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範文3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6日

  泥塑藝術作為一門古老淳樸的民間藝術形式,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而流傳至今,它的產生髮展在時間上跨越了從史前文明到當代社會數千年的歷史。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大班自由泥塑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範文1

  在泥塑活動中要注重幼兒的審美情感和創新意識培養。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教師在活動中要注重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使他們終生受益。今天我組織的泥塑活動“小烏龜”,對於幼兒和自己都有很大的提高,現對自己的活動做以下反思。

  1、活動目標的確定:

  ***1***能用團、壓、搓、連線的方法制作小烏龜***泥工技能目標***

  ***2***在大膽嘗試中,體驗捏泥過程中的成功感。***情感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確定技能目標。中班幼兒的泥工總目標是:引導幼兒在小班基礎上學習捏的方法,幫助他們學習用平面泥工表現簡單物象。泥工小烏龜的製作需要幼兒具有分泥、團、搓、壓、連線的技能,其中分泥、搓圓、壓扁的技能是幼兒的已有經驗,壓成橢圓形的殼是本次活動的新技能,這樣泥工技能的學習就是一個逐步累加的過程,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2、內容選擇貼近幼兒生活。

  幼兒瞭解“龜兔賽跑”的故事,而且非常喜歡小烏龜。我班的自然角里也養了兩隻可愛的小烏龜,幼兒對小烏龜產生濃厚的興趣,選擇此教學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適合孩子的發展。

  3、活動前的觀察和探究,為幼兒積累了相關經驗

  觀察比較在泥塑活動中十分重要,為幼兒實物小烏龜,讓幼兒觀察,瞭解烏龜的身體特徵,喂烏龜食物,觀察它爬……還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小烏龜的圖片,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使幼兒在製作時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獨立製作。

  3、有效的教學策略支援

  ***1***適時提供圖片、玩具模型的策略,給予幼兒支援,如:茗茗做時,把小烏龜的頭捏成扁片,我給幼兒提供小烏龜的玩具模型,讓他摸一摸,感受到烏龜的頭是圓圓的,他自己就馬上調整過來,從而獲得成功。

  ***2***注重幼兒的生生互動的策略,面向全體幼兒,充分尊重幼兒的意見,幼兒從同伴間可以獲得相關經驗。如:洋洋的小烏龜腿怎麼也站不起來,我請她去看看妞妞是怎麼做的,她馬上就學會了用牙籤連線。

  ***3***教師語言、動作的支援的策略,當幼兒做的快的時候,鼓勵幼兒為小烏龜裝飾花紋;你再做一隻不一樣的烏龜好嗎?當幼兒反覆用牙籤連線烏龜腿也沒有成功的時候,教師以動作示範連線其中的一條腿,這樣幼兒自己學會了方法,自己就會連線了。

  ***4***提供適宜材料策略

  為了滿足幼兒創作的需求,從幼兒的特點出發,為他們提供了不同顏色的泥,此外還與孩子一起準備了牙籤、吸管等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進行選擇,這不僅能滿足孩子的興趣和表現需要,還有利於在探索中獨立獲得學習經驗。在製作烏龜殼花紋的時候,幼兒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用牙籤畫出花紋,用吸管點出花紋,或用彩泥做出花紋進行裝飾……

  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範文2

  開展一節好的泥塑活動課,不僅使幼兒從小了解、接觸民間的文化藝術,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和藝術審美的教育,而且能促進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

