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築夢交流會發言稿五篇
“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一
在日本神戶有這樣一個小工匠,30多年來只做一件事——舊書修復。 在別人看來,這件事實在枯燥無味,而這位小工匠樂此不疲,最後做出了奇蹟,任何汙損嚴重、破爛不堪的舊書,只要經過他的手即光復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類似這樣的工匠燦若繁星,竹藝、金屬網編、藍染、鐵器等,許多行業都存在一批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近乎神經質般追求的匠人。他們對自己的出品幾近苛刻,對自己的手藝充滿驕傲甚至自負,對自己的工作從無厭倦並永遠追求盡善盡美。如果任憑質量不好的產品流通到市面上,這些日本工匠會將之看成是一種恥辱,與收穫多少金錢無關。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當前二重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在企業上下形成一種文化和思想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養出企業的內部升動力,“工匠精神”就是最恰當的選擇。
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素養
每個員工首先要了解自已所從事工作基本知識,掌握工作標準與操作規程。崗位不同要求也不同,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目標是相同的,因此要針對不同的專業與工作要求,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補齊短板,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提高專業技能,增強實際操作能力 。古往今來,大凡事業上有所成就者都具有勤奮努力奮鬥和刻苦上進、鍥而不捨的好學精神。
二、要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
工匠就是工作在生產一線的普通工人,他們幹一行愛一行,雖然日日夜夜重複著相同的勞動,但是他們沒有好高騖遠,沒有停止對創新的追求,而是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作為一名員工要立足本職崗位,發揮自身特長,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求真務實。要學習工匠們那種謹慎仔細、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戒驕戒躁,不斷進取,以工作規範和行業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三、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工作態度決定事業成長的高度,精是工作質量上的要求,工作做得快還不行,還要做得好。 我們常說產品質量“零容忍”、安全生產“零事故”,內部管理“零缺陷”,這些都是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嚴格遵循工作標準,不允許有任何失誤和馬虎,這不是苛刻而是一種工作常態,是工作素質與能力的體現。只有以精益求精負責任的態度對待工作,才能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
四、要有敢於創新的工作精神
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精益求精,不斷創新,這也是我們對產品的最高要求。工作中必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當前公司生產經營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就需要有創新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這是一種責任,
是一種使命。我們每個員工面臨新的形勢與任務,要有解決問題的決心,要有應對挑戰的辦法,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績,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方法、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爭取更大成績。 工匠精神,強調我們對細節的態度和對質量的追求。無論對於個體,還是對於企業,工匠精神都是一種品質,一種文化 。
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必須依託於一群具有工匠品質的員工。我們更應該學習工匠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工作為樂趣,把每一個細節做到精益求精,只有這樣自身才有機會成長,企業才會因為我們而發展。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二
8個普通的勞動者,8雙勤勞的雙手,8個傳奇的故事„„5月20日我們機加專業部全體教師一起收看了《大國工匠》,共同走入了8個神話。感到這是對唯學歷論、文憑至上等偏激觀念的一次強力糾錯,是對勞動光榮的一次宣示,是對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肯定。大國工匠,我要為你們喝彩、我要為你們點贊。
孟劍鋒、管延安等8位大國工匠,工作崗位從鏨刻技師到海底隧道首席鉗工,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34歲,他們沒有一個人擁有大學學歷,他們只是從父輩或長輩或職業技術學校那裡學來的基本技術,打下了基礎,然後通過自己的刻苦鑽研,以不服輸的精神,甘做冷板凳,挑戰自我,精益求精,最終青出於藍勝於藍。但就是這些個技術工人,竟然成為了航天、潛艇等高階技術產品裡不可或缺的一員,甚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令我感慨萬分。
他們從事的工作雖然不一樣,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稱呼------技術工人,也有著共同的特點:勤奮、鑽研、敬業,喜歡不斷地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都努力把產品做到極致完美,把工作做到零失誤。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各自領域中成為領頭羊,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一雙巧手和一雙慧眼,靠的是千錘百煉之後形成的爐火純青的獨門技術。
小到一張紙,大到潛艇、太空梭、海底隧道,這些技術工人用自己精湛的技術,為那些偉大作品的誕生髮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人精湛的技藝作支撐、作保障,那些大小產品都不會成功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技術工人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以太空梭為例,它的設計師無疑是令人敬佩的,是他們用智慧設計出了這樣偉大的作品;能工巧匠們生產出了合乎標準的零部件,並將各零部件裝配成功,把設計師的偉大構想變成了現實,他們同樣也是令人敬佩的。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巨集觀與微觀的有機結合最終產生了奇蹟!
