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勵志名人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執著某一個目標,專注某一件事,你一定會有成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宗慶後

  1987年,校辦廠因為經營不善而虧本,於是宗慶後承包了校辦工廠,開始實踐掩埋在心中多年的創業夢想,那一年,他已經42歲了。宗慶後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一分一釐賺錢起家,開始了創業歷程。

  1988年,企業成功開發投產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成立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兒童營養液強調真正使用價值,解決了兒童厭食偏食的問題。由於功效確切,效果明顯,在市場上迅速走紅,產品暢銷全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1991年,為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要,僅有100餘人的校辦小廠娃哈哈,以8,000萬元的代價有償兼併了職工2,000多人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兼併後,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成立。原本虧損4,000多萬元的杭罐廠僅3個月就實現扭虧為盈。1991年企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2.17億元。兼併取得成功,娃哈哈初步形成規模。

  1994年,娃哈哈積極響應國務院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號召,投身西部開發,創造性地以“移民任務與移民經費總承包”的改革思路,兼併了涪陵地區受淹的3家特困企業,建立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此後,娃哈哈邁開了“西進北上”步伐,先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96年,娃哈哈集團以部分固定資產作投入與法國達能集團等外方合資成立五家公司,吸收投資4,500萬美元。娃哈哈佔股49%,達能與百富勤合佔51%。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百富勤在境外將股權賣給達能,使其躍升到51%的絕對控股地位。達能立刻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與合資公司,遭到國家商標局拒絕。雙方簽了合同。 同年,宗慶後帶領娃哈哈員工,瞄準瓶裝水市場,生產娃哈哈純淨水。

  1998年5月,娃哈哈推出碳酸飲料“非常可樂”,意在挑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憑藉在渠道上的優勢,2006年的銷售量達到了60萬噸。

  1999年,宗慶後繼續西進北上,決定由職工集資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與達能沒有關係的公司。這些公司大多建在西部和老區,到2006年,總資產達56億元,當年利潤10.4億元。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員工從政府手中買回了娃哈哈集團55%的股份,娃哈哈實現“全員持股”。其中,宗慶後佔股30%,高階管理層5%,員工20%。46%的股份由杭州市上城區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擁有。 這一年,達能收購了娃哈哈最大競爭對手樂百氏。

  2002年,娃哈哈利用自身品牌和實力優勢,高起點進軍童裝業.

  2003年5月“非典”疫情結束後,宗慶後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將大批飲料送到零售終端,使銷售實現了16%的年增長,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吉百利、柯特這4家跨國公司。

  2004年,娃哈哈實施“全面創新”戰略,營養快線、爽歪歪等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使企業擺脫了同質化競爭。

  2007年,在宗慶後的帶領下娃哈哈營業額超250億元。4月,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曝料:達能欲以40億元低價併購娃哈哈其他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遭到自己拒絕。達能隨即回擊娃哈哈違反合資合同,並表示對宗慶後在合資公司外建立的龐大私人財富帝國無法容忍。

  2007年4月9日,達能要求宗慶後作為合資公司董事長,對非合資公司啟動法律程式。5月31日,達能對娃哈哈提起國際仲裁申請,稱中方股東侵害了合資企業利益。6月4日,達能在美對宗慶後之女旗下公司提起訴訟,指其設立的非合資企業不能使用娃哈哈品牌。 2007年6月7日,宗慶後辭去合資企業董事長並發表致達能董事長公開信。說因無法忍受達能兩位董事亞太區總裁範易謀與中國區主席秦鵬的欺凌與誣陷,只能辭職,專事訴訟。

  2008年,雖受達能強購事件的困擾,宗慶後領導下的娃哈哈銷量持續增長,上半年銷量增加40%以上,全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大關。

  2009年9月30日,達能釋出公告宣稱,在中法兩國政府的支援下,已與娃哈哈達成友好和解方案。作為和解方案的一部分,達能和娃哈哈將終止合資關係。達能同意將其在各家達娃合資公司中的51%的股權出售給中方夥伴。

