴如醉時,一陣急促的鈴聲把我拉進了現實。領導通知我去參加永豐縣第八屆文化藝術節活動,掛完電話後我就懵了,那可是縣裡組織的青歌賽呀,必定高手如雲,別的不說,就學校的音樂老師和培訓機構的聲樂老師就讓人望而生畏。雖然參加單位內部組織的幾次唱歌比賽有所斬獲,但我深知自己的實力難登大雅之堂。
一眨眼,抽籤的日子到了,我來到縣文化館,看著一張張年輕、活力又有朝氣的面孔,那一刻,我膽怯了,一度蹦出棄賽的念頭,但作為一名母親,我又豈能臨陣脫逃。將來孩子的成長路上遇到困難時,我該如何遊說孩子迎難而上?想起了2014年的演講比賽,那時也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但我又不甘於2012年演講的失利,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分局比賽拿一等獎,市局比賽拿三等獎。後來,一切都如我所願。所以,這次也不能退縮,我沒有權利懦弱。
還有兩天才比賽,一切還來得及。慌張的我找到好友指點迷津,表達了想快速學習如何氣運丹田,如何控制氣息的訴求。張姐開導我,不要急於求成,這些基本功有些人學了好幾年聲樂都掌握的不是很好,並寬慰我,不管結局如何,都應該以最好的狀態去面對,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極限範圍內做到最好,那也就不枉參加比賽了。
撫平心緒後,清理下思路,當務之急是選歌,由於時間匆忙,只好撿起一首熟悉的老歌;因聲線不夠高亢,還用會聲會影剪輯軟體,刪除了伴奏音樂的第二遍副歌;之後到婚紗店選禮服,預定好時間做整體造型。待一切準備工作結束後,我似乎找回了那麼一丁點自信。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突擊也好,臨時抱佛腳也罷,我都得努力一博。待夜幕降臨,孩子入睡後,我手寫了一遍歌詞,揣摩詞作者賦予每句詞背後所深藏的靈魂,標記哪個字要重音,哪個詞需要拖音;再仔細聆聽原唱的處理方式,然後模仿跟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鞏固,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最後再將感情最大化的投入進歌曲當中。
我對歌曲的詮釋是前半段是娓娓道來的傾訴,應該輕柔,而高音部分就要讓聲音集中起來,這樣才有共鳴。一緊一鬆、一高一低,有對比,歌曲也就有了韻味。旋律一響起,就要讓自己進入狀態,屏住呼吸,調整氣息,務必讓開嗓的第一個音就要吸引住觀眾的耳朵,而不是像平日裡卡拉OK一樣隨意地唱。當歌詞一字一句地被剖析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就像是充滿了魔力一樣,歌曲瞬間被附註了愛意和情感,自己都有些動容,丟失的信心也像在沙灘上撿到的貝殼一樣回來了。
雖然此次參賽未能進入決賽,但我受益非淺,收穫了掌聲,也又一次地鍛鍊了自己,更明白了任何時候,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源於自己內心的恐懼。有時候,厲害的對手反而會促使你往前邁進一步。人生最可怕的是你還沒有努力,就輕言放棄;更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吧,真正持續努力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優秀很多。將來的你,必定會感謝現在努力付出的你,而那努力的過程也將成為你人生寶貴又美好的記憶。給自己定一個又一個地小目標,完成後,即將收穫一個更完美的自己。只有努力,才不會有遺憾,如果還能有點小成績,那你也將滿心歡喜,又何樂而不為。
關於習慣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