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陶行知理論愛的教育論文***2***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陶行知愛的教育論文篇二:《踐行“行知思想”實施“愛的教育”》

  關鍵詞:行知思想; 愛的教育; 尊重; 理解

  我們都知道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寶庫裡,“愛的教育”這顆璀璨的明珠始終放射著最耀眼的光彩。陶行知老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我們教師無私奉獻的典範,做了二十九年的班主任。其間酸甜苦辣,趣聞軼事,豐富著我的生活,歷練著我的情感,細細回味,頗有感慨,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本人在班級建設和管理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愛撒向每一個學生。

  一、理解與尊重的愛,拉近師生距離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愛滿天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偉大人格影響著無數的後來者。

  教育的永恆話題一直是關愛學生,這也是教育改革理念之一。陶行知老先生以博大、深沉、執著、持久的愛,關注著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是愛的事業,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成為我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之中。”關心不僅意味著奉獻與努力,還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只有關心學生,才能取信於學生。關心學生就要做到心中有學生,行動上服務於學生。得知學生生活或學習上有困難時,應該主動的給予關心,給予幫助。得知學生身體出現不適時,班主任應及時聯絡家長,必要時及時陪送去看醫生。因為醫院和學校只有一牆之隔,我先後陪送過呂晨、吳茜、華鑫、周恆等學生去醫院,等家長趕到方可回校。還有一位外地學生華鑫籃球比賽中不小心弄破了手指頭,我及時送他去醫院縫補包紮傷口,幾天後,傷口癒合需要拆線,可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一直沒有陪這位學生去醫院。多次詢問,孩子總說父母很忙,請不出假陪他去。責無旁貸,我還陪他去拆線了。既是老師,又是父母。只要是對學生的成長有利,班主任都應該主動地去做。班主任做的一切學生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把班級當作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二、認真與嚴格的愛,促進師生成長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陶行知教育師生的一句名言。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名言,正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尤其是對後進生的錯誤,不能見到風就想到雨,不能動輒訓斥,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正確的態度應是: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同時要知道,改正錯誤不可急於求成,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需要班主任細心、細緻、不懈地扶持。有一天早晨,班長告訴我,我們班早讀被學校值日的學生扣去一分,是因為早讀課時王超和金海嵐打架。王超可是班級中的調皮搗蛋鬼,可金戴海嵐一向是個學習上進、尊師守紀、關愛同學的課代表,他們怎麼就打架了呢?我當時很生氣,首先氣他們給班級抹了黑;其次氣他們不珍惜早晨寶貴的時間,決定狠狠地批評他們一頓。

  於是在晨會課上,我就氣沖沖地問及此事,可是結果卻是出乎我的意料。原來是今天一早,學生跟以往一樣放好書包交完作業早讀,只有王超還在玩。課代表金海嵐就悄悄提醒他,可他不聽。金海嵐再三提醒,王超還是無動於衷,金海嵐很生氣卻又無可奈何,而這時他想到王超一定會怕老師,於是便假裝緊張兮兮地喊道:“老師來啦!”以此想來嚇唬他。王超當時確實是被嚇住了,但回過神來王超發現這並不是真的,一向調皮搗蛋的他對金海嵐回敬了一句:“你管得著我嗎?你有什麼了不起的!老師還是我媽呢!”此時金海嵐真的急了,覺得王超不但不遵守課堂紀律,更是不尊敬我們老師。於是就發生了後來的打架事件。而此時的金海嵐正是熱淚盈眶:“老師,我現在已經知道錯了,我是不應該騙王超還和王超打架,還害得班級扣分……”一剎那,我的氣早已跑得煙消雲散了,這是多麼負責的孩子!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純真的孩子!此時的我真的被感動了,輕輕地撫摸著金海嵐的頭,真誠而感動地說:“謝謝你好孩子!老師差一點錯怪了你!”