  2010年,娃哈哈推出旗下高階奶粉--愛迪生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由合作企業荷蘭百年皇家乳企生產,原裝進口,來到中國。此舉也開創了讓國外企業為中國貼牌生產的先河。 這一年,宗慶後被評為福布斯中國首富,財富總額為534億人民幣。

  2011年,全年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8.55億元,同比增23.65%。

  2012年,67歲的宗慶後再次成為中國首富,財富總額為630億人民幣。

  :董明珠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

  董明珠跟那個年代很多人一樣,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於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1975年參加工作,當時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36歲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無奇,沒有人會想到,36歲以後的董明珠,卻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創造了讓人無不佩服的職場傳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去工作,南下打工。當時已經36歲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不知營銷為何物的董明珠卻憑藉堅毅和死纏爛打,40天追討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令當時的總經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為營銷界茶餘飯後的經典勵志故事。這位女強人的創業傳奇就是從這裡開始。靠著勤奮和誠懇,董明珠不斷創造著格力公司的銷售神話,她的個人銷售額,曾經飆升至3650萬元。

  二、雷厲風行的女上司

  1995年,董明珠成為格力的銷售經理,下屬們是這樣看當時的這位女上司:一個從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個:自己的原則,自己認為對的。

  董明珠上任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在隆冬時分積壓了19000套空調。對此,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每臺降價300元賣出了事。董明珠說:“不行,正常產品降價有損形象。”她出人意料的做法是把積壓空調分攤給每個經銷商。銷售員沒想到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會燒到自己身上,而且燒個沒完。

  生活細節上,這位鐵娘子還做了這樣一個規定“上班時間不許吃東西,一經發現,第一次罰五十,第二次罰一百,第三次走人”。當所有人以為這也就說說而已的時候,一天,董明珠走進辦公室,發現8名員工正在吃東西,僅過了10秒鐘,下班鈴就響了。董明珠毫不客氣,每人收了50元。大家目瞪口呆。董明珠說,只要違犯原則,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

  一天,有一個年銷售額達1.5億元的大經銷商,來格力廠要求特殊待遇,語氣中透著不容商量的傲慢。董明珠非但沒有理他,反而狠狠反擊:把他開除出格力經銷網。所有人都在為這位女上司捏一把汗,一個位子還沒有坐穩的銷售經理,一天之內,竟毫不猶豫地扔掉1.5億元的年銷售額。董明珠的回答很簡單:只要違犯原則,天王老子也給我下馬。

  女強人的鐵腕讓經銷商們不得不服軟。許多空調廠往往縱容大銷售商,允許他們跨地區經營,這樣本地小經銷商根本競爭不過,也把市場搞亂了。董明珠這樣一做,小經銷商可以把規模搞大,也就有了奔頭。

  三、鐵腕解決欠款問題

  拖欠貨款是中國零售批發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讓很多經銷商頭疼,不信邪的董明珠一年裡就把全部問題解決了。她的做法很簡單,也很霸道:凡拖欠貨款的經銷商一律停止發貨,補足款後,先交錢再提貨。

  不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這下捅了馬蜂窩,大大小小的經銷商紛紛向格力老總朱江洪告狀,有的甚至宣稱:“有她沒我。”董明珠沒有服軟,針鋒相對的說:“那就有我沒他。”朱江洪勸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補完款,先發貨再收錢?”董明珠微微一笑說:“好啊。”結果款一到賬,貨卻把住不發。董明珠說:“要貨?先拿錢來。”董明珠振振有詞:“就算別人全這樣,我格力也偏偏不。”即使100次撞牆頭破血流,董明珠也要撞10l次。欠款這堵破牆一定要倒。

  董明珠的強硬帶來的效果是:1997年、1998年格力沒有l分錢的應收賬款,也沒有l分錢三角債。此後,大家都相信董姐,不劃款,你拿不到一個貨;只要劃款過去,從不拖欠貨的。董姐辦事,服氣,放心!

