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的青春勵志小故事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來看看,那麼短篇的青春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書痴迷的流浪漢
作者:葛松嶺
一提到流浪漢,你的腦海裡定會浮現出這麼一個形象:無家可歸,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無精打采,形銷容枯……他們大多為世人所不齒,以乞討維持生計,過著困苦日子。不過,在流浪漢的隊伍裡,竟有一人脫穎而出,與眾不同,為全球人所矚目、敬仰和愛戴。
他,就是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名流浪漢,名叫菲拉尼·德拉,今年24歲。菲拉尼一文不名,窮困潦倒,然而他的衣衫雖破舊但不骯髒,面容雖憔悴但不頹唐,身體雖瘦削但不軟弱。他與別的流浪漢迥乎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完完全全依靠賣書來維持日常的生計,絕不靠卑躬屈膝、搖尾乞憐地乞討。
流浪漢竟與書有不解之緣,這真不可思議!實際上,這個流浪漢,是名副其實地喜歡書、痴迷書。任街道熙熙攘攘、喧囂震天,路旁書攤上的菲拉尼聚精會神,身心全都浸入書的世界裡。
當他談論起喜歡的書和為什麼喜歡書的時候,他的眼裡滿是熱情和愉悅,口若懸河,講得有板有眼,叫人無法不連豎大拇指,口服心服。可他這個地道的流浪漢,言談舉止,對書的激情和真心,讓人很難與他的身份掛鉤。他經常對人大講特講讀書的益處,呼籲人們趕快愛上讀書,尤其是那些和自己差不多,身處逆境的人。他的口頭禪是:“讀書,是一件多麼棒的事情呀!”
菲拉尼說,他早已經把自己的所有藏書讀了個遍。但迫於生計,也為了能源源不斷地得到新書,他不得不賣掉其中一部分。
早些年,菲拉尼不學無術,曾一度染上了毒癮。無情的毒癮將他折磨得生不如死,乃至傾家蕩產。他後悔不迭,深有感觸地說:“我非常憎惡毒品,因為我知道它能對人造成多大傷害。毒品會把人變成賺錢的機器:你工作4小時,拿了400塊,接著4分鐘就把錢花光了。太可怕了。”是呀,沒有痛苦的經歷,怎能有刻骨的教訓和寶貴的經驗?
由於無錢購買救治藥品,更為了早日跳出火坑,他不得不借助瘋狂地閱讀有關書籍進行自救。幸運的是,他以驚人的毅力,執著的態度在知識的指引和幫助下最終戰勝了毒癮。有了這段痛苦而又終生難忘的經歷,菲拉尼就對書刮目相看,萬分感激。
菲拉尼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讀書永遠也不會傷害人。這個世界上沒有有害的知識。書會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不管是對小孩、成人,還是老人來說都是這樣。即使去養老院,你也可以看到那些老人每天都在讀書,可見學習是無止境的。”
針對時下許多孩子不喜歡讀書這個問題,菲拉尼甚為擔憂。“現在的孩子總是盯著手上的遊戲,根本學不到東西,不過是打發時間而已。”因此,菲拉尼經常會免費送書給孩子,並熱情、真摯地鼓勵他們讀書。
2013年,南非著名導演和電影攝影師泰伯格·馬羅坡聞聽了菲拉尼的傳奇故事後,感慨不已,很快就將這個故事拍成了視訊,視訊中稱菲拉尼為“路邊書蟲”和“閱讀力量的楷模和年輕人的代表”,並把這個特別而又勵志的年輕人介紹給了全世界。一夜之間,這個視訊被瘋狂轉載,菲拉尼成為舉世矚目的傳奇名人了。
