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精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的某方面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時,那麼,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1:在興趣中學習
有個知名的翻譯大師,日文聽說讀寫樣樣都在行,曾翻譯許多知名的日本小說,而且更難得的是,他沒有念過大學,高職唸的居然是汽車修理,而且從來沒有到日本讀書的經歷。
某次記者訪問他,問他究竟是怎麼學好日文的,這位翻譯大師,給了一個令人詫異的答案:“我的日文之所以這麼好,是因為我年輕時沉迷電玩。”
原來,他學生時代非常喜歡電動,家人知曉後百般阻撓,罵他“一天到晚玩電動,能有什麼出息。”
但他仍揹著家人,一有機會就抓著電動不放。
由於當時的電玩大多是日文,想要解謎、破關,不能不看懂關鍵說明。於是,他買了生平第一本日文字典。
但是一本字典,無法讓他看懂所有相關說明,於是他偷偷去報名日文班,在家看電視都鎖定日本頻道。
家人以為他突然“哈日”起來,其實他看電視的時候,不僅在放鬆,更在豎著耳朵聽日文,日積月累下來,他漸漸能全部瞭解電玩中的日文,並意外發現自己具備了看日文小說的能力,因緣際會下,他開始了翻譯工作,由於文筆流暢優美,從此一炮而紅。
多數人因為沉溺於興趣而荒廢了工作,聰明的人卻在興趣中學習,甚至因此繪製出嶄新的人生版圖。
心的體驗: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只要看準方向,並且一路上不停的努力,成功就會出現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強迫你失去夢想,除了你自己。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2:興趣是第一老師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訊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尤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因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篇3:把興趣發展成事業
鄭海龍13歲那年,“韓流”剛在中國掀起,有一個叫hot的組合深受年輕人的追捧,hot的舞蹈讓鄭海龍著迷。他開始向一些會跳舞的人學習跳舞。因為他沒有舞蹈基礎,協調性也不夠好,一個簡單的舞蹈動作要學很久才能學會,跳起來也顯得笨拙,有的人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不是跳舞的料”。
鄭海龍卻學得更加起勁,原本就不怎麼樣的成績更差了,老師和家人都認為他是“不務正業”。初一還沒有唸完,他就跟父母提出要放棄學習,到延吉市的一所藝術學校學跳舞。父母都是普通職工,希望兒子能正常完成學業,但最終拗不過鄭海龍,只能由著他。
鄭海龍深知自己在舞蹈方面的天資不足,只能後天下苦功來補。學校的功課本來就很緊張,鄭海龍把休息時間也用來練舞,甚至走路、吃飯都會做著舞蹈動作。三個月後,鄭海龍成為同一期學員中最好的。
2001年,年僅14歲的鄭海龍被破格留校任教,成為學校最年輕的舞蹈老師。一個月工資僅200多元,但留校任教對於鄭海龍是一個莫大的鼓舞,且他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鄭海龍給自己定了個新目標——成為延吉市最好的舞者,到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更廣闊的舞臺。在學校任教時,他每天工作的內容是舞蹈,業餘時間就是練舞。兩年以後,延吉市的小小“舞林”已經找不到他的對手。
2003年,鄭海龍打聽到韓國的天王巨星rain要來中國,想要在中國尋找優秀的舞者為自己伴舞,當時專門負責為rain伴舞的韓國wawa舞團正在北京招幕舞蹈演員。當時,鄭海龍才16歲,他獨自揣著500元錢到了北京。
鄭海龍到了wawa舞團的招募現場才知道競爭的激烈,大廳裡、樓道里全都站滿了前來面試的人,其中不乏從專業舞蹈院校經過多年訓練的人。鄭海龍在面試時跳的是一段自己準備已久的機械舞,他幸運地從幾千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wawa舞團的成員,鄭海龍每個月的收是1500元。
能夠從幾千人中贏得這樣一個崗位,鄭海龍本來認為自己應該跳得不錯,但看了幾個韓國夥伴的舞蹈之後,他才知道自己面試時跳的那一段舞僅僅只是動作標準、節拍準確而已。如何讓舞蹈真正和音樂完美結合,用什麼樣的動作使效果更加精彩,他做得還遠遠不夠。
在wawa舞團,鄭海龍接受的是“魔鬼式”訓練,每天練舞的時間達到12個小時。很快,鄭海龍就成為wawa舞團年齡最小的主力隊員之一。wawa舞團是惟一有資格為rain伴舞的舞蹈團體,在韓國,這個團體只為一線歌手伴舞。鄭海龍曾多次與韓國歌手蔡妍,我國香港和臺灣的歌手王力巨集、蔡依林等明星合作。
2006年,wawa舞團應邀作為快樂女生選手們的舞蹈老師。2007年,湖南衛視快樂男聲要組織一次全國巡演,wawa舞蹈團體再度成為快樂男聲的舞蹈老師。當舞蹈老師的經歷不僅給了鄭海龍更大的成就感,也讓他有了新的想法:成立自己的專業舞蹈培訓機構。舞者吃的是“青春飯”,即使有一天他老了不能跳舞了,他還能通過培訓舞者,還會有後繼者繼續激情舞動,他能繼續留在他熱愛的舞臺。
2009年9月,無論是行業經驗還是資本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22歲的鄭海龍在北京雙井創立了星光太和國際舞蹈職業培訓學院。開業當天,眾多明星前來捧場,不到一個月,他的培訓學院就已經爆滿,其中很多是藝人。同時,電視臺和唱片公司紛紛找“星光太和”為節目編舞和專職伴舞。
2011年3月10日,“星光太和”的第二家公司在北京三里屯soho開業。多次到韓國演出和考察以後,他發現自己培養的學生在爵士舞方面並不比韓國人遜色。今年,他準備培養一批能歌善舞的明星去韓國演出,讓韓國的觀眾也一睹中國舞者的風采。
名人因興趣成功的事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