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正月十五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正月十五月兒圓,正月十五湯圓圓,元宵佳節鬧花燈,花燈粘滿千紙鶴。舉懷邀月寄相思,月圓人緣樂團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正月十五點燈盞

  鞭炮聲聲,鑼鼓陣陣,又是一年元宵節。彈指一揮間,我來到陝西乾縣近20年了,但老家寧夏隆德縣總是讓人魂牽夢繞,勾起我綿綿不絕的思鄉情懷。親情鄉情總是和著美酒,飄進我記憶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家鄉的元宵節既有多姿多彩的馬社火表演,又鬧花燈,彩樹紅燈醉山河,流光溢彩舞東風,但我卻對一項特殊的活動——點燈盞情有獨鍾。

  說起點燈盞,就得先說說做燈盞。各位看官,不要以為這燈盞是玻璃瓶做的煤油燈,也不要以為是點汽油的馬燈。而是用玉米麵、糜子面或者蕎麥麵做的面燈盞,因而燈盞又叫面燈。

  記憶中,每年正月十四,母親就會早早起床,用糜子面跟麥面攪拌在一起,和好面,等下午面醒好了做燈盞。媽媽是個心靈手巧的人,柔軟的麵糰,總會在媽媽的擀壓搓揉中,塑造出一個又一個形象逼真的燈盞。動物啦,人物啦,花卉啦,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母親像捏糖人的藝人,神情認真而專注。孩子們羨慕不已,於是我們也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自己喜歡的燈盞,可是做出來的作品有點“照貓畫虎”,看著“老婆婆”做成了“孫悟空”,“ 小鳥”做成了“老鼠”,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小的廚房裡總會洋溢著快樂和童趣。然後母親把做好的燈盞放到籠屜上蒸約三十分鐘。等出籠以後,燈盞就初步完工了。出籠後的燈盞,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小巧玲瓏,紫青透亮。可是,燈盞暫時是不允許吃的。

  點燈盞是我小時候最嚮往的事。正月十五下午開始坐燈試燈,先把燈盞排成行,或整齊地排列在盤子裡,然後將新棉花纏在一寸長的麥杆上製成燈芯,繼而將其插在面燈中心凹下去的地方,最後舀上一勺胡麻油沿燈芯灌下,此時,點燈前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都要點燈盞。點燈過程是最快樂的。這個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場面溫馨而美好。大人一邊屏氣凝神地專心點燈,小孩子們圍在跟前,仔細挑選自己喜愛的面燈。面燈全部點亮後,大人將其用一個大盤子盛上,端到院子中間祭天祭祖,然後在家中所有屋子放置。院內院外的神龕、牌位、水缸、糧囤、灶臺前、客廳的方桌上;面櫃上、窗臺上,甚至牛圈裡,家裡的每個角落裡到處都會擺上燈盞。把狗燈放在門口象徵著平安,把魚燈放在水缸裡象徵著年年有餘,把金蟾燈放進屋裡象徵著招財,把雞燈放在雞棚邊,祝願母雞不生病,多下蛋……這些習俗都寄託著人們在新一年裡的美好願景。最後才為家庭成員每人分上一盞,即便是有人出門在外,也會為其點亮一盞。關了電燈,站在村後的小山上望去,整個村莊淹沒在星星點點的燈海中。家家滿院生輝,燈火通明,油香撲鼻,它象徵著家家到處油***有***,來年生活一定六畜平安,五穀豐登。那燈光溫婉柔和,閃閃爍爍,如夢似幻。就像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描繪的那樣: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正是:星是燈,燈是星,星和燈分不清。孩子們總會給家裡每個人指定燈盞,看誰的燈花大,說明誰今年就有好福氣。這不僅是一種千百年來的風俗,也是人們對未來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人們還要點起自己的屬相豆麵燈,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各自的燈燃燒,誰的燈燃燒的時間最長,就象徵著誰能成為老壽星。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人們,大都會給孩子點上一盞,一方面給孩子祈福,另一方面逗孩子開心。伴著柔美的燈光,人們漸漸進入甜美的夢鄉。一般正月十五點的燈盞要亮一整夜。第一次倒滿的清油燃盡,父母半夜還要再添上油,繼續點燃至第二天油盡燈枯才收燈。孩子們爭搶著品嚐被燈火烤過的燈盞,紅紅亮亮,外幹裡脆,香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也是正月裡大魚大肉後的一道粗食甜品。

