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間怎麼選擇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硬碟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分,那麼我們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間應如何選擇?不知道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瞭解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間應如何選擇。
首先從外觀上來講,機械硬碟要比固態硬碟大了不少,重量上也比較沉。另外機械硬碟在使用時間長了會有噪音,固態硬碟較為靜音。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較快,不怕震動,機械硬碟最怕震動,所以很多膝上型電腦硬碟比較容量壞。
機械硬碟
硬碟結構:單碟、多碟
西部資料的機械硬碟產品還有:藍盤、紅盤、黑盤、綠盤四種產品
***1***紅盤:西數新推出的針對NAS市場的硬碟,面向的是擁有1至5個硬碟位的家庭或小型企業NAS使用者。效能特性與綠盤比較接近,功耗較低、噪音較 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這技術讓其相容性更加出色,無論是針對NAS或是RAID都能夠擁有突出的相容性表現。
***2***黑盤:高效能,大快取,速度快。代號:LS WD Caviar Black。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效能運算應用,諸如多媒體視訊和相片編輯,高效能遊戲機。
***3***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效能較強,價格較低,價效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效能比黑盤略差。
***4***綠盤:SATA 硬碟,發熱量更低、更安靜、更環保。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儲存;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效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機械硬碟的主要引數:
***1***硬碟單碟容量
雖然硬碟的容量在急劇增加,但是筆者感覺很少有使用者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和這款硬碟是幾碟裝,其實這個引數直接決定硬碟效能。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硬碟碟片 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盤裡面通常都有數張碟片,單碟容量對硬碟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單碟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持續資料傳輸率。
***2***硬碟轉速
由於硬碟是電腦儲存系統中最慢的環節,因此記憶體與CPU很多候都在等待硬碟的操作。毫無疑問,如果硬碟速度提升了,那麼系統性能會有不小上升。不過增加轉速會提高產品熱量,同時噪聲也會成倍增長,所以7200轉到現在依然是絕對主流硬碟。
***3***硬碟尋道時間
其實尋道時間就是磁頭到達目標資料所在磁軌的平均時間。這個時間和磁頭平均潛伏時間一起決定了硬碟磁頭找到資料所在的時間。這個時間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隨機資料傳輸速度。
***4***決定硬碟效能的其它方面
決定硬碟效能的還有硬碟快取、介面速率以及介面型別等。主流的1TB單碟硬碟快取達到了64M。
目前機械硬碟主流的容量為1-2TB,機械硬碟製作工藝極其複雜,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家廠商能夠生產機械硬碟。
固態硬碟如何選擇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固態硬碟的引數都有哪些:
快閃記憶體顆粒
快閃記憶體顆粒分為SLC、MLC、TLC三種,SLC的效能最好同時壽命也最長,但是價格也是最貴的。而這三者效能好壞與其儲存電壓訊號的複雜程度密不可 分。TLC的電壓組合由3位二進位制構成,即有2的3次方,共8種組合,而MLC的電壓組合是由2位2進位制構成,即有2的2次方共4種組合,這兩者一比較, 我們不難看出由於TLC需要更精確的控制電壓,那麼寫入資料當然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同樣的,由於需要識別8種訊號,而MLC只需要識別4種,所以TLC 會花更多時間來讀取資料。但是和SLC比起來,MLC就被完爆了,因為SLC的電壓組合只有1和0兩種,與MLC的4種電壓組合比起來,SLC會花費更少 的時間來識別訊號,同時對電壓控制的要求變低:上電就是1,斷電就是0,這也就解釋了SLC的效能為何最好。
主控
主控晶片是固態硬碟的大腦,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資料在各個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資料中轉,連線快閃記憶體晶片和外部SATA介面。不同的主控之 間能力相差非常大,在資料處理能力,演算法,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讀取寫入控制上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會導致固態硬碟產品在效能上差距高達數十倍。目前主流的主控 有:Intel主控、andForce主控、Marvell主控、三星主控等。
介面
介面分為SATA、mSATA、m.2、u.2、PCI-E。目前主流固態硬碟均採用SATA介面,旗艦級固態硬碟會採用m.2、u.2、PCI-E。PCIE-E直接與CPU通訊,速度可達驚人的2GB/s。
總結:
在攢機時,高清影視愛好者、大型單機遊戲愛好者,應選擇大容量的機械硬碟。為了更好的體驗可以雙硬碟,固態硬碟作系統盤,把常用的軟體和遊戲放在固態硬碟,資料照片等放在機械硬碟。重要資料儲存在機械硬碟也更為穩妥,雖然固態硬碟故障率很低,但發生在我們個人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珍貴的照片,檔案資料那可是千金不換的,一旦發生意外,機械硬碟恢復資料也比較容易。
最快的混合硬碟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