多少年來,工人是跟髒活、累活聯絡在一起的,收入相對較低,因而職業聲望不高,社會潛意識裡,工人跟人才是沾不著邊的。嘴巴上誰都說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條,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是社會分工不同,但骨子裡沒幾個人真正樂意被別人貼上“工人”的標籤,就算是在工人的前面加上“技術”兩個字。
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看過了影片,覺得很慚愧,自己雖名為專業技術人才,混跡於知識分子行列,但終究也屬眼高手低、光說不練一類,自覺也是個誇誇其談而無實際貢獻的人。跟那些個能工巧匠們相比,啥都不是,那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啊。
在國內目前的大氣候下,我們的教育造就了無數的高分低能的學生,滿肚子墨水,考試考得不錯,講話也頭頭是道,但是讓他弄出一件像樣的東西來就很困難,依葫蘆畫瓢還吃力,更別說發明創造了。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有挑肥揀瘦的原因,更多的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以至於出現了大學生“回爐”職技校的現象。理論固然重要,沒有人懷疑理論的巨大指導作用,但如果實踐跟不上,想到了卻做不出來,動手能力差就會成為整體工作的那塊短板,成為工作向前推進的瓶頸,導致事倍功半,使工作嚴重滯後,甚至會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望洋興嘆的尷尬境地,功虧一簣、無功而返。
曾幾何時,新聞節目裡領導們的行蹤佔據了半壁江山,娛樂明星走馬燈似的亮瞎了觀眾的眼,熒屏裡充斥著無病呻吟的大小劇作。今天,早已被偉光正所麻木的我,卻被《大國工匠》裡的那群普通人感動了,他們素面對人,不加粉飾,不矯揉造作,一臉真誠,讓人看到了久違的真實。在世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不分親疏爾虞我詐的今天,在浮躁、虛偽、拜金的世俗浪潮中,他們沒有隨波逐流,這樣的選擇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惟其如此,他們的淡泊名利,他們的敬業、執著和堅守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此,我要為《大國工匠》裡的英雄們贊一個,為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奉獻著的匠人們贊一個,為央視關注普通勞動者,高瞻遠矚,推出如此接地氣、如此正能量的節目贊一個。我們將把工匠精神發揚到教育戰線,努力做到零失誤,為社會培養出更過的複合型人才而奮鬥!
【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三
近些時候,許多的人家在裝修房子。看著一座座灰不溜秋的房子在匠人們的擺弄下舊貌換新顏,心裡不由得感嘆匠人們的手藝超群。
泥瓦匠、木匠、漆匠他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多少的文化,沒有 多高的學歷,可他們卻是一群獨具匠心的人。那些呆呆的磚頭,傻傻的木頭從他們手裡蝶變成一座座雕樑畫棟的房子,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傢俱。他們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他們更具有藝術氣息。他們用一顆顆“匠心”,一雙雙巧手給世人帶來安居和美麗。
漫漫旅程中,我們的心也會與房子一樣牆漆剝落,塵埃聚集。我們亦該如匠人般一直為自己的心掃其塵埃、去其糟泊、讓自己的心歷久彌新。
我們的母親曾給了我們一顆晶瑩剔透、純淨無瑕、宛如璞玉的心。一顆糖讓我們滿足,一個故事讓我們流淚,一隻蟲讓我們流連。我們的心是如此容易滿足和感動。
隨著日子一天天在指間流過,我們的心慢慢變成了妖精的口袋。它時而寬廣得可以容納整個宇宙;時而狹小得風兒都鑽不進去;時而堅硬如百鍊鋼;時而瞬間化為繞指柔;時而又是易碎的玻璃器,一不小心就會頃刻崩裂為碎片滿地。
我們的心不再純淨,不再從容,總是那麼驛動。我們不快樂,不開心,那些舊日塵埃變成濃重的霧霾籠罩著我們的心靈,感覺溼冷暗沉。是到了該重新“造心”的時候了。
我們要造一顆寬廣的心,浩瀚如天宇。任流言橫行,因為它會不攻自破。任欺騙得逞,因為它終會自露馬腳。謊言也不會長久,它最終不能自圓其說。沒有一片烏雲可以遮蓋“心”空的太陽。沒有任何風暴可以摧毀“心”的宮殿。
我們要造一顆仁慈善良的心,溫軟如棉帛。我們愛這個世界,愛我們自己,愛大家。我們愛一切生命,敬畏一切生命。我們播種善良與愛的種子,我們會收穫更多的愛與感恩。
造心是個漫長的工程。有智之人也許會在片刻之間竣工心靈的宮殿。無智的人可能鬚髮皆白還在打著地基。我們這些中間之人也許要窮其一生將心細細打磨,才能保持心的玲瓏剔透。
我手造我心,不管多久,我們絕不偷懶,矢志不渝。
【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四
中華之文明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歲月長河中留下了無以數計的文化瑰寶。長城的蜿蜒壯觀,紫禁城的金碧輝煌,遠古時就遠銷海外的陶瓷,竟因此有了瓷器的英譯名,更不用說精美絕倫的玉器文化,單就一群地下的兵馬俑就讓外國友人讚歎不已,就連最常用不過的筷子,也是中國僅有的,巧妙地運用了槓桿原理,又蘊含著一靜一動的哲學精髓,筷長七寸有六,寓意人之七情六慾,一點點,一處處,細細究之,無不充滿了勞動者的智慧,哪一個點滴裡都是能工巧匠的心血薈萃,代代相承智慧的結晶!成就這文明裡所貫穿始終的其實就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種中華民族追求強大卓越的孑然傲骨!
