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考語文模擬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能力是西藏中考語文試卷中考察的必備語文基礎能力,提高語文的閱讀答題能力是每個考生備考的重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西藏中考語文模擬閱讀原文
藝術內容只有通過它的具體可感的外在表現——它的形式,才能發揮其感染作用。從藝術創造的角度來看,一個藝術品從受孕到發育、成長,一直到誕生,始終處於不斷的、不停頓不間歇的運動過程之中。因此,幾乎是在藝術物件轉化為藝術內容的同時,也就發生了從藝術內容向藝術形式的推移。一個藝術品,只有當它走完了從藝術物件到藝術內容、從藝術內容到藝術形式的全過程之後,它的運動才算告一段落。
任何一件藝術品,都應該是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的統一體。純粹的以藝術內容而存在的藝術品,或者純粹的以藝術形式而存在的藝術品,嚴格地講是不可能有的。一定的藝術內容必定要求用它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二者相依為命。
藝術內容向藝術形式推移的具體情形表現為前後承續、緊密相連的兩個步驟。第一,是藝術內容自身固有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的被發現。在藝術創造過程中,藝術家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認識、掌握現實生活,將藝術物件轉化為藝術內容;然而,藝術家對藝術物件***現實生活***的這種認識和掌握,絕不是僅僅認識和掌握該物件的內在意蘊,而不涉及它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藝術家幾乎是同時也就認識和掌握了該物件的固有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藝術物件轉化為藝術內容,絕不是對藝術物件的原樣照搬,而是經過了藝術家的想象、虛構、加工、改造,不同程度地改變了藝術物件原來的狀態。經過藝術家重新改造之後的藝術物件,即藝術內容,其組織結構、存在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有時甚至大大改變了原來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
第二,它必然要求通過一定的媒介、給以一定的物質材料的表現,使之得到固定化和外在化。也就是說,藝術家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使一定的藝術內容連同它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獲得一定的物質外殼——具體可感的相對固定的物質外貌。一件藝術品的創作,在它尚未獲得一定的物質表現以前,其藝術認識始終不能得到最後的完成,藝術內容始終不能得到最後的確定,而這藝術內容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也始終不能得到確切的把握。只有在它獲得了一定的物質表現之後,相對地說,其藝術認識才算完成,其藝術內容和它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才能被最終把握並被確定和固定下來。
藝術形式雖然並非藝術家的主觀臆造,而是藝術內容自己的形式,但是,藝術形式的創造卻的確與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他的世界觀、他的個性特點,特別是他的才能和技巧,有極密切的關係。對於同一個藝術物件和同一個藝術內容,普通人與藝術家,平庸的藝術家與天才的藝術家,所做的藝術表現是不相同的,而且可能相差很大。這裡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這是因為藝術家的主觀特別是他的才能和技巧在起作用。
西藏中考語文模擬閱讀題目
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於藝術的內容和形式推移關係的一項是
A.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繪製《蒙娜麗莎》,在由觀察到體會的過程中藝術內容誕生,從開始繪畫到畫作完成是藝術形式的呈現。
B.在演藝圈打拼多年,筷子兄弟體會到了真情的存在,然後創作並演繹了被稱為“神曲”的《小蘋果》,歌曲旋律優美、情深意切。
C.柳永、李清照、蘇軾等人的詞作有多首被後人譜成歌曲傳唱,他們的詞作被後人譜成曲子傳唱的過程體現了藝術內容到藝術形式的轉化。
D.蕭紅是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其傳奇一生備受人們關注,今年由李檣編劇、許鞍華執導的反映蕭紅一生的電影《黃金時代》公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藝術的創作要經過兩個推移過程,即藝術物件到藝術內容以及藝術內容到藝術形式。
B.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有獨特方式,會通過其組織結構、存在方式等把握其內在意蘊。
C.藝術內容和其存在的方式最終能夠被確定和固定下來,是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的。
D.藝術形式的創造體現了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等,但藝術形式並非藝術家的主觀臆造。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一件藝術作品來說,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是缺一不可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並相互決定對方。
B.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對藝術物件***現實生活***意蘊的把握與對藝術形式的理解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C.現實生活本身有其組織結構和存在方式,而經過藝術家改造的藝術物件的結構、存在方式會有變化。
D.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藝術物件所做的藝術表現應該是不相同的,這與藝術家的水平等有密切的聯絡。
西藏中考語文模擬閱讀答案
1. C
2.B
3.A
西藏中考語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