  我已經很多年沒點過燈盞了,幾回迴夢見自己回到了童年,夢裡手捧一盞可愛的面燈,在故鄉村莊裡徜徉。那濃濃的鄉情,淡淡的鄉愁,兒時的快樂,像一盞永遠不滅的面燈,長長久久地亮在我的心裡。

  :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春節期間的節日活動也將在這一天達到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千家萬戶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花燈,掛上大紅燈籠,燃放煙火,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猜燈謎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或許因為謎語能啟迪人的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很多。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特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最初稱為"湯圓",後因多在元宵節食用,所以也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一般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圓形,餡料豐富多樣,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象徵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其實元宵節早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習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各地有各地特有的風俗。元宵燈節,亦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候,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留下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寫下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些詩句千古流傳……

  與孩子們囉囉嗦嗦的講著元宵節,不知不覺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童年記憶裡度過的那些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這一天,記憶裡奶奶與娘都是忙碌的,上午忙著用金紙錫紙折元寶,忙著包水餃。元宵都是在城裡買來的。父親帶著我們孩子去集市上買來“滴答進”,“小蠟燭”,那時候的蠟燭是用蘆葦的細杆剪成筷子一樣的長度,一頭纏上棉絨子,再沾上蠟燭油。還有“起火”,“起火”是一種鞭炮綁在長長的蘆葦杆上,大人或者男孩子一手拿著蘆葦杆,一手用火點燃露出來的焾頭,隨著一種熱動力,嗖的一聲就飛到高空,然後一聲清脆的爆炸聲。“起火”升得越高寓意就越好。“大兩響”,煙花,那時候的煙花都是看著人家裝的土煙花,裝煙花挺危險的,現在那種土煙花很少了,現在的煙花名字很多。還有女孩子玩的“小蝴蝶”,“費炮”,拿出來一個,使勁往地上扔出去,就會“啪”一聲響了,外面是用膠泥做的,挺便宜也適合小孩子們玩。我們家生活稍微富裕點,過年過節講究了些。準備的煙花爆竹比鄰居家也稍微多了些。

  下午四點多,鞭炮聲“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又像大年初一一樣,鞭炮聲喚醒了整個村莊。奶奶與娘在廚房裡忙活著,娘燒火,隨著風箱的一推一拉,鍋底下的芝麻秸燒的旺旺的……就像我們家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越來越紅火……奶奶在鍋臺上忙,記得那時候的元宵節我們還是以水餃為主,鍋裡水燒開了,奶奶就喊院子裡的父親,“下水餃嘍,放炮仗吧”,……於是父親點著院子掛好的鞭炮,在“噼裡啪啦”聲中,水餃下鍋了……我們姐弟仨小,都捂著耳朵躲在堂屋裡,水餃出鍋後,奶奶先盛一碗,端出來,在院子裡敬的天爺爺像前唸叨一番,然後是堂屋裡供的族譜前,然後是廚房裡灶臺前的灶王爺像前,都是說著,保佑我們一家幸福安康、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話語……等奶奶祭奠完這些,娘把我們一家人的碗都盛好了,還會煮點元宵,記憶裡我們每個人也就是吃兩三個元宵足了,感覺沒水餃好吃……