  四、職場女人的勵志奮鬥精神

  年輕的時候董明珠每天只睡5個鐘頭,據說現在董明珠也往往是在睡眠或打盹時想問題,一有什麼想法,半夜一兩點,董明珠會跳起來,拿起本子就記下來,甚至半夜打電話給老總。正是她的這種奮鬥精神,許多營銷絕招就是這樣誕生的。

  1995年,董明珠發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據經銷商淡季投入資金數量,給予相應利益返還。這樣把“錢—貨”關係,變成“錢—利”關係,既解決了製造商淡季生產資金短缺,又緩解了旺季供貨壓力。1995年格力淡季回款比上年增加3.4倍,達11億元,為1996年與春蘭總決戰做好了市場準備。

  1995年,格力叉發明“年終返利”,將7000萬元利潤還給經銷商。

  1996年,空調淡季,格力靠淡季返利拿回了15億元回款。在淡季價格戰中,各個品牌只得紛紛降價,甚至零售價低於批發價,批發價低於出廠價,大傷元氣。董明珠規定格力l分錢也不能降。到了8月31號,格力卻宣佈拿出l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補貼給每個經銷商。這樣在空調業最困難的1996年,格力銷售增長17%,第一次超過春蘭。

  格力不僅把縮小營銷隊伍省下的錢補給了經銷商,1997年還拿出2.5億元返還經銷商。

  董明珠認為:只有經銷格力賺錢,才能長治久安。她不僅將緊俏空調品種平均分配,避免大經銷商壟斷貨源,擾亂市場,還推出了空調機身份證,使每臺空調在營銷部備案。

  一般來說,空調9到3月份是淡季,4到8月份是旺季,淡旺季有不同的價格,淡季比旺季低2個萬分點。一般廠家都在挖空心思想把旺季從4月提前到3月,以獲得更大利潤。

  1998年,董明珠卻突發奇想,在朱總支援下宣佈把淡季延長一個月。4月繼續實行3月淡季價。格力到手的錢不要。等其它廠回過神來,眾多大經銷商已紛紛劃款給格力搶買格力產品,有廠家長嘆:“董明珠也真狠—這麼多年,我們從沒想到過這一招。”

  就這樣,15年的時間裡,董明珠從一名基層業務員成長為格力的總經理,從05年至今,她一直擔任著格力的副董事長、總裁職務。自從董明珠出任總經理後,她和董事長朱江洪,創造了我國商界獨一無二的奇蹟。在她的領導下,格力電器從1995年至2005年,連續11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2003年以後,銷售額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長,淨利潤保持15%以上的增幅!

  五、給職業女性的建議:

  有媒體採訪過董明珠,問她對於職業女性,有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董明珠說:女性在職場裡打拼,首先是要會做人,什麼叫做人?就是我要盡職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最好,這就是目標。很多人會說以後要當總經理,那不叫目標,而是一種私人的目的,不叫目標。我在崗位要做得比別人都好,這就是目標。你每一個都做得比別人好,受到別人的尊重,由於尊重,你的職務就會發生變化。不是為了職業目的去實現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而成功要怎麼理解呢?董明珠從來沒有認為這個總經理的職務就是成功的象徵,總經理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要履行更多的職責,對她來說這不是一個光環,而是一個負擔。

  :馬化騰

  網路玩家

  1984年就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的馬化騰曾經很喜歡天文,但那畢竟有些遙遠。當計算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學讀計算機專業的時候,馬化騰的計算機水平已令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種病毒的“剋星”,會為學校的PC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經常幹些將硬碟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從深大畢業後,馬化騰進入深圳潤迅公司,開始做軟體工程師。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認識了ICQ。一見面,他便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註冊了一個號。可是使用了一段時間,他覺得英文介面的ICQ在中文使用者中想推廣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於是他想,自己能否做個類似於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馬化騰與同學張志東合作,在深圳註冊了深圳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決定開發一箇中文ICQ軟體。從此,他踏上了創業征途。