  而王超呢,在全班同學的注目之下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一改平日的調皮搗蛋,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慚愧地說:“老師都是我的不對,我不該不遵守課堂紀律,不聽課代表的勸告,還說,還說……”“老師還是我媽呢!對吧!”我微笑著接道。王超詫異地望著我,好像有話要說,但是又欲言又止。我早已看出他有話要講,我就追問:“怎麼?還有話要說嗎?”“老師,我覺得你今天變了!”說出這話,他真有一種釋然的感覺。

  而此時此刻的我一時間竟說不上什麼話來,我在反思:是否我那“嚴師出高徒”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是否我平時對孩子們過於嚴厲了?不,不!我一定要給孩子們一顆平常心,我要用寬容、平等的心去包容孩子們的世界,讓孩子們理解並懂得老師不僅有嚴格的管理,嚴厲的要求,更有對孩子們的愛護、幫助、關心與包容。“老師其實就像是你們的媽媽,我們班本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呀!你們說是不是呀?”這時孩子們不約而同響起了一片掌聲,教室裡一片歡騰……

  試想:如果我沒有以公正、平等、寬容的心態來處理這件事情,就不顧緣由的批評一通,或者認為“老師還是我媽呢!”是一種侮辱,那我就會因此而失去一次師生雙方之間愛的交流,也無法深入地去走近孩子們的心靈,瞭解孩子們,認識孩子們,和孩子們進行心靈之間對話。從這件事中,我正是保護了孩子們的自尊,順水推舟,也得到了學生愛的響應。

  總而言之,“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中溢滿著“愛心”,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地把握一切機會,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愛”,便激發學生的“愛”,從而讓“愛”永遠的傳遞下去。

  參考文獻:

  [1]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魏書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談》,灕江出版社,1993年版

  [3]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開明出版社,1999年版

  [4]檀傳寶著.《學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5]戚萬學,杜時忠編著.《現代德育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周德藩著.《走進陶行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陶行知愛的教育論文篇三:《從微處感悟陶行知先生愛的教育的價值》

  摘要:陶行知先生“愛的教育”理論一直是激勵教育人前行的旗幟。唯有尊重和愛,才能鼓舞、喚起、激勵,才能催生教育的奇蹟;基於信任的尊重與愛,給生命綻放希望的機會;基於成長規律的尊重和愛,助生命之苗更快成長;基於寬容的尊重與愛,潤澤生命可持續成長;基於理性的尊重和愛,推開一扇烘焙尊嚴的生命之門。踐行先生“愛的教育”,可以盪滌師者紫色的靈魂,使教育貼近心靈、走向和諧生態。

  關鍵詞:尊重 愛 成長 生命觀照

  關於“愛的教育”,早在十八世紀中葉,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就已經談及,“”教育者首先必須具有一顆仁愛之心,以仁愛贏得學生們的信賴和愛。陶行知先生則提出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詮釋,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將“愛的教育”的內涵繼續延伸。

  在崇尚創新的當下,我們依然要高舉“師陶”的大旗,因為這是我們對教育“立德樹人”第一本義的更深刻的認知,如陶行知先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這讓我們從心靈深處感動!從陶行知先生身上,我們永遠可以獲取一種火熱的精神力量,從而鼓舞我們在教育的路上堅定信念,用對待生命的態度做教育。

  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正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劇變期”,甚至是一個“危險期”的中學生,這一階段對人的一生來說也是重要的“黃金階段”。因此我們有責任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的人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念和世界觀。顯得格外複雜和關鍵。我們只有高度關愛、尊重未成年人,樹立“心育”意識,在平時的工作中點滴滲透“主旋律”思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潤物無聲”的理想效果。下面我摘取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個案談談自己踐行陶行知先生“愛的教育”思想的三點心得。

  一、選擇,在等待中綻放奇蹟

  一則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久以前,亞瑟王快被人滅國了,那個帝國皇帝派人來告訴他,只要他回答一個問題對了,就放過他,問題是,女人最想要的是什麼。亞瑟想不出來,但是後來有人告訴他有個巫婆很厲害,讓他去問巫婆。巫婆答應幫他,但是要求跟他手下十二圓桌騎士中最高貴的首席騎士結婚,亞瑟很猶豫,因為那個巫婆是個奇醜無比的老女人。那個騎士聽說以後,自己跑去跟巫婆說答應娶她。然後巫婆跟那個國王說,女人最想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命運。

