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言文的句式及用法的答題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複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下面是關於文言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希望小編整理的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有關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

  ***一 ***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劌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2.用副詞“乃”“則”“即”“皆”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 ***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鐘山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

  ***二*** 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型別: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5.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 省略句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 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御之者。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如:“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

  “夫戰,勇也氣。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鄭穆公使***人***視客館。

  屠懼,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 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

  “賜之***以***彘肩。”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

  臣與戮力而攻秦,戰***於***河南,臣戰***於***河北。

  譯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5.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四川高考古詩鑑賞練習
高考語文病句修改題彙總
相關知識
關於文言文的句式及用法的答題技巧
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總結
關於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文章結構的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關於外語翻譯課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
關於語文議論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關於小升初的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關於文綜的材料題的審題及答題技巧
文言文斷句的幾點答題技巧
關於語言文字手抄報圖片_語言文字手抄報資料
關於語文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