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繁殖技術有哪些
生產高質量的百合切花,首要條件是有健壯無病的種球。百合的繁殖***或稱“種球生產”***通常可分為花後養球、小鱗莖繁殖、鱗片扦插、珠芽繁殖、播種和組織培養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百合話的繁殖技術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百合花的繁殖技術
***1***花後養球也叫大球繁殖法。當百合開始開花時,地下的新鱗莖已經形成,但尚未躍成成熟的“大球”。因此,在採收切花時,在保證花枝長度的前提下,儘量多留葉片,以利於新球的培養。花後6-8周,新的鱗莖便成熟並可收穫。以後的促成栽培是否成功,完全取決於新鱗莖的成熟程度。
***2***小鱗莖繁殖在百合葦稈地面以下的幾節,會形成若干小鱗莖,這些小鱗莖具有健全的根系,可以單獨栽種,培養成商品用切花種球。開始,可將小鱗莖種在塑料箱內,以泥炭、蛭石和細沙按2:2:1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質進行培養。一年以後,再將已長大的小鱗莖種植在栽培床或畦中。小鱗莖的培養需要較多的肥料,施肥的原則是少而勤,同時養分要全。在栽培基質中拌入長效有機肥料,是較理想的施肥方法。在鱗莖第二年的培養中***俗稱種球栽培***,有些會出現花蕾,應及時摘除這些花蕾,以利於地下鱗莖的培養。小鱗莖經2年培養後,即可用作開花種球。在收穫以後,應按規格分級,去除感病球並裝箱。
***3***鱗莖扦插採用健壯的鱗片扦插,是繁殖百合種球的方法之一。扦插基質可選用泥炭:細沙=4:1,也可使用純泥炭。將鱗片的1/3***或3釐米***插人事先準備好的基質中,插後保持基質溼潤,忌水溼和高溫,防止鱗片腐爛。溫度維持在22~25℃,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90%左右,對日照無特殊要求,但長日照更利於小鱗莖的形成、生長與發育。2周後,鱗片基部就有可見的小鱗狀物突起;3周後,小鱗莖基部逐漸長出1條或數條肉質根;1個月後,可抽生出細小葉片,即可成為一個可獨立生活的小鱗莖。
***4***組織培養繁殖百合組織培養比較容易成活。可用於組織培養的外植體有鱗片、葉片、珠芽、花器官、幼嫩莖段、根段等,以鱗片最為方便。從健康無病的鱗莖上剝下中間部位的鱗片,經消毒處理後,接種到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對於不同種或品種的百合,激素含量與種類均不相同,如先用MS培養基+BA0.3毫克/升+NAA0.1毫克/升,使材料分化出芽。然後再轉入生根培養基MS+NAA0.8~1.0毫克/升+BA0.2毫克/升繼續培養,即可產生大量的子鱗莖。百合培養條件:溫度22℃-26℃,光照1000--1200勒克斯,每天10-14小時照明,培養基pH值5.6~5.8。
百合鱗片扦插繁殖
1新鱗莖根2新鱗莖3新鱗莖地上葉。
用上述途徑繁殖的小鱗莖,達到促成栽培用球還需要培養1-2年。
以切花市場最為緊俏的3~5月切花栽培為例,百合無土栽培通常採用基質槽栽方式,尤以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方式更為適宜。栽培基質可選用草炭、腐葉、鋸末、菇渣、蛭石、珍珠岩、骨粉、草木灰等加有機固態肥配合成理想的複合基質。pH值以5.5-6.5為宜。
需要在3~5月份開花的百合,可於去年12月初至2月下旬,將經過低溫處理後的種球陸續取出,分批定植,只要管理得當,即可如期開花。
栽種密度因品種、鱗莖大小及光照等因素的差異而不同。一級以上球,不小於40釐米×30釐米;二級球不小於30釐米×20釐米。栽植深度一般為鱗莖直徑的3倍,過淺易引起植株倒伏。栽植後,基質較溼的,不必立即澆水,栽後6~10天再澆水,更有利於早生新根。
定植後,保持溫室內的適宜溫度,是百合生長開花良好的重要條件之一。最初15~20天,土壤溫度宜保持在15~18℃,此溫度段最適合根的生長與葉的發生。溫度若超過22℃,容易延遲開花或開花質量下降。
定植3~4周以後,植株自出芽至高度為10~15釐米,此階段為營養生長期。此期需加強光照和肥水管理,每週澆1~2次營養液或噴1次葉面肥,促進葉片的分化與生長。
當可見葉片超過10節,花芽分化過程已經開始,植株即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階段。此階段對切花生產至關重要。由於切花價格計算上,每支花朵數愈多,其經濟價值愈高。而影響每支切花花朵數的因素除鱗莖大小外,還直接與冷處理方法與時間的長短、栽培品種、溫室促成栽培的溫度、髮根的速度與根的數量、光照強度及促成栽培期間肥水管理等條件密切相關。在栽培管理技術上,掌握大多數植株處於花芽未分化狀態時進行根外追肥,可以明顯地增加單支的花朵數。其做法是連續2天分別進行葉面施肥,第一次用0.1%硝酸鉀,第二次用0.05%硫酸銨加0.1%硝酸鉀混合液。
從可見到頂端葉叢中的小花蕾到第一朵花蕾開放,為第四階段。此階段主要受溫度控制,在正常栽培管理條件下,時間為30-35天。
切花生產上除採取分期定植外,還可利用葉片展開速度調節生長開花期,即在基本葉片形成的基礎上,利用溫度來控制葉片伸長速度,達到適當調節花期的目的。
切花百合應存有2~3個花蕾透色以後再採收。過早採收將導致花蕾開放不好,有的花蕾甚至不開放。但過遲採收,花朵已開放,花粉易散出,汙染花瓣,則會降低花枝質量;已開放的花瓣,採收包裝時易受損傷,也會大大降低花枝的售價。採收後的花枝,經整理後按每支上的花朵數分好,每10支1束,將花蕾朝上,用包裝紙包好,裝入紙板箱,即可上市。
百合花的鱗莖軟腐病防治
該病發生於百合鱗莖貯藏、運輸過程中。
症狀:發病初期,感病鱗片產生水漬狀斑點,以後變成暗褐色,鱗莖軟化腐爛,發病後期,病斑表面長出厚黴層,黴層中產生許多先為白色後變黑色的孢子囊。
病原:病原為匍枝根黴***Rhizopusstolonifer***Ehrenb.exFr.***Vuill.***及黑根黴***R.nigricannsEhrenb.***,隸屬接合菌亞門、接合菌綱、毛黴目、根黴屬真菌。
發病規律:病原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以孢囊孢子從傷口侵入植株鱗片,在植株體內形成菌絲體,菌絲體向下可達鱗片基部,再由此侵入其他鱗片。在溫暖多溼、通氣不良的貯運環境下,該病蔓延迅速,鱗莖很快腐爛。病原菌寄生性弱,致病性很強,可導致許多多汁蔬菜、果實、貯藏器官腐爛。
防治:收穫、包裝、貯運過程中避免造成傷口,在貯運過程中,應保持低溫。
百合花的生物特性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