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實驗教學反思
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良好的實驗素養的主要手段,關於八年級物理的實驗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課程標準》中,除了“知識與技能”之外,明確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到與前者同等重要的位置。《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參與科學探究活動”,並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怎樣在實驗教學中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結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學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加強演示實驗的教學
1、演示實驗要注重過程教學
物理實驗生動、鮮明,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帶著好奇心觀察實驗,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怎樣才能把學生的好奇引導到探究物理現象,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上來,這是值得研究的。我認為演示實驗的創新,主要應突出實驗的過程教學,因為過程教學是物理現象和實驗結論之間的紐帶,只有搞清楚了過程,才有得出正確結論的基礎。在實驗中,重視過程,留出一定空間讓學生進行思考,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實驗中首先應使學生明確觀察實驗的目的,實驗時要讓學生看清楚每一步出現的現象,留出一定的時間追究為什麼會出現此現象,並由學生綜述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如在《光的傳播》一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光沿直線傳播”這一結論的得出,結論的應用,而對現象是否清楚,是否有說服力,對探究問題的方法過程不夠重視。這種做法沒有突出實驗過程,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該重視知識傳授的過程,把過程突顯出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沒有突出實驗過程的教學,留給學生的印象就相當於看熱鬧,只是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某些滿足而已,沒有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我在《光的傳播》這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一系列讓學生參與操作,親身進行體驗,憑感覺和經驗來學習物理的課程內容。比如有關對光源的認識,我除了通過多媒體將生動的畫面,如:太陽從東方升起、都市夜晚的霓紅燈、大海深處的水母等展示給學生外,還讓學生利用自己課桌的蠟燭、手電筒、鐳射燈、火柴等器材自己製作光源,讓學生親身體驗,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變演示實驗為探究實驗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由教師做給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打擊了學生的主動性,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的“容器”,完全沒有發揮出演示實驗的作用,也不利於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演示光沿直線傳播這一教學重點時,我開始採用了通過老師演示實驗,學生進行觀察來探究這個問題,雖然也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後來聽課的老師講,這個實驗有一些弊端:一是現象不是非常明顯,雖然為了便於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在水中加了些牛奶,但操作時鐳射燈的位置放不好,還是會影響現象的觀察。二是雖然實驗時我也找了兩個學生參與,但由於參與面太小,降低了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後來我把往水中加牛奶改為用蚊香向倒放的燒杯中放煙,並且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他們自己動手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即使現象明顯、觀察清楚,又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動手、創造能力和科學精神,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和觀察,理解得深,掌握得牢,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獲取了物理知識,而且使學生掌握了獲取物理知識的方法。
同時教師還要適時點撥,有利於去偽存真,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概括出有關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從而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
二、動手能力的培養
有人曾總結過:對於事物的認識,聽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一做.這說明動手做的重要性.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手指頭”。他一針見血地點明瞭“動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讓學生多動手
在物理教學中,只要能讓學生動手的實驗,就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做,讓學生在動手中觀察思考、討論、分析、推理、判斷,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得出結論,使做實驗的過程成為學生再發現的創新過程。比如學習“液化現象”時,我讓學生每人手拿一塊玻璃,並對玻璃呵氣,讓學生體會、研究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2.讓學生都動手
在上分組實驗課時,秩序井然,實驗結果結論正確,而在實驗考查時,發現不少同學動手能力差,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分組實驗的時候,大部分教師只注意小組的活動,如各小組是否動手、各組的實驗資料、各組完成實驗的情況等,而沒有注意到組內每個人的活動,因此,出現了基礎好的或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次次做,其他同學坐著看,沒有做到人人動手。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分組實驗時應強調:實驗時,每次一人為主,其他為輔,輪流做主,使大家的動手能力都能提高。
三、變寫實驗報告為培養髮散思維的過程
發散思維是一種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去設想、探索多種答案,最終使問題圓滿解決的思維方法,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發散思維的培養,可以避免教師、教材對學生思維的壓抑,避免無意識地將學生的思維納入某一特定模式,有利於開拓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處於主動思維的狀態,從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合作學習的精神。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猜想,不輕易否定,就是對學生錯誤的猜想也不要簡單地給予批評,要培養學生廣泛的探究興趣,強烈的創新動機和自信心。
