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作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知來源於實踐,要想真正獲取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必須要“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紙上得來終覺淺的事例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古人們也曾經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瞭解再多書本上的知識,終究也只是他人的觀點和想法,一味的閱讀而不去行動,只會讓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行”就是通過我們的實踐去感受周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形成感受認知,在經過反覆的“行”逐漸升華為正確的理性認識。
古今中外,許多著名人士都是以“行”而知之的。
東方的歷史中勇於實踐的人比比皆是。
我們都知道,孔子被稱為“聖人”,是公認的知識“大家”了,他老人家幾乎樣樣精通,在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行”,就非常重視實踐,通過周遊列國印證了自己所學的東西。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但魏蜀吳三國星光熠熠。古人曰:“勝敗乃兵家常事”。未嘗不是,即使做了萬分準備,戰場上一個變化就會使之錢的計劃灰飛煙滅。所以兵家切忌紙上談兵。三國中,劉備的大獎諸葛亮可謂是才華橫溢,他的實際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尤其是“草船借箭”。難道諸葛孔明僅僅是瞎編亂造,誇誇其談?難道只是運氣使然?不以為然吧。孔明的軍事才能哪項不是在戰爭中總結,在實踐中提高。徐霞客經過30年考察撰寫出了6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西方歷史也不乏實踐的偉人。
馬可波羅自幼對神祕的東方充滿了嚮往,最後終於付諸於行動,在中國遊歷了17年,寫出了《馬可波羅遊記》。還有達爾文、哥倫布都是用“行”來完成自己的偉大著作或取得重大發現的。可見,“行”是有多麼的重要啊。
在15世紀前後,西方出現了“地圓說”,可是地球是方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種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為此,哥白尼的理論一出現就遭到了宗教嚴重的抨擊,哥白尼也因此風險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給“地圓學說”。
新航路開闢期間,麥哲倫通過自己的環球航行充分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以此為觀點讓持反對意見的人也啞口無言,控制人類思想幾百年的“地方學說”在無形中被推翻,可以說是,輕而易舉。這無疑不是實踐的魅力。讓我們更瞭解地球,瞭解自然。這不愧是實踐出真知。而那個只站在一旁專心研究的年輕人,他又能得到什麼呢?只有空泛的理論,不足以使人發現他研究的魅力。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穫;只有奮鬥,才能抬頭挺胸;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實踐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
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提出建立共產主義社會,而蘇聯就在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懷疑下建立了起來。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中國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者。
這足以證明社會主義制度是和諧的美好的。
理論再好也需要實踐來證明。而實踐才會出現真理知識。
即使我們擁有許多的知識對學習研究得很透徹,但不要忘了我們更需要實踐。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我們必須要用“行”去檢驗真理,用“行”去認識這個世界、瞭解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
篇二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何為“行”?行,就是行動,就是實踐,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實踐中、勇敢的探索中獲得真知,從而更好地“行”。
我們回首滄桑的歲月,撫摸那亙古不變的信條——“行而知之”;我們迎著那穿越時空的獵獵陣風,領略那瀰漫天際的“行而知之”的求知風尚。“行而知之”,這難道不是先賢對我們的祝福與囑託嗎?
“行而知之”——它是五千年流淌不息的河流所蘊含的歷史底蘊與積澱,是一代代先賢以他們的親身經歷而總結的精華。這精華,非實踐無以明,非實踐無以立,非實踐無以用。
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你看那碧天裡翱翔的大鵬,如果不是飛行,又怎能振翅逐風,而知天空的遼闊,而有摶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壯志豪情?你看那浩瀚的大海里遠洋的巨輪,正是航行,才有了“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理想和信念,駛往那太陽升起的彼岸。
行而知之,無實踐,何來收穫?