成名的菲拉尼一如既往地宣傳讀書的好處。他臉上始終洋溢著滿足、自豪的笑容。他笑稱自己是一個“幸福”的流浪漢。現在會有不少司機專門停下來去和菲拉尼聊幾句,可能也會順便買一兩本書。有時,甚至還有作家專門來訪,並贈他最新出的書。菲拉尼總是彬彬有禮,謙遜熱情。
“讀書沒有害處,閱讀只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在臉譜網上寫道,“你不必富到改變世界,從你已經擁有的開始吧。如果你可以鼓舞人心,那麼你已經改變了世界。”
:與一份差評成績單較勁64年
作者:孫建勇
格登少年時對蟲子很感興趣,很想成為研究它們的科學家,可是,他實在太“笨”。
那天,從伊頓公學加德姆老師手中,格登接過自己的成績單,看,頓時滿臉通紅,羞愧不已。是的,這的確是一份令人尷尬的成績單,分數慘不忍睹,各科成績的總和不及人家的零頭,尤其是理科,門門功課倒數,而生物學甚至在全年級250名學生中排在倒數第一。加德姆老師給的評語更加令他難堪:“我相信你想成為科學家,但以你目前的學業表現,這個想法非常荒謬。你連簡單的生物知識都學不會,根本不可能成為專家,對於你個人以及想教導你的人來說,這根本是浪費時間。”——這等於是宣判:格登是“科學蠢材”,在理科方面根本沒有任何希望。
拿著成績單,格登鬱悶極了,含著眼淚跑到了自己的“實驗室”——那是學校一間閒置的小倉庫,他課餘時在那裡飼養了很多毛毛蟲。他再次攤開成績單,恨不得揉皺、撕碎。他一直有個夢想,將來做一名生物學家,然而,現在老師給出了這樣完全否定的評語,實在令人沮喪。
忽然,一隻蝴蝶在他眼前飛舞了幾圈,撲落在成績單上。格登不禁眼前一亮,這才注意到,原來他所飼養的毛毛蟲好多已經化成蝴蝶,在倉房裡蹁躚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隻蝴蝶正在從蛹殼中掙脫出來,那柔軟皺縮的翅片,就在空中盡力地伸展著,雖然艱難,卻很執著。格登深受感染,滿心的鬱悶煙消雲散。他想,我這隻笨笨的毛毛蟲,難道真如加德姆所說,不能羽化成蝶嗎?再說,加德姆又不是上帝,他怎麼可能確定我的未來呢?
這樣一想,他那種想把成績單揉皺撕碎的衝動完全沒有了,他覺得如果那樣做,只是宣洩一下而已,並不能從根本上推翻老師的評定;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留它,時常與它對話,告訴它:“你所說的不是事實!”就這樣,心情敞亮很多的格登回到家中,把差評成績單放在自己房間的書桌上,用玻璃板壓著。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盯著它看上一會兒,明顯是在與之較勁。
這樣的舉動,不止一次,也不止兩次,是無數次;堅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兩年,而是64年……在歲月的流逝中,憑著一股倔強勁兒,格登笨鳥先飛,發奮學習,刻苦鑽研,一次又一次用實際成就向那份差評成績單宣告:“你所說的不是事實!”高中畢業後,他考入牛津大學,攻讀動物學;25歲那年,他成功克隆出一隻青蛙,一舉成名,被稱為“克隆之父”;29歲那年,他提出細胞的特化機能可以逆轉,這項震驚生物界的理論,因為此前的理論認為特化細胞發育過程不可逆;38歲時,他開始在劍橋大學任職,先後擔任多個生物學、遺傳學研究機構的負責人;79歲時,因為巨大的專業成就,他榮獲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一條曾經笨笨的毛毛蟲,最終化蛹成蝶。
他就是約翰·格登,一個與差評成績單較勁64年的“笨”小孩。至今,在劍橋大學格登研究所中,當年那張成績單仍然擺在格登的辦公桌上。當人們問格登為何對一份令人難堪的成績單情有獨鍾時,他這樣說:“每當遇到什麼麻煩,比如實驗無法進行下去等情況時,我都會看看這份評價,來提醒自己要努力堅持,不然真的就被以前的老師說中了。”是的,能夠把罵聲聽成鼓聲,把拍磚視為墊磚,把對手看作推手,這也許不算人生大智慧,然而,卻是羽化成蝶成就未來的真功夫。
