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故事隨筆
編者按:記憶中的年味猶如乳酪一般越加醇厚,是幸福的,甜美的,令人魂牽夢繞,永生難忘。讓我們來看一下作者筆下的年味是怎麼樣的?
汪志:鄉村年味
過大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團團圓圓,熱鬧非凡。每年我基本上都是回鄉下的老家過春節,蘇東坡有詞雲:“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那麼,鄉下的年味是什麼樣的呢?
鄉村年味是三分春聯、年畫及漿糊。紅彤彤的春聯貼在家家戶戶的屋門上、房門上,連一些飼養牲畜的豬圈、牛圈、羊圈和雞圈也都貼上了大紅對聯。家裡的新年畫更是貼滿了牆壁,連房門上也貼上了年畫。兒時最愛貼年畫,什麼“紅燈記”、“沙家濱”、“美麗的黃山”等等年畫,至今還記憶猶新。於是,過年期間最好奇的就是到各家各戶看春聯,欣賞精美的年畫。記憶中的年味是在紅春聯的海洋,是年畫的集中展銷會。
鄉村年味是三分聲聲鞭炮響。有人說,年味是由鞭炮烘托出來的,沒有鞭炮聲就不像過年。在關於年的古老傳說裡,鞭炮就是主角之一,此俗延綿至今,已經成為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從大年三十一直陸續地放到正月十五。而年味的鞭炮聲又與平常不同,它不是集中在一個方位響呀響,而是從早到晚東響一下西響一下,南響一下北響一下。兒時的過年,最期盼的就是擁有一掛鞭炮,如果擁有,不是一下子放個底朝天,而是把整封鞭炮拆開來,一個一個或一小段一小段地放,營造出濃濃的年味。如果誰家放鞭炮,孩子們便一擁而上,去搶那些沒有放乾淨的鞭炮。
鄉村年味是二分壓歲錢。據說,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於是,大年三十晚上,大人們都要給孩子們壓歲錢。而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時,長輩們或多或少都要給孩子們壓歲錢。記憶中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剛吃完年飯後,爹媽就塞給我們壓歲錢,七、八十年代農村經濟落後,壓歲錢都是分分錢、毛毛錢,最多的一、二塊。於是,為了多掙壓歲錢,兄弟姐妹之間爭相跟著父母去親戚家拜年。
鄉村年味是二分拜年。兒時家裡親戚特別多,七大姑八大姨,足有一、二十家,家家都要走訪到。記憶中那時給親戚們拜年的禮品,也就是餅乾、紅糖、糕點之類的,撐死幾塊錢就打發了。由於到親戚家拜年“油水”多,不僅而有大魚大肉好吃的,還有鞭炮放,給壓歲錢,孩子們都爭著去。
鄉村年味是二分穿新衣裳。一到過年,不管是大人小孩,都穿著新衣裳。那時候物資短缺,經濟落後,平時穿的要麼是舊衣裳,要麼是打了補丁的,只有過年了,父母才給你做套新的,等過完年後就將新衣裳脫下來洗淨,來年過年再穿。記憶中父母給我做了套“的卡”上衣和“的確良”褲子,過完正月初七後就脫下來,每年過年穿,一下穿了五年。
鄉村年味是一分看大戲。過年唱大戲是兒時那個年代最特有、最熱鬧的文化生活,唱的一般都是地方戲,在露天搭一個舞臺,演員們穿著古裝戲服,吸引著三鄉五鎮的群眾扶老攜幼。只見戲臺前後左右,人山人海,好多附近的人家邀請遠處的親戚前來村裡看戲。其實看戲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這些孩子們只是看看熱鬧而已,要麼零星放鞭炮、吹氣球玩,要麼購買像甘蔗那樣的零食。記憶中的大戲如《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記憶中的年味猶如乳酪一般越加醇厚,是幸福的,甜美的,令人魂牽夢繞,永生難忘……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憶中的年味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