在物理實驗中,我們可以激發學生不限於課本中的器材,將器材開放,讓學生根據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去設計實驗,鼓勵學生寫出有獨立見解的實驗報告,然後根據不同的實驗型別,在課堂上進行點評,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與步驟。這樣就把以往學生抄實驗報告改變為發散思維的過程。如在講到“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密度”時,我讓學生根據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去設計實驗,寫出實驗器材和步驟。對於器材,有些學生把課本中的玻璃杯換成了口杯等,在步驟上,有些學生把倒入部分鹽水改為全部倒入,還有些學生在步驟上先稱空杯的質量,再稱倒入鹽水後的總質量……。對於器材,我表揚了學生肯動腦筋;在步驟上我肯定了將鹽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並對先稱空杯後再倒入鹽水稱總質量的做法進行了討論,分析後得出這種方法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在將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測體積時,由於杯底和壁還粘有鹽水,使測得的體積小於杯中原鹽水的體積,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通過實驗,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同時也使學生在實驗合作中學會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學會堅持原則,在合作中學會交流,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四、變學校實驗為社會實驗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視野
新物理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新的課程理念,其中之一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運動規律,自然界的神奇現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趣橫生,而八年級的學生是初次接觸物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設定一些貼近生活的實驗,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去探索認識物理規律,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增加了他們學習物理的樂趣,而且還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拓展了視野,為此,光靠校內師生的實驗是不夠的,要將課堂延伸到校外,將實驗室搬到社會、社群和家庭。例如,讓學生調查社群中噪聲汙染情況並提出如何防治,用橡皮筋製作簡單測力計,觀察家中電冰箱的物態變化,冰箱內外溫差與所耗電能的關係,利用可樂瓶子做有關大氣壓和浮力的試驗,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這些由學生自備器材,甚至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和學生自己的物品做實驗,更有利於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社會聯絡非常緊密,而且通過這些沒有使用過的器材,啟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調動了學生剛剛起步的創新意識,拓展了學生的創新視野。
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總之,創新教育能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智力,提高素質,培養了學習興趣,增加了鍛鍊機會,增強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意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小實驗以及生活中物理現象的嚴密觀察和勤于思考,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創造性的發現、思考、解決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對於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引出物理公式以及加深對它們的理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實驗又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良好的實驗素養的主要手段。物理實驗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有別於直觀的理論教學,又必須以理論教學為指導。課堂上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優劣,因此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農村中學由於種種原因,物理實驗教學大多隻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
作為一名農村八年級物理教師,如何搞好實驗教學,是大多數物理教師研究的課題。我認為農村中學實驗教學應結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農村中學學生的一般現狀
在八年級物理教學中,發現約佔三分之一的學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績上不去的現象,尤其是農村八年級,這個
比例更要大些。其中原因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生源差:由於多方面原因,目前農村八年級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經濟條件稍好的學生多數流動到了辦學條件好的縣城學校,而留下來的學生,由於與自己同等的或者比自己還不如的同學都離開了農村,造成的心中失落感導致他們心理的失衡,動力下降,在學業上沒有什麼追求和慾望。
2、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子女今後的發展。在廣大的農村,由於學生家長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中的模範教育卻表現得讓人不敢恭維,多種原因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間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的低下。
3、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應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其中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社會上有一些小學都未畢業的人去經商,賺了很多錢,發達了。為此,社會上便傳開了“讀書無用論”,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很多學生受網路的誘惑,迷上了網路遊戲,每天利用課外時間去網咖玩遊戲,有的甚至逃課去玩,通宵到天亮。試想,這樣的學生還有什麼成績可言。
4、學生內在心理:物理學科有其說理嚴密、教學知識多、單位複雜等特點。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當做包袱,處於被動的應付狀態,缺乏獨立學習的精神和習慣。不願參加物理學習活動,對物理學習活動常呈對抗心理狀態,對物理學習喪失信心,灰心喪氣,對學好物理缺乏勇氣和信心而自暴自棄,長期的失敗,致使部分學生放棄物理學習。
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
根據目前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既要鞏固和完善演示教學,還要在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上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把實驗教學早日推上新的臺階,及早填補在實驗教學上的空白,使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實驗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共同服務於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做好實驗預習、鑽研教材,做好實驗前的準備
