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互相交流、共同發展。 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計劃學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列舉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大眾傳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習目標】

  3.2-1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3.2-2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3.2-3文化交流:做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大眾傳媒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教學方式及媒體】

  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法、分組合作探究。

  媒體運用:投影片***PPT***。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通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互相交流、共同發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多種多樣的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由此可見,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是很重要的。這一框我們進一步探究文化的交流、傳播問題。
設問:讓我們一起找找身邊的外來文化!
說一說它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
 
找找身邊的外來文化!
說一說它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
學生舉例回答。
 
通過設問引發學習興趣,匯入正題。
1.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在我們的生活中,文化交流、傳播的現象無處不在,傳播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
1.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資訊、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
用PPT出示。
提問:請看相關圖片你能試試歸納出文化傳播主要通過哪幾種方式嗎?
對圖片資料做相應的講解,引導啟發學生得出結論。
其他途徑:親朋聚會、出外旅遊、文化活動、  宗教活動、外交活動……文化傳播,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1)觀看圖片資料
 
(2)學生思考回答
 
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
 
 
通過對相關圖片資料的瞭解,讓學生從常見的生活現象中分析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2. 大眾傳媒:
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用PPT出示:老外學古箏,中國人學鋼琴……
全球化,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正以迅猛之勢席捲全球。有有心人為它做個結,旁徵博引歸納出個結論,地球是平的。這意味著在今天這樣一個因資訊科技而緊密、方便的互聯世界中,全球市場、勞動力和產品都可以被整個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實現。這便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的著作《地球是平的》主要內容。
當今是一個充滿資訊符號的時代,一個藉助數字影像來滿足人類視聽感官,激發和培育想象的時代,是什麼帶著人類的無限好奇,延伸著每個人的視覺與聽覺。
提問:(1)人們是通過那些手段或工具傳遞各種知識、資訊和情感的?
(2)大體的發展階段?
(3)新傳媒的出現,是否意味著舊傳媒消失?
 
注意:新傳媒的出現,並不意味著舊傳媒消失,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4)你覺得各種文化傳播方式的特點是什麼?
(5)大眾傳媒的作用?
 
教師提升觀點:可見,世界文化就是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鑑中發展起來的,世界文化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文化交流的過程 。
 
 
 
 
 
 
 
 
 
 
 
 
 
 
 
 
 
 
 
(1)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文化傳播媒介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
 
 
 
 
 
(2)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3)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a.傳播速度越來越快
b.範圍越來越廣
c.效果也越來越大
 
 
通過設疑和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合作探究,瞭解文化傳播的各種手段及各自的特點, 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 

交流:做傳播中國文化的使
 
文化多種多樣,傳播的途徑也日益豐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代中華文化曾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我們也不斷吸取別國優秀的文化。今天我們每一位青年學生應該如何做呢?
教師用PPT出示圖片素材。
教師提問:你能列舉出哪些歷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話嗎?
       
教師提問: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學生,我們能夠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做到些什麼?
 
 
 
 
 
 
 
 
 
 
(1)學生討論回答:
各國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
“東學西漸、西學東漸”。
(2)學生討論回答:
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以學生自己舉例的方式得出各國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同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從而樹立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責任感。
 
課堂總結  
學習文化在交流中傳播要把握三點:一是文化傳播有多種方式和途徑。二是文化傳播有多種傳播手段,現代大眾傳媒對文化傳播的作用。三是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在把握以上內容的同時,還要把握其與世界文化多樣性之間的內在聯絡,正是由於文化的多樣性,才有了文化傳播的需求,才會使社會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
 
 
課後活動:
深化問題: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學生,我們能夠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做到些什麼?
要具體化。
 
 

  高中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也不會的一個知識,於是趕緊上網查閱。

  這是關於人口遷徙的。書上有一個探究題: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請根據學過的歷史知識,指出它們對文化變遷產生的影響。

  那麼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呢?

  中國古代,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口的流動始終沒有停止過。所以,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往往和戰亂聯絡在一起。

  兩晉之際,由於漢族統治階級內亂和少數民族內遷,山東、山西淪為主戰場。永嘉之亂後的人口流動,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高潮發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亂以後,大批北方人湧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兩宋之際,靖康之亂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遷高潮。隨著大批北人南遷,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的南移也帶來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以風俗習慣為例,南遷的北人給南方帶去了很多新的風俗習慣,促進了南北風俗的融合。

  安史之亂和靖康之亂我相對還比較熟悉,可是永嘉之亂就有些陌生了,只知道哪個朝代,可是事情是什麼樣子的一點也不清楚。只好查查了。

  懷帝永嘉二年***308***,匈奴劉淵自立於平陽,建立漢國。兩年後,其子劉聰繼立,派劉曜率兵四萬攻洛陽;時懷帝以荀晞討東海王越,越病死,王衍率兵還東海國,為石勒所破,晉軍力大削。永嘉五年,劉聰再派王彌、劉曜、石勒攻洛陽,城陷,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並擄懷帝北去,殺士兵百姓三萬餘,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開始不斷地向內地遷徙,史稱「永嘉之亂」。自永嘉亂後,開啟北方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亂華的局面,中原陷入胡人分裂混戰近130年,影響深遠。

  想想老百姓真是可憐。於是又給學生強調了一下和平的重要性,自己要珍惜目前非常幸福的和平環境,好好學習。


高中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設計
初三下冊政治第四次檢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學設計
高三上冊政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教案
廣東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試答案
高二政治世界是普遍聯絡的教案設計
八上政治感悟親情孝敬父母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重點知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錯點
高中政治文化傳承與創新知識總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