  吃完飯天還沒黑,奶奶讓我們把家裡的燈全開啟,奶奶說,亮亮堂堂的好!院子裡那個掛的高高的燈是我們村裡最亮的!在院子裡天爺爺像前焚一注高香,我們陪著奶奶虔誠的磕頭,往火盆裡填著金元寶,嘴裡說著,“老天爺爺,保佑我好好學習,長大了考上大學……”,然後又去家譜那裡燒香磕頭,也是這樣祈禱著,灶王爺那裡燒香磕頭,祈禱灶王爺保平安,家裡門口兩旁要插上香,門旁一邊燒一個紅元寶,祈求門神驅邪避災……

  家裡燒香磕頭完,奶奶領著我們從大門口點蠟燭照明一直點到大路上,為路神燒香照明,為財神引路,順著光明到我家……

  回到家裡,奶奶收拾挺當,挎上籃子,裝上元寶與香,領著我們去家廟裡上香去。奶奶說十五晚上走的路多了,身體好去病,看的燈多了眼亮。所以奶奶總會領著我們村東村西看燈,多走路,有時候累的我們小孩都不想跑了,小腳的奶奶卻還是那麼精神,在大街上與人打招呼說話,我們家輩長,奶奶一出門就被稱呼著“老三奶奶”,“老三奶奶出來看燈啦……”,“出來轉轉,他嬸子一會去俺家門口看花去……”,村裡人招呼著奶奶,奶奶招呼著村裡人,轉悠一圈,奶奶感覺我們看的燈不少了,就轉回家,而這時候我們家門口也熱鬧了,家裡的煙花被搬到門口,一排幾個,慢慢地放著煙花聚集人……後來的記憶裡奶奶年齡越來越大了,十五看燈是由娘領著轉悠的。而奶奶是坐在家門口招呼著鄰居來我家放煙花。

  記得有人放“雲燈”,就是現在所說的“孔明燈”。那時候放“雲燈”是送邪氣的,落到半山地裡還好些,如果落到誰家,一年都會走黴運。農村衚衕裡常有堆積的柴火,有時候落到柴火堆裡會著火,都不喜歡放“雲燈”,只有家裡有黴運的才偷偷的點一個。現在“孔明燈”成了祈福燈,有時落到大棚裡也會著火,給人造成經濟損失,好在現在不倡議燃放了。

  那時候鄰居家有出門的姑娘回孃家過十五“躲燈”,俗話說“十五不看燈,看燈死公公”,雖然感覺是無稽之談,這是習俗都還是這樣“躲燈”。姑娘“躲燈”回孃家,婆家要蒸個花糕帶回來,花糕越大就越說明婆家對姑娘越喜愛。所以元宵夜放完煙花小媳婦老孃們都會去鄰居家看出門的姑娘帶來的花糕的……

  多年以後,正月十五里沒有了奶奶的忙碌,娘也滿頭白髮,兒時的村莊已然是一片高樓瓦房……那個梳著兩個長辮子的小姑娘也長大了嫁為人婦。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薄了,孩子們心裡的節日是放假,上不完的輔導班,吃美食,大人聚不完的會。元宵節應該是傳統的民俗大節,它體現了一代又一代人特有的狂歡精神。而現在傳統元宵節所承載的風俗已被日常生活化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停不下腳步,去共同分享精神食糧,傳統的元宵節逐漸簡化為“吃元宵”、“猜燈謎”……

  :正月十五鬧元宵

  汩汩流淌的小河環繞著碧綠的青山。青山像一個側臥的虎媽媽,我們的村莊就像一個喝足虎乳的虎崽靜靜地依偎在“母親”的肚皮下,悠閒地接受著陽光的撫慰。房前屋後的翠屏好似嬰兒的抱被緊緊地包裹著,把我們村攬入“母親”懷中。村前的梯田和彎曲的田埂所組成的五線譜上,每一個勞動的村民就像一個跳動的音符。多少年來,村民們在這一組組“五線譜”上譜寫了許許多多美妙的樂音。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忙著走親串戚。一年到頭只有這幾天村民們才有時間消遣或放鬆一下。按照當地風俗,大年初一起各家各戶都要到嫁出去的長輩或小輩***包括招親上門的男性***家走親戚,即所謂的“接親”。那段時間,鄉間所有道路上滿當當的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行人。他***她***們中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有成年男女,也有孩子;他***她***們有的步行,有的騎單車,有的坐馬車,有的坐拖拉機,熙熙攘攘的隊伍漫步在田野間,就像一條條迷彩的蜿蜒的長龍。長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很是氣派。初春的田野綠油油的豆麥苗窸窸窣窣地發出拔節的聲音。整片田野煥發出勃勃生機。

