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簡政典故
精兵簡政是指精減人員;緊縮機構。大家對精兵簡政的典故的瞭解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當前抗戰形勢的關係,指出:“假若我們縮小自己的機構,使兵精政簡,我們的戰爭機構雖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魚大水小的矛盾,使我們的戰爭的機構適合戰爭的情況,我們就將顯得越發有力量,我們就不會被敵人戰勝,而要最後地戰勝敵人。”①這兩個檔案,為深入開展精兵簡政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根據中央九一決定和九七社論的精神,邊區政府又決定進行第三次精簡。林伯渠認為第一、二次精簡工作的主要缺點是對精簡的認識不夠,沒有定出全面具體的方案,計劃性差,領導抓的不緊,缺乏雷厲風行的精神。今後簡政的精神與內容,就是要求得精幹、統一、效能、節約與反對官僚主義,以達到健全機構,建立制度,調整幹部,改變作風,加強領導,精通業務,厲行節約,改善各方面關係之目的。他要求全體幹部要接受前兩次的教訓,加強調查研究,發揚民主作風,反對只顧佈置,不去檢查,有頭無尾及文牘主義、形式主義、事務主義等官僚主義的作風,真正達到精兵簡政的目的②。 為了更好地進行第三次精簡,林伯渠委託邊區政府祕書長李維漢起草了《陝甘寧邊區簡政實施綱要》。這個綱要吸取了第一、二次精簡工作的經驗教訓,本著實事求是和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除了提出具體的精簡方案外,特別強調了統一思想認識的重要性,經過邊區黨組多次討論修改,於一九四三年三月在邊區政府委員會上通過實施。隨後,林伯渠又領導邊區政府制訂和頒佈了《政務人員交代條例》、《各級政府幹部管理暫行通則》等一系列組織措施和條例,對許多具體問題在思想上求得了一致,在要求上達到了統一,保證了精簡工作的順利進行。
精兵簡政解析
精兵簡政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釋義] 精減人員;緊縮機構。
[語出] 《南史·陳暄傳》:“徐陵為吏部尚史;精簡人物。”
[正音] 簡;不能讀作“jiān”。
[辨形] 簡;不能寫作“減”。
[近義] 精打細算 縮衣節食
[反義] 疊床架屋 尾大不掉
[用法] 原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一項重要政策;現泛指精簡人員;減少機構;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精兵簡政造句
1.華心公司現在可以說是精兵簡政了,從裡到外只有十幾個人,甭看人少可是錢多,支出大多數給總公司以外,華心公司還有二百個億可支配現金。
2.可曾精兵簡政,讓百姓得意休養生息?可曾興辦學校,讓讀書聲郎朗於耳?既然這些他都沒做過,你又怎能認定咱們家都督,一定就比他差?
3.不要緊,我們要的是精兵簡政,兵少了,指揮更加統一靈活了,也讓清廷放心了,這是上上之策。
4.老大又發火了,要精兵簡政,裁員以迎接經濟危機?
5.搞經濟啊,精兵簡政、去除亢兵亢員、強大軍隊建設、發展科技、發展教育,提高百姓的素質。
6.陛下實行精兵簡政,大批軍士解甲歸田,卻苦於缺少農具,只能看著大片良田日漸荒蕪,卻無可奈何!
7.西北軍區某集團軍貫徹執行軍委有關精兵簡政檔案規定,將下屬B師列入裁撤行列,重新整編為地方武警部隊和預備役部隊。
8.這一系列的變革,表現了國家去除臃腫,精兵簡政的政策,而在這一番變動中,原市紀委書記平國新邁上一大步,成為東湖市常務副縣長,專管城市建設及農業發展。
9.先前一天還能吃兩頓,後來精兵簡政,改吃一頓,於是我的肌肉也就精兵簡政地縮水了,但是排骨的業績越來越突出。
10.劉志;我送你們八個字,精兵簡政,開源節流。
11.牛弘跟太傅討論起精兵簡政的問題。
12.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於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13.晉冀魯豫邊區的領導同志,對這項工作抓得很緊,做出了精兵簡政的模範例子。
14.可那位領導同志很顯然不是個捨得分好處的主,直接大筆一揮,廠裡需要精兵簡政,老師傅們為廠裡貢獻了一生,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15.大會審查了邊區政府3年來的財政收支,通過了1942年度總概算書,並責成邊區政府實行精兵簡政政策,開源節流。
16.李濤是一個大學生,畢業那年,趕上國家財政縮水,大批單位精兵簡政,眼高手低的他苦苦尋覓無果後,慘淡回到老家,在縣裡一家化工廠謀得一份差事。
17.不如你我聯手,共扶時難,齊心協力,匡定天下,聯邦憲國,精兵簡政,民治天下,豈不好哉?
18.他們的勤懇下官當然看在眼裡,可是不能以此為籍口就造成那麼多冗員,必須精兵簡政,讓各個職位都有最合適的人選。
19.其均輸、青苗、方田均稅、農田水利、免稅,市易諸法,利在理財富國;保馬、保甲、將兵諸法利在精兵簡政,便利於民。
20.並貫徹保障人權條例,實行合理負擔,開展減租減息,實行精兵簡政,認真整頓“三風”。
涇渭分明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