  在結婚當天,騎士堅強地走進新房,卻發現一個絕世美女在等他。那個美女告訴騎士,她就是巫婆,但是她每天只能有一半時間是美女形態,另一半時間是醜女形態,她問騎士,究竟是想白天帶著美女出現在朋友面前、晚上面對一個醜陋的巫婆還是白天帶著醜陋的巫婆出現在朋友面前、晚上面對一個美女呢?

  騎士想了很久,說,女人最想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命運,所以他把選擇權交給女巫。女巫聽了很高興,決定以後都用一直用美女形態出現。

  這則故事的寓意顯而易見,外表醜陋的巫婆就如等待我們感化和教育的頑劣學生,而那最帥氣的圓桌騎士則是一位能讀懂學生心靈的教育者。故事有童話般的結果,讓讀者為騎士和巫婆的美好結果而欣慰。作為一名教育者,故事中高貴的騎士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他的優雅、智慧和寬容讓一位醜陋的巫婆變成了一位人見人愛的美女。正是因為這樣一顆美好的心靈溫暖了因外表醜陋內心卻孤獨的心靈,這一過程中,心靈與心靈之間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而孤獨的心靈因湧入美好心靈的暖流,不僅擺脫了孤獨,讓人欣喜的是看到了美麗取代了醜陋。這難道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教育成果嗎!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我們要做活羅漢……要救苦救難,超度眾生,為平民造福。”在推動平民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應懂得讓學生在選擇中綻放生命之美。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沒有詩的生命,決做不出生命的詩”,當我們把學生當做“小先生”,以“信仰兒童”的視角來與學生一起成長時,就會享受到教育的快樂,體驗到教育帶來的無限奇蹟。

  記得我做班主任時,班級中曾經有幾個讓老師們“頭疼”的學生,他們從小學開始就是不做作業、不聽講、不守紀律的問題學生。我經常聽到同事們向我“告狀”,敘說這幾個學生在課堂上的諸多問題,起初我也是滿腔的怒氣,想好好教訓他們一頓,但是當我走出辦公室向教室走去的時候,腳步突然慢了下來,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三塊糖果”的故事,想起了讀過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箴言,認識到此時對學生的談話將是帶著情緒的,也許會是反教育的效果。我好好平息了下內心的怒火,當自己完全平和了以後,在腦子中打了點草稿,構思了以激勵和期待為主線條的談話內容,單獨找學生聊天。

  如和朱某談起運動會,感謝他為班級作出的貢獻,表揚他敢於拼搏、永不服輸的精神,從而引入到大家向他學習這種精神,更好地為班級前進一起努力,這時他開口檢討了自己的不足,這讓我很是驚訝,他說自己並不是像老師說的那麼好,自己身上存在很多的缺點,會罵人、不做作業、推卸責任等。我趕緊接過他的話聊起來,舉了羅斯福、丘吉爾這兩位二戰偉人,他們的青少年時代也曾經是個浪子,但是他們改正了自己的問題以後,很快走上了健康成長之路,與自己的劣根性做堅決的鬥爭,從而成就了一番大事。朱某在我的激勵下,從很容易的小事開始制定目標,我做見證人,經常對他鼓勵,他慢慢開始成為課堂上的積極分子,從不舉手到開始舉手到成為發言積極分子,任課老師們也慢慢開始喜歡這個學生,他逐漸變得有信心、有興趣加入到學習中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以寬鬆的監督方式和積極的賞識鼓勵著他,最終,他在班級競選中成為了班委會的體育委員,為班級做了很多事情,成績也不斷提高,後來考入了一所不錯的高中。

  而另外幾個學生,我也是經常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專案參加社團活動,從而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慢慢地樹立了學習的興趣,從各種不良習慣裡走出來,成為老師們所能接受的學生。