  老年過後走親串戚是老古輩子傳下來的風俗,家鄉人民在默默延續著,誰也不敢更改。“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淡忘了。親戚親戚要走才親。”時常聽到父親這樣叨唸。正月十五鬧元宵就是從走親戚那一刻開始的。

  大年夜,家裡的老人食不甘味,免不了會念叨起遠嫁他鄉的孩子或哥弟姐妹。遍插茱萸少一人。老人們想念離家的親人,即便到了豐衣足食的今天,思親念故仍像一團薄霧籠罩著老人們的心坎,這薄霧怎麼揮都攆不散。爹孃掛兒,兒掛爹孃,歲月經歷無數輪迴,可長輩與晚輩們那血濃於水的情感仍在時空的隧道中奔湧。人生苦短。家鄉的人們珍惜百年修來的情緣,是婚姻這根情線把幾代情緣串連。村民們的親戚關係幾乎都牽扯著婚嫁。正月十五前後家***女人或上門男人的孃家***人要去接嫁出去的人回來過小年***正月十五***,只要遠嫁的親人還在世,接親是雷打不動的事情。接親時不能空腳白手去,手裡還得拎點“禮品”。雖說禮品,無非就是一些糖果糕點麵條之類。接親時後家人打著接人回來過元宵的旗號,反倒在親戚家一住就是好幾天,這期間要寒暄一些思念的話,囉哩囉唆地邀請一陣子,好酒好肉享用幾頓,這接親的禮遇就完成了。接親時雖挑明要嫁出去的人回家來過元宵,但嫁出去的人是不可能回來的。一來正月十五前家家戶戶都要走親戚或在家裡招呼客人脫不開身,二來本地有一個說法:臘月三十是大年,正月十五是小年,只有小年過完年才算過完,嫁出去的人是不可以回孃家過年的,嫁出去的人回孃家過年會把孃家吃窮。這種說法就像一部教條,千百年來始終約束著嫁出去的人們,誰也不敢破壞這條“律令”或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接親無非就是一個過場,可明知是一個過場,嫁出去的姑媽大伯小姑小叔哥姐弟妹們一個個都激動得熱淚盈眶。能有人來接,不至於搞得門前冷落車馬稀般尷尬,說明後家還牽掛著自己。相反那些沒人接的人她***他***們會感到在鄉親面前抬不起頭來,會感到蒼涼,心裡就像一隻離群的孤雁找不到歸宿般失落。

  正月十五一過,一年中最清閒的時光宣告結束,苦慣了的家鄉人又將扛起犁耙重新回到賴以生存的田間地頭,遠行的遊子捲起鋪蓋戀戀不捨地告別家鄉,從哪兒來回到哪兒去,回到他***她***們先前學習工作的地方,開始新一輪的奔忙,家一下子由熱鬧而冷清下來。為了使元宵節這頓飯吃得豐盛一點,母親翻箱倒櫃找出所有的好酒好肉,滿滿當當地搞上一桌,算是為我餞行。那久天天都是好酒好菜,腸胃給寵壞了,一點食慾也沒有,為了不讓母親白忙一頭,我象徵性地每樣拈上丁點隨便嘗一下新,心理雖然覺得過意不去,可母親還是笑得花枝爛燦。在母親心理這畢竟是一家人一年中最後的晚飯。

