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祭教學反思
《燈祭》是作者寫的一篇藉由一盞父親做給我的燈,懷念父親的課文。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又一輪主任下水課結束了。回顧我的《燈祭》一課教學,從備課到講課確實也花費了心思。備課時我沒有過多關注他人的教學設計,而是主要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研讀教材上,從文字內容與學生情感的銜接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我校的教學研究主題“自主性課堂”出發,力求通過這節下水課為老師們展示一堂具有“自主”味的語文教學課堂。
教學結束後,感覺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是課堂教學中的某些環節總覺得差那麼點勁兒,有種不解渴的感覺。下課後我先後和李校長、孫校長進行了交流,認真聽取了他們的意見。由於校長已經聯絡好第二天去漢沽第一小學進行教學交流,其中有我的這節課,所以當晚我針對兩位校長的意見加上我自己的想法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一些調整,感覺第二次執教《燈祭》比下水課時教學效果有些許進步,但也不盡如人意,所以這兩天我反覆觀看我的課堂錄影,在進行不斷的思考。
篇2
我記得我從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所以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本節課我努力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雖然《燈祭》一文從題目來看它的感情基調就是悲傷的,而我在教學設計時反道而行之,把課堂情感主基調定在幸福快樂上上,因為我覺得只有學生們感覺到有父親的快樂和幸福,才能感同身受失去父親的痛苦。
因此在教學時我過於重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語文的“人文性”,而忽視了它的“工具性”。對於作者的寫作技巧,語言表達等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知識引導的少。比如“因為有了年……年則妖嬈迷人了。”這段排比句式的寫法對錶達作者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是我引導沒有引導孩子去領會這種句式表達上的作用,忽略了語文知識的積累,因為我們學語文就是為了用語文,文字是例子,是學生用語文的例子,所以我們的課堂不能光顧著情感體現而忽視了語文能力的培養。
篇3
昨天我上了一節公開課,講的是《燈祭》,說實話這節課講的不理想,不像以前做公開課下來,感覺輕鬆舒暢,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這節上下來總有一種失落感,好像心裡堵著一塊石頭,總是沉甸甸的,難以釋懷。我對本課進行簡要反思:
①引領學生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如在我提燈過年聽別人誇我的的能有多好時生髮揮想象別人怎麼誇體會女兒對父親的摯愛,以及父親死後我家過年與別人家過年不同情景一段,讓學生感悟對比手法,在父女對話一段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在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中使語言訓練立體化,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②文字是一種符號,往往在文字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內容,包含著多處“空白”令人遐想。像作者點燃玻璃燈,周圍的夜色顫動了一下,此時作者的思緒肯定也隨之顫動,我適時抓住這一空白點進行拓展:此時你就是作者,你此時的心情怎樣?你會對逝去的父親說些什麼?個體面向父親告白,是個性化的,也是再現課文具體內容的,這樣很自然地就把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與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引導學生更深地感悟了文字,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彈琴姑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