  泥塑的重要特徵是直觀、立體、形象。因此,我們從引導幼兒觀察入手,掌握觀察的方法,整體觀察、區域性觀察、細微觀察、自上而下觀察、由內向外觀察、由大到小觀察、由輪廓到特徵觀察等,培養了幼兒觀察的條理性,使幼兒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提高泥塑的表現力。在遊戲中,注意循序漸進,使幼兒既不感到高不可及、束手無策,又不感到不費力氣、唾手可得,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經過稍稍努力便可達到目的。在手工區遊戲時,鼓勵幼兒進行變通創造,發揮幼兒的創造力,為幼兒建立信心。開始,我先讓幼兒無目的的揉、玩彩泥,在揉玩的過程中瞭解泥的特性,引導幼兒去發現彩泥極強的塑型力和還原力,可以變成各種形狀,幼兒很感興趣。這時,我們就引導幼兒在玩中總結出一種技能——揉,在揉的過程中孩子發現如果改變手的方向,變成一前一後,就會把彩泥揉長——實際上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搓的技能。於是,我們將這個概念在遊戲中滲透給幼兒,幼兒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掌握了搓的技能。並逐步的發現搓長後一折一擰,就變成麻花、花捲,一盤一卷變成了蛇和蝸牛,一壓一抻變成了帶魚和麵條,逐漸啟發幼兒捏簡單的物體。如:在圓上新增小棍變成圓形棒棒糖、變成太陽公公等。教師在指導時注重的不是形的像與不像,而是幼兒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幼兒的參與態度。體現了“因人而異、因形而異”,遵循幼兒的興趣不同,指導的切入點不同;需要不同,幫助的程度不同;發展不同,教育的起點不同。幼兒塑型後,我們注意啟發幼兒總結方法:“你用什麼方法捏的?”,孩子們經過自己的探索和創造,總結出:搓一搓變一變、團一團變一變、壓一壓變一變、剪一剪變一變、捲一捲變一變等多種不同的方法,幼兒的思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想怎麼捏就怎麼捏,樂此不彼。

  幼兒在玩泥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玩泥的各種技巧,而且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充分調動和發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範文3

  在新綱要的藝術部分的指導要點裡,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關於這一點,我體會尤深。在此,想結合“七彩泥塑”活動談談如何挖掘和發揮幼兒的藝術創造力。

  一、無聲的音樂 培養幼兒的生活情趣

  從《綱要》的這一指導要點裡,我們可以看出新綱要更加強調對幼兒創造力的重視。強調幼兒的創造意識、創作能力、創作個性的培養。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開展了“七彩泥塑”與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研究,通過泥塑活動訓練幼兒的視覺、觸覺、運動覺之間的配合,發展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從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創造意識、創作能力。泥土是純天然的物質,它與塑料、絨布玩具不同而更接近自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能滿足孩子“多手”的毛病,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見到什麼新鮮的東西都要用手摸一摸,總是帶著高度的好奇心去對待周圍的事物,並與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探索、擺弄,去發揮想象、去創造。泥塑活動能滿足孩子的這一需要。孩子能用自己的小手搓、捏、拉、團盡情的擺弄,隨意地造型。從這個意義上說,泥塑是無聲的立體音樂。孩子能從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都是幼兒創作的主要來源。大多數幼兒的創作總離不開動物、物品、人物等貼近生活的實際題材。因此,我喜歡在創作泥塑作品前,先帶幼兒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去感受和體驗,讓他們看到最直接的人和物,激發幼兒關注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在幼兒對生活產生興趣的同時,創造作品。如泥塑活動“汽車”,我帶孩子去馬路邊看車,一輛輛汽車從孩子眼前駛過。孩子們開心地討論著:紅的麵包車、大卡車、白的小轎車……還炫耀著自己擁有的“寶貝”小汽車。在他們興趣正濃時,我讓孩子們進行創作,孩子們樂此不疲,積極主動地探索著,連“淘氣包”夏銘愷小朋友都能專注完成作品,讓我驚訝的是他的小轎車特別有創意,車身上畫滿了漂亮的圖案,四個車輪用的是飛行棋子,裝在了車底,還挖了一個洞,那是車廂。車頭形如青蛙,車燈是兩隻眼睛,還裝上了一張大嘴巴。所以我們應該明白一件事,每個幼兒都是有創造力的,創造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應該不斷積累幼兒的經驗,當他們的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他們自然有創造的靈感。他們創造的作品才更富童趣,更生動、形象、可愛。