  晚飯過後,全家人圍在一塊忙著包元宵。家裡的元宵一個就有核桃那麼大,元宵的皮是母親年前磨的吊漿糯米麵,核桃仁或花生仁剁細加上紅塘和油渣作餡。煮熟的元宵好吃,但特別釀人,吃一個就夠了。包元宵和吃元宵是元宵節的主題,意味團圓。元宵節是象徵團圓的日子,即便先前肚子還是鼓鼓的,應節氣也罷還得吃上兩個。那密集的就餐,感覺就像催豬一樣。

  “叼!叼!!正月十五鬧元宵,草鞋拖一拖,老鼠死一窩,草鞋摜一摜,老鼠死一萬。”這是元宵節這天孩子們的節日進行曲。

  家鄉地寡田薄,口糧剛好夠,可老鼠時常與人“爭搶”糧食。滅鼠在家鄉成了一件關乎民生的大事。為了滅鼠鄉親們絞盡腦汁,動用了許多辦法措施。在滅鼠上孩子們也沒閒著。元宵節這天就是孩子們的“滅鼠日”。孩子們到田埂上扯來老鼠花***一種花朵米粒大小,葉子黃豆瓣大且長有絨毛,花瓣成喇叭狀的粉紅色小花***,把老鼠花捆一大束,再在花束周圍鑲上些油菜花,然後把碗口粗的花束捆綁在標杆絲直的細木棍上。一大窩孩子蜂擁一塊,他***她***們手持長長的木柄,在村裡的巷道里衝進衝出,每到一個巷口,每到一戶人家門口,他***她***們嘴裡整齊地唱著那首多少年來不曾更改的歌謠:“叼!叼!!正月十五鬧元宵,草鞋拖一拖,老鼠死一窩,草鞋摜一摜,老鼠死一萬。”孩子們嘴裡唱著,手裡整齊地向前揮舞著老鼠花,組成一夥向老鼠示威遊行的隊伍。村裡的老鼠遇到了聲勢浩大的隊伍,感覺世界末日到來般恐慌得四處逃跑,那段時間老鼠的出沒少了許多。孩子們成了滅鼠不折不扣的“敢死隊”。那老鼠花真名叫啥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就因為它在驅逐老鼠上立下過汗馬功勞,莫名其妙地被村民叫為老鼠花。

  “咚咚嗆,咚咚嗆”,天剛擦黑,村裡平整的道場上鑼鼓聲已響徹夜空。每年的元宵節村裡的龍燈隊都有精彩的節目獻給大家。“雙龍戲珠”,有人感嘆了一聲。在道場上空,一條金龍和一條青龍在壯漢們的揮舞下上下翻騰著,正為一顆龍珠爭鬥得難解難分。村民們豪不吝嗇地拿出年前就準備好的禮花鞭炮盡情地燃放著。在噼裡啪啦的響聲和五光十色的焰火裡,他們的一張張鈔票變成了灰燼,當然也獲得了無境的歡悅。炮竹聲聲辭舊歲,禮花絢爛迎新春。鄉村寂寞的夜空被多彩的焰火劃破,所有的聲響交織在一起,齊奏出一首絕妙的鄉村晚唱。道場上的熱鬧景緻在龍燈隊的精彩表演中拉開序幕,在村文藝隊的花燈歌舞中落下帷幕。

  這隱藏在農村歷史夾縫中的往事不會因家鄉蒙自今天的輝煌而褪色,相反隨著歲月的延伸在我心中的記憶會越深越清晰。離家數載,隻身來到異地,家鄉正月十五那撩撥人心的一幕幕還在眼前晃動,不!那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元宵將至,不知家鄉的元宵節熱鬧景緻還如昨否?
 

關於元宵的經典散文隨筆
關於正月十五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關於正月十五的散文隨筆
關於正月十五的散文隨筆
關於下雨憂傷的散文隨筆
關於食品安全的散文隨筆欣賞
關於描寫楊梅的散文隨筆_描寫楊梅的優美散文
關於描寫初春的散文隨筆
關於借物抒情的散文隨筆
關於讚美夏天的散文隨筆
關於似水流年的散文隨筆
關於描寫夏天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