首先,學生實驗前的準備。實驗預習是保證學生進行正確操作、獲得正確結果、瞭解演示實驗的前提。通過實驗前的預習,讓學生明確本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列出實驗使用的器材,設計整理出實驗步驟,還要能根據實驗要求和需要記錄的資料,設計記錄的表格,這樣在實驗過程中以及觀察演示實驗時才會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從而提高實驗的質量。
其次,教師實驗前的準備。要求實驗前認真閱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目前學習狀況,瞭解實驗中可能產生的各種現象存在的問題,瞭解所要做的實驗根據的原理,採用的方法,安排的步驟。教師還要根據實驗的內容佈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結合預習閱讀思考,加深對原理、方法、步驟的理解。
二明確實驗目的,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農村八年級學生有其自生的特點,在學習上受家庭、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人對學習往往缺乏興趣,增加了教育教學的難度。為此,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爭取運用好物理學科的實驗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完成實驗教學。剛開始實驗教學時,學生往往無所事事,置身事外,只是一個看客,甚至看也不知看什麼。這其實是實驗的目的不明確造成的。八年級階段對觀察的要求主要有: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能夠辨明觀察物件的主要特徵,認識觀察物件所發生的變化及條件。
物理實驗中,只有帶著明確的觀察目的去觀察,才能深入、細緻、有效。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緊緊圍繞這個實驗目的,積極地把學生的觀察活動引向正確的方向。要強化學生“有意識的注意”使觀察有明確的目的。學生有了明確的觀察目的,就不會是看看玩玩而已了。觀察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啟迪學生,注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於觀察,激勵他們觀察的主動性。逐步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形成良好的觀察方法。讓他們從"看熱鬧"到"看門道"。會看,就想動手做,參與到實驗中來。
三完善和鞏固物理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組織學生觀察、思考而進行的實驗操作演示活動。演示實驗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現象複製一遍,讓學生親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現象的效果,同時把產生這種現象的方法告訴學生。它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感性認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在整個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如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一點學生的參與,這種演示實驗雖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和視覺化,但學生“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就不見其效了。所以應加強演示實驗學生的參與度,把演示實驗改變為老師、學生共同參與,協作完成。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演示實驗中,動手動腦,幫助老師或獨立完成實驗操作, 向 老師和同學展現物理課堂上的真我。另外只有在確保演示成功,目的才會達到。而決定演示成功與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掌握實驗的原理,抓住關鍵。如果演示不成功,學生就會感到失望,對老師的講解不信任和失去學習的興趣。
演示實驗的目的還在於使學生對物理現象有清晰的瞭解。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讓全班同學都看見,而且要看清楚。因此演示的現象一定要清楚、直觀,可見度大。所用的儀器要足夠大,靈敏度要高。儀器置放的位置要達到一定的高度,使全班同學足以看清。個別實驗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時,應讓學生“代表”靠近觀察,然後由“代表”作實況報告。在教學中可能一節課要做幾個演示實驗,這就要求突出每個實驗的重要性,如暫不用的儀器不要拿出來,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於不明顯的現象可採取背景襯托和演示的方法,想方設法的使學生觀察到明顯、清晰的現象。
將演示實驗改為實生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針對物理實驗器材的配備條件,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將某些課堂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使某些物理現象、物理規律、物理公式經過學生自己動手,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出來。既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理解透徹,又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學之中,周圍到處存在在著物理知識,增強了親切感,易使他們接受知識和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分析研究周圍的事物。
四探索並抓好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雖然數量不多、次數有限,但它卻是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分析能力,對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科學態度,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分組實驗的工作也十分繁雜,以至於讓有的老師望而卻步。這時,不怕麻煩,指導學生做好分組實驗,運用感官和教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事物和現象,作為教師應給予適當講解或演示。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有機的結合實驗要求,紮實地進行學生的分組實驗。
不同型別的學生實驗具有各自的特點,教師應根據不同實驗型別、目的、任務和要求,靈活地、科學地、創造性地採用最適宜的教學方法。實驗課前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通過認真閱讀實驗教材後,首先要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和原理,需要測量的物理量、驗證的結論、用到的公式等。其次是弄清要用到哪些儀器,包括儀器的功能、調節、讀數等,第三要清楚實驗的過程、操作步驟、應注意的事項等,並讓學生通過預習設計出簡明的實驗記錄和資料處理圖表。做實驗時儘量放手讓學生操作,不要對學生限制太多,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仔細操作、記錄和思考。測量完畢後,收拾好儀器,填寫實驗記錄表格和實驗報告。實驗報告以簡明為原則,必要時可以討論。實驗中要強調:遵守操作規則、愛護儀器裝置、保證人身安全等。實驗後的分析總結,認真閱讀實驗報告,通過總結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做實驗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除了做好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外,還應讓學生多做些家庭、課外小實驗、調查走訪。如製作密度計、簡易溫度計,製作門鈴、音樂賀年片,建立家庭實驗室、廚房實驗室等。觀察家庭電路、用電器名牌、會閱讀說明書,調查浪費電能、水資源的情況及節能措施等。總之,物理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同時也要教育學生留意觀察,留意收集生活素材,勤於動手,自力更生,就能基本解決器材不足的問題,就能較好地開展實驗教學了。
初二物理實驗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