  若干年後,朱某的父母打電話對我說,孩子最感謝我,說他遇到我是一種幸福,讓他沒有成為浪子。那一刻,我沉醉在教育的幸福中了,教育的力量終於綻放了生命的神奇。   二、關愛,舒展生命的成長綠蔭

  在研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過程中,我一直在進行著教育管理理念的轉變,在許多小事中引導我所帶領的德育團隊實施關愛舉措,確實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金秋之際,丹桂飄香,又是一年新生季,男孩也隨著人流邁入了這從未謀面的校園,臉龐上仍是未退去的稚氣和那汪洋恣肆般的自信。

  開學後的不久,在一節化學課堂上,班主任老師正在新課講授,同學們都專注地聽講,忙碌地記筆記,卻有一個特別的不和諧――正是那男孩,他仰靠在椅背上,十分悠閒地與一旁的同學聊著。老師走到他身邊,看了看他略顯空蕩的筆記本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認真聽講。男孩卻昂首說道:“我已經都會了,筆記就不用記了。”老師聽到這話,心理雖有不滿意,然而還是忍住沒說什麼,轉過身繼續上課。在接下來的課堂裡,男孩思維依然活躍,再加上誇張的言辭,常常引起了班級其他同學的注意,但是多次打斷了老師的講課程序,又令同學們心裡覺得不爽,所有老師只得多次停下講課提醒他約束言行。課後,班主任老師找到男孩,拿出近階段的成績與男孩分析,看著幾次都不理想的成績,男孩似乎甚至毫不在意的樣子,只是不停地說是失誤造成的,儘管老師有些擔心,但看他十分自信的樣子,心想再等等吧。

  然而,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之後的幾乎所有的學科課堂上,男孩都會有不分場合不斷打斷老師話語的情況出現,令人擔憂的是,班主任老師接到了男孩所在宿舍被要求停宿的通知,原因也是因為熄燈後宿舍依然大聲喧譁不能正常休息。令人覺得意外的是,當男孩得知停宿的訊息,他的表現與宿舍其他同學截然不同。之前瀟灑狂妄不羈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痛哭流涕,並懇求老師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退宿的,如果一定要退宿是否可以讓他晚上在教室休息。老師問起原因,他緩緩道來:“我們是新蘇州人,爸爸媽媽辛苦打拼竭盡全力在在離學校較遠的鄉鎮上買了一套不大的房子,所以入學時選擇了住宿,因為工作原因他們是沒有時間送我的,我也不能打擾到他們。”而入學後課堂內外種種異常的表現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他在初中時是學校的佼佼者並且是學校的學生會主席,在學校裡總是能夠贏得數不盡的讚揚,老師們對他也給予很高的期許。但是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所有同學成績都很優異,出類拔萃者更是數不勝數,男孩覺得自己被淹沒在了茫茫人海中,但仍希望得到初中時那般多的關心,於是就想盡辦法引人關注。

  在男孩真情流露的話語中,老師有了新的發現,原來男孩的身上也有不為人知的閃光點:他為了父母考慮,而寧可自己被退宿而住在教室,也不願回去讓辛苦工作的長輩們操心。此次退宿也會令對他期望滿滿的父母傷心與失望的,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和接受的。班主任老師才明白並理解男孩之前的所作所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班主任老師與男孩多次促膝談心,不僅關注學業,更是從生活和思想上對他進行細細地引導和幫助,男孩漸漸懂得了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自信,該如何更好地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該如何正確地與人交往......令人驚喜的是,男孩的成績在期中考試中就有了明顯的進步,自信與笑容都回來了。育人需育心,只要有真愛,真心和真情,哪怕是再頑固的小石頭,也可以被點石成金。正是老師這樣潤物細無聲的關愛產生了微妙的效應,如同撐起一把大傘,為學生健康成長護航。

  三、心育,激發生命的蓬勃動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將會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樣。”在教書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這就要求教師有堪為人師的人格和品德,有著對學生的一種無私奉獻的愛,樹立心育理念。