作為中華文化精粹之一的“棋”,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行而知之”的重要功用。棋盤之地,方寸之間,一步棋走下去,死生不可知。即使你手上有一本絕世棋譜,不通過實踐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那絕世棋譜也不過是廢紙一張。有的人棋風大氣沉穩,有的人棋風沙場之氣十足,這棋風光靠看無法獲得。它必定經過無數次對弈搏殺的磨礪實踐方可練就。“行而知之”是我們主宰棋局生死的武器;通過實踐,我們方能舉一反三,提前明瞭對手的意圖,從而笑傲棋局,主宰生死。
棋如此,人生亦然。這世人不知有多少不重實踐而錯失了獲取“真知”的良機,而荒廢了大好青春。面對一場考驗,面對一個未知的領域,你在驚疑退縮間便與探尋的機遇擦肩而過。海洋深邃神祕,充滿了未知,可我們若不勇於實踐,又怎能獲得深邃海洋之“知”呢?蛟龍號通過一次又一次探索深海的實踐,讓我們領略了海洋的神奇與美麗。蛟龍號的實踐為我們打開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門,讓我們認識一個全新的深海世界。
在生活中,“行而知之”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態度,一種氣派。深諳此道之人必定虛懷若谷,從善如流,腹有乾坤。他們不古板,善總結,懂謀劃,知創新。這樣的人才是當今社會所急需的,而這一切都是實踐的功勞。通過實踐,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所長,從而開創這盛世繁華,看遍這江山如畫。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在我看來,又何嘗不能改為“我行故我知”呢?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篇三
的確,中國自古就有“學而知之”的說法,這裡的“學”,不僅指從師學習。亦指通過讀書,參觀、模仿漸漸等方式獲得外界的知識、經驗與技能。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徑日趨多元,僅囿於“從師學習”真有些OUT了,“轉益多師是汝師”現在能夠輕易而舉的做到了,可是將“學而知之”的重要性強調到不必要的高度,本人卻不敢苟同。
愚以為,“學而知之”不如“行而知之”,從古至今,學而知之成為大儒者,不乏其人。但真正成為治國大器,其言為萬世範,其行為萬世仰者,又有其幾?倒是那些學有所成,而力行不輟者,撐起了華夏的脊樑!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秦始皇大概做夢也想不到的是,焚書坑儒僅僅過了四年,就有了“大澤鄉下義旗揚”,“新建阿房壁未乾,沛公兵已入長安”這樣的大結局。 “夷平六國成一邦”的千秋大夢短短几年時間內就被終結了。
而讓秦王朝完蛋的竟然不是喜歡是古非今的儒生,卻偏偏是不怎麼讀書的劉項。在這裡不是鄙薄讀書人,而是說明有時行動更能直指問題的實質,原本隔著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只要一捅就破了,遠勝那千言萬語的滅亡預言。
有人說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自己卻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也許你會說,那他就是學而知之的聖人了。你可曾深想:他難道不是行而知之的聖人?他立的諸多原則,不是在替三皇五帝背書,而是直面現實的褒貶。“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正是他行而知之的結晶。
西方先哲蘇格拉底更是以身試法,讓箴言成了千古。“認識你自己。”恐怕更是行而知之的體會,而非學而知之的結果。
蘇格拉底還有一句名言,就是“回到問題本身”。是的,就拿我們的憲政夢來說,多少是非訴訟,幾多引經據典,可我們對憲政的認識依舊莫衷一是。是什麼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我們已經不乏西方的啟蒙,亦有百年憲政的沉痛教訓,有關的文獻更是汗牛充棟,幾十年的時間更讓我們明白,實行憲政刻不容緩,這是社會實踐告訴我們的常識,可謂行之知更深,踐之情更切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躬行方悟前人錯,親踐才分晦與明。在今天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在強調“學而知之”同時,更要重視“行而知之”。 知可導行,行可正知,知行合一,方為真知。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行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將魯迅先生的原話,改了一個字,呈現於此,讓我們共勉!
仰望大樹借物抒情的作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