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是不能減肥的
酶***德語:Enzym,源於希臘語:ενζυμον,“在酵裡面”***,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質。 在酶的催化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分子被稱為底物,底物通過酶的催化轉化為另一種分子。幾乎所有的細胞活動程序都需要酶的參與,以提高效率。與其他非生物催化劑相似,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用Ea或ΔG表示***來加快反應速率,大多數的酶可以將其催化的反應之速率提高上百萬倍;事實上,酶是提供另一條活化能需求較低的途徑,使更多反應粒子能擁有不少於活化能的動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酶作為催化劑,本身在反應過程中不被消耗,也不影響反應的化學平衡。酶有正催化作用也有負催化作用,不只是加快反應速率,也有減低反應速率。與其他非生物催化劑不同的是,酶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只催化特定的反應或產生特定的構型。
雖然酶大多是蛋白質,但少數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並非為蛋白質,有一些被稱為核酶的RNA分子 和一些DNA分子同樣具有催化功能。此外,通過人工合成所謂人工酶也具有與酶類似的催化活性。 有人認為酶應定義為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即生物催化劑。
酶的催化活性會受其他分子影響:抑制劑是可以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啟用劑則是可以增加酶活性的分子。有許多藥物和毒藥就是酶的抑制劑。酶的活性還可以被溫度、化學環境***如pH值***、底物濃度以及電磁波***如微波***等許多因素所影響。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酵素”一詞,百度百科提供的資訊是:“酵素”就是酶的舊稱,而酶是一種蛋白質,是很多化學反應所需要的催化劑。人體內很多生化反應需要各種酶的參與,因此酶是人體的必需物質。
不明真相的人們對流行食物“酵素”的誤解估計也源於此。但問題的關鍵是:時下流行的食物“酵素”雖然冠以酶的舊稱,但其實根本不是酶!
此“酵素”非彼“酵素”
時下流行的食物“酵素”基本製作過程如下:水果加大量的糖混合後密封,數日後食用。水果品種不限,混合比例不限,水果和糖比例不限,密封條件和時間也不一致。嘗試過“酵素”水的人反應不一:有人認為好喝,有甜味、酸味、水果味;有人認為不好喝,有刺激性味道,卻沒有了新鮮水果特有的香味;有人覺得喝了身體暖和,可促進睡眠;有人覺得喝了頭暈、胃不舒服……
“酵素”=自制水果酒
可以看出,現下流行的“酵素”基本上類似於自制的水果酒,與葡萄酒釀製有相似之處,只是“酵素”的製作過程很隨意,而葡萄酒釀製則已相當成熟。由於“酵素”製作過程中,不同水果和糖分的比例、不同的釀製時間會產生不同的酒精含量和風味物質以及其他的小分子物質,不同的人對這些物質有不同的反應,故而對“酵素”有不同的體驗。
瞭解了“酵素”的製作,不難看出,當初給這一物質起名為“酵素”大大誤導了人們,這一物質與“酶”根本就是兩個概念,如果更名為“粗製水果酒”或“自制水果酒”就較名正言順了。
製作簡單 質量難以保證
知道了“酵素”的實質,就不難分析“酵素”的食用價值:一種新型的飲料,但質量不保證,從營養角度考慮也不推薦飲用。說它質量不保證,是因為整個製作過程的水果質量、衛生條件、釀製時間以及釀製過程中有很多因素不確定,不能排除“酵素”含有害物質的可能。此外,加工過程添加了很多糖分,這對很多現代文明病的防治是有害而無利的。其實,營養又安全的食用方法還是吃新鮮的水果。
目前市場上颳起的這陣“酵素”風是有很多因素促使的,有些是新鮮好奇者跟風;有些則是商業利益驅動者故意曲解或利用,他們將含有某種酶的產品,乘著“酵素”興起這股東風,改名為某某酵素,聲稱有何效用。所以還希望消費者能擦亮眼睛,理性消費。
瞭解了什麼是“酵素”,酵素減肥一說就應該已經不攻自破。加了那麼多糖分的粗製水果酒,憑什麼減肥?市場上售賣的“某某酵素”類減肥產品,其實是老藥裝新瓶,借了新“酵素”之名推銷其舊“酶”而已,與“酵素”無關。新鮮好奇嚐嚐無妨,不要指望它有啥神奇的減肥作用。
吃蘋果不能把果核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