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人間反思總結
《愛的人間》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專門為盲童寫的一首感人的歌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學中,我們所有在場的教師和學生都被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感受到了那份愛的氣息。教學以愛為主線貫穿了整個課堂,我在設計教案時,通過愛的呼喚,愛的體驗,愛的昇華,愛的奉獻四塊內容層層推進,意圖讓學生在豐富
教學以愛為主線貫穿了整個課堂,我在設計教案時,通過“愛的呼喚”,“愛的體驗”,“愛的昇華”,“愛的奉獻”四塊內容層層推進,意圖讓學生在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中感悟愛的主題。一開始以故事匯入,教師深情的講述了殘疾人的堅強與感恩的心,接著由我的手語範唱直接進入歌曲教學,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緒以及心存感激的那份情懷,在教學歌曲的過程中,我採用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歌曲的情緒發展,運用各種感情記號來處理歌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學生是通過自己的演唱來感受的,顯得那麼的真實有效。最後在拓展這一塊,我運用了殘奧會的感人圖片和《牽手觀音》的舞蹈,再次讓學生體會身殘志堅的那種精神,用《感恩的心》的手語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整個課堂一隻處於感激與大愛的氛圍當中,學生學得投入紮實,一節課我也學會了這首歌,我的情緒也一直沉浸在《愛的人間》當中。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有老師說到我的語速一直有點快,這也許跟我的性格有關吧,情緒是調動出來了,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就是學生絕大部分都會唱了,有極個別的在歌詞第二段的“我在愛的人間長大”這一句中沒有掌握好附點的節奏,也許是我忽略了。在拓展這一處,如果能加入更多的讓學生自己說出來的一些感人的愛的事蹟也許效果會更好些。
在課堂實際操作時,學生的情感被調控得非常到位,可歌曲的掌握情況不是很好。特別是幾個休止符處總唱不到位,令人非常沮喪。
篇2
課的一開始設計了一個矇眼遊戲,讓學生感受了看不到東西是非常痛苦的,而盲人就整天生活在這樣的黑暗世界裡,我們要關愛身邊的盲人。在學生唱會歌曲後,設計了學生學習了一段手語,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做一做,每個學生都很認真地跟著老師做,學生做的很專注,生怕動作做錯了似的,同學們在這樣的氛圍下,認真地做著,用心感受。在課快結束時,讓學生欣賞了一個《盲人讓座》的小片段,剛開始設計時我配了一段感人的音樂,但在課上聲音沒放出來,但效果卻挺好,教室裡鴉雀無聲,學生默默感受著這個感人的小故事。看完後,讓學生說說感受,大家發言很踴躍,而且說的都很好,有一個學生說:“他作為一個盲人都能主動讓座,那我們沒個健康的人就更應該關心周圍的人”。說的太好了,殊不知,這正是我想總結的話語啊!課堂教學是一門真實感人的藝術,課堂教學有時是一種表演,但它不同於戲劇表演,它不一定要有高潮,只要它能震撼心靈或沁人心脾,這就是高潮。
篇3
課後我一直在思索,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幾天後的一箇中午,一份音樂雜誌上的一段話使我茅塞頓開:雙線交織,缺一不可。雙線,是指以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為“顯性”的“明線”和以音樂知識與技能為“隱性”的“暗線”。如果課堂教學缺少明線,則容易扼殺學生走進音樂的情趣;如果音樂課堂缺少暗線,整堂課則看似“花棉襖”,其實“一團草”。所以,音樂課堂教學應該牢牢把握“雙線交織”的原則,從而逐步達到“音樂審美”和“雙基”的雙向目標。
根據小學五年級的認知情況和教材分析可以得出,本課的“顯性”目標是愛的教育,“雙基”目標是幾個休止符處的處理。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的同時,應該創設形象生動的、適合五年級學生特點的音樂實踐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明線”***這一點是做到位了***正因為過分關注於這“顯性”目標,忽視了隱性目標的設計到位,如可安排隨音樂節拍傳遞愛心、四分休止符的節奏遊戲、聽辨帶有休止符的旋律、分組討論、創編、歌表演等等。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務必注意每項活動都要緊緊圍繞所確立的“暗線”——休止符的韻律感覺而進行。否則,就導致“盲目的、散亂的活躍”,價值和成效過低而失去音樂課的意義。所以我認為音樂課必須要突出音樂的特點,凸顯音樂性。“萬變不離其宗”,只有緊緊抓住音樂本位,以音樂為載體,以豐富的音樂藝術內容,絢麗多彩的音樂表現形式為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主要目標,主要內容和主要過程.緊緊圍繞音樂特性,展開音樂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零距離感受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音樂的主人,讓音樂課真正煥發出”音樂性”這一生命的活力。
愛的人間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