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養生關鍵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4日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2月1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這個時節養生有什麼關鍵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溼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人們走來。

  雨水之三候

  中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春雨貴如油」,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常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及時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淮河以南地區,則以加強中耕鋤地為主,同時搞好田間清溝瀝水,以防春雨過多,導致溼害爛根。俗話說:「麥澆芽,菜澆花。」對起苔的油菜要及時追施苔花肥,以爭莢多粒重。華南雙季早稻育秧已經開始,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搶晴播種,力爭一播全苗。

  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已萌動和返青生長的作物、林、果等生長及人們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農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門防寒防凍工作的同時,仍要注意個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發生。

  雨水時節防治倒春寒

  這是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所以這裡還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根據雨水節氣對自然界的影響,聯絡到養生應該著重強調雨水節氣「調養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健旺是人們健康長壽的基礎,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

  雨水之飲食調節:

  春季氣候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面板、口舌乾燥,嘴脣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另多食熱粥調養脾胃。由於春季為萬物生髮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洩,否則肝木生髮太過,則克傷脾土。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蔔、荸薺、甘蔗等。但身體屬寒症者則應根據自身情形斟酌選用。

  古人云:「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因此在精神調攝方面要靜心寡慾、不妄作勞,以養元氣。

  雨水之起居勞逸調攝:

  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田園經雨水,鄉國憶桑耕。感恩大自然的賜予,燦爛的陽光,和煦的春風,紛紛揚揚的細雨,帶來美好的新希望。願我們沐浴春陽春風春雨,奮發振作,努力創造幸福遠景!

雨水節上火吃什麼好
二十四節氣雨水怎麼養生
相關知識
雨水時節養生關鍵
雨水時節養生保健有什麼注意事項
雨水時節養生注意哪些事情
雨水時節養生如何飲食
雨水時節養生應養脾
雨水時節養生保健有什麼招數
雨水時節養生應該吃什麼
雨水時節養生要預防上火
雨水時節養生知識
雨水時節養生吃什麼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