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的詩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杜秋娘不滿於只表演別人編好的節目,自己譜寫了一曲“金縷衣”,當時就把她納為侍妾。後李錡不滿唐憲宗,起兵造反,杜秋娘入宮為奴,被唐憲宗封為秋妃。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杜秋娘詩》的寫作時間,有大和七年***833***和開成二年***837***兩說。確實,這兩年杜牧都曾到過潤州。但是,詩中只提到“王幽茅士削”即大和五年漳王李湊被廢除王位,並沒有涉及大和九年年初李湊廢死,並且詩中只說到杜秋“歸來”初期的情況。從這兩點看,此詩當作於大和七年。古人30歲以下可稱“少年”。當時杜牧30歲,所以他的朋友張祜說“年少多情杜牧之,風流仍作杜秋詩”。至於詩的寫作地點,從詩序說“予過金陵,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似乎是作於潤州。但詩中說“我昨金陵過”,“昨”字表明詩並非當時寫成,而且詩為長篇,也非一兩日可寫成,杜牧是路過潤州往揚州或宣州***今安徽宣城***,也不會在潤州多作停留。因此此詩的寫作,只能說開始於潤州,完成於離開潤州之後。

  《杜秋娘詩》為五言古詩,共112句,是杜牧詩名篇,唐詩長篇名作。唐人李商隱說:“杜牧司勳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有的評論者稱它可與白居易《琵琶行》比美。詩前半部分寫杜秋娘的遭遇,表現了一位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弱女子在權力鬥爭中任人擺佈的悲哀,充滿同情之心。後半部分寫歷史上7位女性和10位男子不同的榮辱遭遇,感慨天意難測,人事無常。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說,全詩主要是表達天意難測,人事無常的感慨,藉此表現詩人自身的失意之感和哀傷之情。這與白居易《琵琶行》傷商女而自傷淪落相似。正如清代洪亮吉《題琵琶亭二絕》其二所說:“江州司馬***指白居易***宦中唐,誰似分司御史***指杜牧***狂。同是才人感淪落,樊川亦賦《杜秋娘》。”

  杜秋娘的人物生平

  杜秋娘原是間州***鎮江***人,江南女子的秀麗與文采她身上盡數體現。她十 五歲時,鎮海節度使李錡以重金將她買入府中為歌舞妓。杜秋娘不滿於只表演別人編好的節目,自己譜寫了一曲“金縷衣”,聲情並茂地唱給李錡聽: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 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詩正合了李錡之意,當時就把她納為侍妾唐德宗駕崩,李誦繼位為順宗,在位僅八個月就禪位給兒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唐憲宗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利,李錡不滿,舉兵反叛,在戰亂中被殺,杜秋娘入宮為奴,仍舊當歌舞姬。有一次杜秋娘為憲宗表演了“金縷衣”,憲宗被深深地感染兩人馬上陷入愛河,杜秋娘被封為秋妃。

  杜秋娘不僅是憲宗的愛妃,還是他的機要祕書,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寬容彌補了憲宗年輕氣盛、性情浮躁的缺點,憲宗常常與她討論治國大事,二人過了十幾年同心協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憲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有人傳言是內侍弘志蓄意謀弒,但當時宦官專權,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四歲的太子李恆嗣位為唐穆宗,杜秋娘則負責皇子李湊。李恆好色荒淫,沉迷於聲色犬馬,不滿三十歲一命嗚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繼位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獵遊玩,不理國事,不久又在宮中被刺身亡。這時,李湊已被封為漳王,杜秋娘眼見三位帝王連續暴死,必為宦官所弒,於是與宰相宋申錫密謀,決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湊為帝。豈知宦官的耳目眾多,計劃王守澄所知,結果是李湊貶為庶民,宋申錫則謫為江州司馬,而杜秋娘也削籍為民,返回鄉里,結束了她的“折花”歲月。

  

史思明的歷史評價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評價
相關知識
杜秋娘的詩介紹
漢代詩人卓文君的詩介紹
金縷衣杜秋娘詩詞介紹
杜秋娘生平簡介_杜秋娘生平事蹟
唐代才女杜秋娘生平簡介
防病治病的秋分艾灸介紹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介紹
國民黨杜聿明資料介紹
杜甫寫的詩有哪些
杜甫他的詩被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