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清熱祛溼湯怎麼做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春季的天氣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如何在這樣的春季天氣裡養護自己的身體呢,下面給大家分享清熱祛溼湯吧喜歡養生的朋友值得一看哦。

  春季清熱祛溼湯的做法

  霸王花煲豬展湯

  材料:霸王花2兩,豬展肉12兩,蜜棗4個,鹽少許,清水10碗。

  做法:1、豬展肉原塊洗淨,霸王花浸軟洗淨,蜜棗去核。

  2、把蜜棗和霸王花同放企身瓦煲內,加清水,旺火燒滾,下豬展肉滾約二十分鐘,改中火煲約半小時,以文火煲至湯水餘下四至五碗左右,以鹽調味。

  功效:清熱除痰、止咳。

  西洋菜羅漢果豬蹄湯

  材料:豬蹄肉500克,羅漢果半個,西洋菜700克,南杏仁60克。

  做法:1、豬蹄肉洗淨,幹水,羅漢果洗淨,西洋菜洗淨,摘短度,南杏仁用開水煲,去衣。

  2、把羅漢果、南杏仁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放入豬蹄肉、西洋菜,再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肺熱之燥咳,咽乾口燥,或咽喉幹痛,咳聲嘶啞,或燥熱便祕等。亦可用於支氣管炎屬肺燥有熱者。

  蘿蔔蓮子豬舌湯

  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做法:1、蘿蔔連皮洗淨,斜向切成中塊;蓮子、芡實、蜜棗去核洗淨,用清水稍浸泡;

  2、豬舌反覆刮洗乾淨,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後則用刀背敲裂;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味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蘿蔔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性平味澀,能健脾胃、養心神;芡實性平味甘淡,能補脾止瀉;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溼困。

  花生雞腳湯

  原料:雞腳10只***約200克***,花生50克,黃酒5克,薑片、精鹽各3克,味精1克,雞油10克。

  做法:1、將雞腳剪去爪尖,洗淨;花生米放入溫水中浸半小時,換清水洗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雞腳、花生米、黃酒、薑片,鍋加蓋,煮2小時,加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再用文火燜煮片刻,淋上雞油即可。

  功效:此湯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

  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1、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

  2、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溼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溼,消腫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氣,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八寶冬瓜湯

  材料:冬瓜 1斤, 淮山、芡實各1兩, 蓮子、百合、扁豆、薏米各半兩, 瘦肉半斤。

  做法:1、將各材料洗淨;瘦肉用沸水燙一下***出水***冬瓜連皮切塊,所有材料放湯鍋大火煲開改小火煲2個小時,加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冬瓜有利水清熱的功效,這湯正適合清熱祛溼。

  春季溼氣過重造成身體痠痛、四肢睏倦乏力,那麼有哪些家常菜能清熱祛溼健脾胃呢?

  首烏肝片

  配料:首烏液20毫升,鮮豬肝250克,水發木耳25克,青菜葉少許,紹酒、醋、鹽、澱粉、鮮湯、醬油、蔥、姜、蒜、油適量。

  做法:首烏煎湯濃縮,取20毫升藥液備用,豬肝剔筋洗淨切片,蔥、姜、蒜洗淨,蔥姜切絲,蒜切片,青菜洗淨控幹。

  將豬肝片放入首烏汁內浸蘸***取一半首烏汁***,加少許食鹽,放適量澱粉攪拌均勻,另把剩餘的首烏汁、醬油、紹酒、醋、溼澱粉和鮮湯兌成滋汁。

  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入油,待油熱放入拌好的豬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餘油,鍋內剩少量油,下入蒜片、薑末略煸出香味下豬肝、水發木耳,暴炒數分鐘,將青菜葉入鍋翻炒數次,八成熟時倒入滋汁炒拌均勻,出鍋前把蔥絲下鍋,翻炒即下,起鍋即成。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烏髮明目。***首烏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壓;木耳有通利血脈之效,無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壽。***

  珍珠三鮮湯

  配料:雞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澱粉25克,料酒、食鹽、味精、高湯、麻油適量。

  做法:雞肉剔筋洗淨剁成細泥;5克澱粉用牛奶攪拌;雞蛋開啟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西紅柿洗淨開水滾燙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淨備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後,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後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入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澱粉,燒開後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清熱除煩。