  二、快樂的體驗 激發幼兒的創造樂趣

  在幼兒進行泥塑創作時,到底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呢?我們組織幼兒進行泥塑活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捏一件物品?從綱要裡,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其實孩子們創造的過程要比創造的結果來的生動與真實,因為那才是孩子們所真正需要的,那樣才能使他們的情緒得到充分的宣洩與滿足,才能真正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作為教師,要保護孩子們的創造的興趣、創造的過程。不是教孩子們捏的像,而是讓他們大膽的捏,要好好珍惜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而不是用看似正確的東西去扼殺他們的創造本能。比如說,有一次我班的韓暢小朋友捏了海豹頂球。捏完了,開心地玩了起來。她邊玩邊說:“我的海豹表演了……”只見她將一個大大的球頂在了海豹的頭上,同伴也投來了讚許的眼光。突然,剛頂上去的球“骨碌”掉了下來。大家笑了,佳楠馬上說:“我的海豹向前頂球,它的球頂得好遠……”哇,孩子的想象真夠豐富的,如果老師去幫助她,讓她把球變小,能頂在海豹的頭上,這樣,看似作品成比例了,但會扼殺孩子的創造。見此情景,我馬上拍手鼓勵了她,這樣就能激發孩子內在的靈性,讓孩子的眼光和思想“流動”起來。我們應鼓勵、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創造性的表達,學一學孩子的大膽的想象和創造。 頻繁的泥塑活動有時也會讓孩子厭倦,我們要為幼兒提供多種工具、材料、和不同的創造形式。讓孩子們在樂中學、學中玩。才能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作靈感。比如,我改變了單純塑造作品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和泥,將乾的泥和水成爛泥,孩子們特別的開心,大家挽起袖管用力拌著,這種快樂是無法比擬的,滿手的泥,滿臉的笑,一起堆著小山、高樓大廈、江陰長江大橋……山、房子、大橋堆成了,孩子們圍著他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了,山上有什麼呢?橋上有什麼?房子裡住著誰?……就這樣,孩子們又掀起了一個高潮。船、汽車、小動物、樹、花……從孩子們的手指間捏了出來,小山上住著各種小動物,大橋上汽車來來往往,小花小草點綴著高樓大廈……我們的城市好漂亮啊!快樂的體驗激發了孩子的智慧和靈性。我們要為幼兒提供便於產生聯想的情景和環境。允許孩子突發奇想,允許他們“添油加醋”。讓孩子們陶醉其中,這樣他們的才會真正體會到創造的快樂。

  三、成功的享受 接納幼兒的作品

  大部分幼兒的作品,若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並不是一件“漂亮”的作品。教師要不拘泥在作品的形象和真實上,而應刻意追求作品的個性和創新上。如幼兒捏蘋果時,有的幼兒把泥團一下,插一根小棒就完成了,有的幼兒會加以想象誇張,給蘋果加上眼睛,甚至加上一對會飛的翅膀,作為教師都要去接納他們的作品,不要過分強調技能技巧。要善於發現幼兒作品的不同特色,給予不同的鼓勵和讚美。比如泥塑活動“漂亮的飾品”,文康小朋友搓了五彩的泥條捏在了自己的髮箍上,再裝上了不成形的泥塊,戴在自己的頭上,說自己是皇后。難道你認為她捏的飾品不漂亮嗎?這次活動,我讓孩子們互相評價,讓幼兒用自己捏的飾品打扮自己,讓他們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還讓孩子們自我評價,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給幼兒帶來心靈的滿足,有利於幼兒想象力、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也有利於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真正發揮“尊重孩子”的原則。由此可見,孩子們的作品,表現了他們的世界,只要他們在活動進行了創造,得到了情感上的宣洩和滿足,就得接納。不必堅持孩子的作品一定要像什麼,要始終對幼兒持有一種接納和鼓勵的態度。沒有接納就沒有創造,我們的責任是讓他們感到參與創造活動的樂趣,讓他們的創造情緒得到滿足,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創造中去,展示他們的個性。從而讓他們真正的發揮藝術創造的潛能。 總之,我們應該意識到每個幼兒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在此基礎上,要鼓勵、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並接納幼兒的作品,不要過分強調技能技巧。這些與綱要的精神是一一對應的。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繼續深入學習綱要,充分領會和貫徹綱要,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的人還:

卡通泥塑圖片
小學畢業了的作文範文
相關知識
大班自由泥塑反思範文3篇
大班教案教學反思範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範文
大班教學反思大全_幼兒園最新大班教師教學反思範文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反思範文
北師大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範文3篇
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3篇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範文3篇
教師期末卷面分析與反思範文3篇_教師期末考試總結與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