  他是一個來自高二理科尖子班的男生,成績中等,性格就比較內向,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是不起眼的,因此內向與自卑就成了雙胞胎,學習壓力隨高考將近越來越大,於是他的脾氣變得日益煩躁,心情愈加沉悶。

  省資訊科技計算機考試在週六進行,大家在教室裡複習著,鴉雀無聲。按照學校要求,教學區是禁止使用手機的,然而這位男生卻懷著僥倖心理帶來了手機。他隨意地翻著課本,並沒有認真複習的意思,趁老師不在的時候拿出了手機,班主任老師在巡視中,發現了他的可疑舉動,走到了他身後。當他被老師發現後,先是嚇了一跳,隨即迅速將手機扔進桌洞。老師並沒有非常生氣,而是用平和的語氣讓他把手機交出來,周圍的同學都盯著他,但是他沒有把手機交出來的意思,老師催促著,他倔強地握緊手機,滿臉通紅並大聲說:“我不玩了。”然而老師堅持原則,依然要求他交出手機,並表示如自己不拿出,老師會親自從桌肚裡取出手機的,正當老師伸手要取時,他用力擋開老師的手,並作出了要打老師的舉動,周圍的同學及時勸住了他。老師取出了手機並請他到辦公室單獨談心,然而令人驚呆的一幕出現了,他瘋狂衝出了教室,不一會兒不知從哪兒撿了一塊紅磚,走近教室並衝了進去,舉起磚頭向老師是的頭部砸去,老師下意識地用手臂擋住了頭部,但是手上瞬間出現了有一道深深的口子,獻血流了出來。同學們都驚呆了,趕緊上去拉開了他,他也愣住了,覺得有點後悔了,瀕臨奔潰的他逃離了教室。

  對於一個內心十分敏感的孩子,一點點的心靈創傷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再加上高中階段的各種壓力,煩躁的情緒,使他已經喪失了理智,而發洩所有的不滿。但發洩後的他,清醒了就陷入了深深地自責中,雖已悔不當初,但恍惚中卻不知該怎麼辦。最終,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他被找回來了。之後,學校校長室、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和男孩家長經過多方多次會談商量溝通,讓孩子本人對整個事件的經過和自己的言行進行認識,並鼓勵他從自責中儘快走出來,坦然面對所發生的一切,正視自己不適當的言行和過錯,深刻反思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思考今後如何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何冷靜正確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產生的矛盾和問題。男孩和家長一起對班主任老師表示了真誠的道歉,令人感動的是班主任老師的寬容和仁愛不僅接收了男孩的道歉,並以信任幫助男孩儘快從這件事情中走了出來。在經歷了這件事後,男孩變了,變陽光了,變得自信了,變得更有責任與擔當了,令人欣慰的是,他明白了成長中總有困惑與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是面對它,並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它處理它,懂得了陽光總在風雨後。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老師和學校的信任和理解給了學生改過自新,重新認識自我改正自我的的機會。十分慶幸的是我們的老師當初沒有采取簡單和暴風驟雨式的批評,也沒有因為他曾經傷害過老師的過激欣慰而不管不問。教育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學生的情感深處去觸動,去感化,用寬容和愛去重塑一個人格健康的好學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教師的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於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作為我們在教育中應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用一顆愛心去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奉獻自我,昇華自我,在和風細雨的育人心境中,感受和諧之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多次提及“創新”,基礎教育改革也多次提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在弘揚陶行知先生“愛的教育”的精神的同時,可以在實踐中融入時代元素,用師者的靈魂與溫度去關愛學生,譜寫我們無悔的教育田園詩,讓更多的孩子因為我們的愛而享受生命關照下的人生幸福。


猜你喜歡:

有關陶行知理論愛的教育論文***2***
九年級歷史上冊教學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有關陶行知理論愛的教育論文***2***
有關陶行知理論愛的教育論文***2***
有關感受偉大母愛的精彩範文大全
淺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論文
有關幼兒心理健康的論文參考文獻
有關幼兒心理健康的論文
有關初中心理健康的論文
有關工程管理方面的論文
有關兒童心理學的教育論文
陶行知愛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