  差點賣掉

  跟其他剛開始創業的網際網路公司一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先是缺資金,資金有了軟體又跟不上”。1'999年初,騰訊開發出第一個“中國風味”的ICQ,即騰訊“QQ”,受到使用者歡迎。在馬化騰為資金犯難的時候,他起了要把QQ賣掉的想法,先後和四家公司談判,都以失敗告終。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1999年下半年,從美國到中國,網際網路開始升溫,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資的啟發,馬化騰拿著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QQ220萬美元的投資。從此,新的一輪創業開始。截至2004年9月,騰訊QQ總註冊使用者數為3.55億,活躍使用者數1.19億,QQ最高同時線上730萬、QQ遊戲最高同時線上78萬,躍居中國第一大休閒遊戲門戶。

  專注做事

  馬化騰的成功,有人總結原因說是運氣太好。而馬化騰總結說,是對QQ的專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個專注的人”,幾乎所有業內夥伴提到這位才34歲的老闆,都會用“專注”這個詞。五年來,騰訊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規範QQ服務的工作,是國內唯一專注從事網路即時通訊的公司。

  馬化騰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他上網只有一個目的,在網際網路的犄角旮旯裡發掘新的商機。QQ秀就是他在網上覓到的一塊肥肉。偶然一次,馬化騰發現韓國推出了一種給虛擬形象穿衣服的服務,馬化騰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就把韓國的那套東西給學過來,搬到了QQ上推廣嘗試。他同時找一些著名的手機和服裝公司,例如諾基亞和耐克等國際知名公司,讓他們把自己最新款的產品通過QQ秀使用者來下載。QQ秀有這些公司提供服飾設計、手機等多種產品,很快風靡了Q族的世界,而騰訊沒有為QQ秀的服裝、飾品花費任何的“銀子”。

  馬化騰說,這一塊業務的增長目前很快,已有超過40%的使用者嘗試了購買。馬化騰盤算,如果每個使用者願意花1~2元的話,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馬化騰那獨到眼光又一次為騰訊掙到了錢,2004年前三季度,騰訊盈利達到3.28億元。

  馬化騰的經營哲學是:“三問自己”。這點,可能80後創業者可以從中學習到點什麼。

  一問:這個新的領域你是不是擅長?他的競爭對手多半對商務、利潤、資本感興趣,卻不一定能把握客戶的真正需求;而馬化騰憑著對網路市場一種朦朧卻又相當有預見性的理解,用近乎偏執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騰的架子,牢固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專注於技術開發和提升質量,當然能高出對手一籌。

  二問:如果你不做,使用者會損失什麼嗎?做軟體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個很愛網路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麼,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三問:如果做了,在這個新的專案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1999下半年,騰訊在網路尋呼系統市場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銀氣然而,也面臨著重大選擇:一方面尋呼行業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騰訊的QQ使用者數達到了100萬,而且還在迅猛增長。早先,QQ只是作為公司的一個副產品存在的,馬化騰對QQ所蘊含的巨大市場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他對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並沒有把握。當時,騰訊所採取的策略是“三管齊下?:-方面繼續鞏固傳統網路尋呼系統帶來的大量利潤;‘另一方面將精力更多集中在改進QQ功能和開發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尋找風險投資的支援。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是正確的。

 

現代題材的正能量故事
現代明星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現代勵志名人小故事
現代勵志名人的故事
好看有趣的勵志名人小故事
現代勵志名人殘疾事蹟
現代勵志名人的小故事
中國現代勵志名人故事
現代勵志名人傳記故事
最新現代勵志名人名言
勵志感人小故事
勵志名人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