:蝸牛也可以擁有一片高遠的藍天
1998年夏天,美國俄勒岡州中部的密歇爾小鎮上迎來了一個黃面板、黑眼睛的中國少年,他就是於智博。
米歇爾小鎮常年享受著太平洋暖流帶來的溫暖溼潤的空氣,四季如春,植被繁茂,小鎮周圍有金黃的沙灘、茂密的森林、巍峨的群山、湍急的河流、碧藍的湖泊、遼闊的草原和寧靜的荒漠,自然景色極其美麗。但小鎮人口僅有350人,只有一家商店、兩家餐館、一家郵局和一所學校,街上連紅綠燈都沒有。這讓從熱鬧繁華的成都來的於智博心情失落。
於智博來到這裡實屬無奈,16歲的他在中國的高考中落榜了,父母為了讓他能讀上大學,給他在米歇爾高中畢業班辦理了入學手續。
到學校沒有幾天,於智博發現自己原有的英語底子,遠遠不能適應學習、生活的要求,不用說上課時與老師、同學討論了,連同房東交流都有困難。
高考失利的陰霾盤踞心中沒有散盡,加之環境生疏、語言不通,於智博消沉得像一塊鐵,他成天沉默寡言,難開笑臉。
約束亞·傑克遜老師教他們物理,他四十多歲,精明幹練,談吐幽默,深得同學們愛戴。一天,上物理課,傑克遜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於智博,於智博沒有聽清問題,胡亂地答了一氣,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於智博羞愧難當,下課後他衝出教室,跑到學校附近的一片小樹林裡,這裡草豐花茂,於智博常常在此靜坐發呆。他撲倒在草地上,淚水爬滿了他的臉頰。
不知什麼時候,傑克遜老師坐到了他的身邊。他看到於智博肩頭聳動,便愛憐地撫摸著他的頭。於智博看到傑克遜,停止了哭泣。傑克遜把他拉坐起來。這時,於智博看到他們腳邊有一隻蝸牛,它的殼在陽光下,纖弱而透明,它正吃力地慢慢地爬行。
傑克遜老師問:“你知道蝸牛要到哪裡去嗎?”
於智博搖了搖頭,傑克遜指著蝸牛的前方說:“你看那裡。”前方是一座山,峰壑林立,高聳入雲。
傑克遜老師接著說:“我想,蝸牛是要到山頂上去,有句諺語說‘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有兩種動物——雄鷹和蝸牛。’蝸牛也喜歡擇高處啊!我相信只要它努力,最終會爬上山頂,在那裡,它所看到的景色和雄鷹是一樣的。”
一番話,讓於智博若有所思,他抬起頭,看到傑克遜老師期盼的目光,他說:“老師,謝謝你,我也要做一隻爬上山頂的蝸牛!”
從第二天開始,於智博積極跟老師、同學交流,模仿他們講話時的口吻和語氣。即便沒有人的時候,他也在聽錄音並大聲模仿。兩個月的時間,他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語的發音,能輕鬆地聽課發言了。
此外,他的成績也突飛猛進。一年後,於智博代表優秀學生團體,在高中畢業典禮上發言。之後,校長私下告訴他,若不是他最後用中文說了句“謝謝大家”,校長差點忘了他是位外國學生。
讀大學後,於智博一路高歌,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從三流的大學轉入到哈佛大學商學院,2009年順利畢業。作為曾是花旗銀行10名“全球領袖計劃成員”之一的尖端人才,他被世界五百強企業聯想集團聘用,成為總裁高階助理。
蝸牛的天空並不一定低矮黯淡,雖然它爬得緩慢,可只要它向著目標不斷爬行,它也會攀爬到一覽無餘的山頂,與雄鷹一樣視野開闊,擁有一片高遠的藍天。
少兒勵志正能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