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體也能發電閱讀練習及答案
人體能價廉而無汙染,且收集轉換並不複雜,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將人體能充分地利用起來,無疑將為人類生活做出極大的貢獻。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讓人體也能發電》閱讀材料
讓人體也能發電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能源問題顯得愈加突出起來。如今,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把課題轉向人體能的開發利用上。
所謂人體能,簡而言之就是由人體散發出來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現為機械能和熱能。在人的生命過程中,人體能隨時隨地作用於周圍環境,如運動時大量發熱,行走時的體重施圧於路面等。據科學家測算,一個人一晝夜所產生的人體能,如全部轉化為熱能的話,可以把相當於他自身體重的水由0℃加熱到50℃,而全世界60多億人每年浪費掉的人體能,則相當於12座核電站生產的電力。
科研人員研究發現,人體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轉換成電能。比如,當一個人坐著或者站立時,會產生持續的重力能。如果採用特製的重力轉換器,把重力能轉換成電能,就可以輸入蓄電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位工程師,將一種發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商場和火車站等處的地毯下面,當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過時,與踏板相連的搖桿不停地被圧下,使中心軸持續地旋轉,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英國一家超級市場,特意在市場***處轉門下方的地下室裡,安裝了一套發條式能量收集轉換裝置。熙熙攘攘的顧客不停地進進出出,其推動門的能量統統被收集起來,並轉化為電能,藉此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電梯、空調等用電。
將人體熱能收集起來,然後轉換成電能,也是一條經濟實用的途徑。美國新澤西州建造的美國電信電話公司總部大樓,每個房間的內壁都具有一種特殊功能,它能夠有效地吸收全樓3000多名員工身體所發散發的熱量,隨後將其轉換成電能儲入蓄電池,用以提供照明、電腦操作及調節樓內室溫所需的電力。美國匹茲堡大學也設計了一個熱量收集系統,該系統將學生和教師釋放的熱能,電燈、廚房以及從窗外射入的陽光等所產生的熱量,統統聚集到一箇中央裝置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據說,此係統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學校的10座大樓取暖之用。其實,這一系統完全可以具備雙重用途,即在炎熱的夏季裡,還可以當作製冷裝置使用,從而使大樓中的環境非常舒適。
科學家們認為,人體能價廉而無汙染,且收集轉換並不複雜,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將人體能充分地利用起來,無疑將為人類生活做出極大的貢獻。相信人體能將會得到多方面、多層次地開發利用。
***《讓人體也能發電》李津軍***
《讓人體也能發電》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 “ 人體能 ” 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 由人體散發出來的機械能和熱能。
B、 人體作用於環境,隨時隨地都可以產生生物能量。
C、 人一晝夜所產生的能,可以把自身重的水由0℃加熱到50℃。
D、 60多億人產生的生物能量,如果聚到一起,相當於12座核電站生產的電力。
2、下列關於人體能轉換成電能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人體產生的生物能量,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轉換成電能。
B、 一個人坐著或者站立時產生的重力能可以輸入蓄電池,也可以直接利用。
C、 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過產生的電能,可以帶動發電機發電。
D、英國一家超級市場,安裝了特製的推動門,這種門通過不停轉運所產生的電能,可以提供公司的日常用電。
3、對第4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 美國一些公司和學校在大樓裡安裝了人體能裝置供電。
B、 美國公司和學校已用人體電能照明、取暖、製冷。
C、 人體能的開發是一條經濟實用的途徑。
D、 熱量收集系統具有的雙重功能可以使環境更加舒適。
4、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人體能課題是在能源問題顯得愈加突出的前提下,由一些科學家著手研究開發的。
B、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體能的開發和利用前途將越來越寬廣。
C、人體能的開發和利用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其價廉而無汙染,加之取用靈活方便。
D、人體能在美國得到了廣泛開發和利用,但人體能只能轉換成電能,是其發展的一個缺陷。
《讓人體也能發電》閱讀題答案
1、B ***A 機械能和熱能只是人體能的主要表現。C 需要一定的條件。D 與原文不符***
2、A ***B 要經過特製的重力轉換器,把重力能轉換成電能。C、不是人體產生電能帶動發電機發電,而是通過踏板下的搖桿使中心軸持續旋轉,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D 是推動門在人的不停的推動下產生能量,先被收集起來,再通過一定的裝置轉化成電能。***
3、C 要學會找中心句***A 是安裝了收集人體能的設施。B 以偏概全,只是個別地方部門處於試驗階段。D 沒有概括中心,熱量量收集系統只是人體能開發的一個方面,段中只是作用一例子來談人體開發運用的,不能用例子來概括中心。***
4、D 從文末一句即知,人體能的開發是多方面、多層次的。
飛機不喝油也能飛閱讀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