  春節養生的注意事項

  一、飲食要營養平衡。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二、春季飲食養肝為先。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復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於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三、飲食要養陽。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經》裡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四、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我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鑑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鍋巴等。

  五、飲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六、平時要多喝水。飲水可增加迴圈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洩,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鬱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七、多食蔬菜。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面板病等。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春季養生保健常識

  1、加強保暖

  早春時節,氣溫逐漸回升,有時候還會出現特別竄高的狀況。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輕裝上陣”,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很多穿短裙的時尚女性,為了40歲以後的健康著想,我們還是應“風度”“溫度”兼顧,不要過早把身體暴露在寒風之中。傳統養生保健中“春捂秋凍”的觀點是源於生活實踐而千真萬確的。

  2、注意通風

  室內門窗關閉時間過長,空氣就會變得渾濁,有利於各種病菌的滋生。通風的實質就是及時補充新鮮空氣,讓空氣中的病菌含量始終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這樣一來,屋子裡的人就不容易患病。最好能上下午各開窗通風一次,時間為15分鐘左右,各個房間輪流。通風時要注意給屋內的老人和小孩保暖。

  3、食醋燻蒸

  隨著陽氣的萌動,細菌、病毒等各種致病微生物也漸漸有了活力,故春季是感冒、流感、麻疹、水痘的高發季節,對於這些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我們可以在家裡做一些有效的預防,食醋燻蒸就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途徑。

  往平底鍋裡倒入適量食醋,用電磁爐加熱,很快,醋蒸汽就會瀰漫在屋內。可以有效殺滅或減少致病微生物。燻蒸時注意門窗要緊閉。對於家中已有感冒病人,預防家庭內部傳染,採取這個方法就顯得更有價值。

  4、冷水洗臉

  實踐證明,堅持用冷水洗臉是預防感冒的有效手段。可能對於少數人來說,嚴冬季節,用刺骨的冷水洗臉有點難以忍受,但春天來到,氣溫回升,正是養成此種良好習慣的時候,堅持下去,必有好處。

  5、熱水泡腳

  雙腳號稱人體第二大腦,有密集的神經反射區。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只要腳暖和,全身就不會感覺太冷。經過一天的站立行走,雙腳勞累不堪。在睡覺之前用熱水好好泡個腳,可以很好地緩解疲勞,放鬆神經,促進睡眠,從而提高身體抵抗力。熱水的溫度最好在45℃左右,可不斷加熱水,以人體能耐受為度,太低了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6、艾水薰腳

  假如我們中一些人不小心患上了感冒,也大可不必立即去醫院打針吃藥,甚至是輸液。春天以寒為主,對於患感冒的人來說,大多數是風寒感冒,主要表現是打噴嚏、流清涕、渾身發冷,有時候還有輕微咳嗽、頭痛等症狀,我們可用艾水薰腳的方法,輕鬆消除感冒初發症狀。

  拿一把艾葉,放入塑料桶中,塑料桶裡再放一個小凳子,然後燒一大盆開水倒入塑料桶裡,水面低於凳面,人坐在椅子上,雙腳放在小凳子上,用一塊大毯子將桶和下半身全部包裹起來,儘量密不透風,讓艾水的蒸汽慢慢燻蒸腳部,漸漸地就會全身汗出。整個過程大約持續2小時。在水溫稍涼之後,將全身汗液稍微擦一擦,美美地睡上一覺,絕大多數的感冒都可以煙消雲散。對於體質偏寒、面色晦暗、經行腹痛的女性,此方法還有驅散寒氣、調經止痛的功效。有心者不妨一試。

春季不能的食物有那些
春季養生五大祕訣
相關知識
春季清熱祛溼湯怎麼做
春季清熱祛溼湯的做法
適合春季清熱祛溼的養生湯
秋季清熱祛溼湯的做法
春季祛溼湯怎麼做
春季祛溼湯怎麼做_春季祛溼湯的做法
春季祛溼湯怎麼做_春季祛溼湯的做法
春季清熱祛溼粥
春季養生老火湯怎麼做
春季養生鯽魚湯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