現代化飛速發展的當下,機器更多的解放了勞動力,可是產品日新月異的同時,品質卻不盡人意,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國人搶購外國的產品,甚至小到日用的電飯煲,馬桶蓋,在許多憤青一族謾罵聲討的同時,其實我們更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產品為什麼連自己都不敢肯定?其實當下最缺失的也許正是那一種力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是嗎?!
國家的領導人是高瞻遠慮的,政府2016年的工作報告裡明確提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時代需要那一種一絲不苟嚴謹專注的精細和執著,同時也是作為技術人必須堅守的一種職業道德。古人懷著一顆敬畏自然的心,精雕細琢,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傳世之作 ,創作者本身對自己的工匠職業體現了無比的尊重和自豪,所以對自己的作品質量和工藝要求充滿了虔誠,對每一個經手的物件都有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自然而然就那麼另人歎為觀止了。當下人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的,講究效益,活兒不好話來謅,廣告鋪天蓋地,賣嘴皮子的專家比比皆是,有金剛鑽的鳳毛麟角,匠人不專業技術,以賺錢為目的,一大幫的學者文化人指手畫腳忙的不亦樂乎,一個浮躁的年代,缺乏一顆靜心專注追求卓越匠心精神的當下,好的產品,好的作品,沒有堪配的載體,靈魂何以安存?!
幾個非物質文化的遺產傳承人,是不足以承擔起這樣的責任的,時代需要匠心的迴歸,每一個基層的技術工人如果都能重新樹立一種追求卓越的心態,養成一絲不苟的職業道德,對產品的精益求精養成一種習慣,社會也重新樹立起對職業人尊重的新風尚,當權的各職能部門都能深入基層各司其職,政府能多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濟企業之所需,我想我們的精工時代也就不遠了。
迴歸匠心,精雕細琢,立根本職,精益求精。但願在不遠的日子裡,我們喜歡著自己的更多產品,外國人爭先恐後的搶購著無數的中國製造,期待著,滿懷期翼!
【關於精益求精的發言】五
成功的鮮花是汗水澆灌開的。從新聞報道中,本人充分感受到了這些工匠的職業精神,並發現了他們成長中的三個共性,即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個職業崇尚,他們無論是在重拾傳統工藝上,還是銳意創新上,都自覺脫離了匠氣,煉就了響噹噹的“工匠的精神”。
精於工。這不僅關係到工匠的技能本領,更關係到工作效率和對社會所發揮的作用。無論是我國古代的張衡、王道婆,抑或是當代的王進喜、倪志福,還是新聞中的施品芳、裴先鋒、董壯,他們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就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被同事們喊為“老法師”的施品芳為例,開啟他的工具箱,幾十把大大小小的刀具密密麻麻,一字排開。刀頭處都經過精細雕琢,或角度不同,或彎度有異。他當學徒時,就先磨了3個月的刀。在半平方米的工作臺上,施品芳跟著師傅學習車、磨、銑、刨、鏜等各個工序。工作臺上,火花每天都要閃耀將近8個小時……這就是精於工的真正祕訣。“大國工匠”無不是像施品芳那樣,從基礎做起,業精於勤,才有了對每一項工序的瞭如指掌。
匠於心。經常要在2毫米厚的鋼板上作業,還要不斷調整焊接電流,這要求裴先鋒對焊接電流控制極為精確,不能有1安培的偏差。更難的是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焊槍都不能抖,哪怕有一點點偏差,都不能形成完美的焊接狀態。這何嘗不是匠於心最直接的白描?如果我們心中沒有對職業的敬畏,就會把從事的工作當成任務,甚至感到痛苦,更會在失敗面前徹底敗下陣來。但若心中有對職業的愛,即使再難也不會怕,更會像裴先鋒那樣,為了練就焊道成形工藝,整個人像著魔一樣,白天干,晚上想,查詢相關資料,在白紙上設計焊道的形狀、劃焊條的方法。如此,他才對每一個技術細節爛熟於心,才能奔赴約旦,跟隨海外專案隊將中國工藝帶到世界舞臺。
品於行。工業和資訊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說過:“一個擁有工匠的精神、推崇工匠的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電焊工人,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次焊接都做到最好,不走捷徑,就是我繼續成長的捷徑。”“越智慧,工匠的精神越重要。”“手藝人一生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傳幫帶是匠人最後要走的一段路。”……這些何嘗不是工匠品質的真實寫照?這些字裡行間,都是大國工匠品質的光輝。
研發靠智力,操作靠手藝,非常考驗還是要靠耐心和鑽研,這是每一個成功的大國工匠的工作態度;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腳踏實地,這是每個為國爭光的工匠的精神凸顯。“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我們只有多從各行各業的工人中挖掘閃光的“工匠的精神”,才能讓工匠的精神推動“中國智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員工在公司工匠精神研討會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