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太極拳的虛實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虛實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虛實轉換,習練太極拳要分清虛實,太極拳處處體現了虛實轉換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虛實是太極拳對稱關係之一,練習太極拳要分清虛實,這樣才能練好腿腳功夫,及太極拳節節貫穿要領。

  練太極拳,先要明白什麼叫“太極拳”。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開篇就道出了什麼叫太極拳,“陰陽”也,即“分虛實”。

  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如貓行”。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無論內外、上下、左右都體現了虛實規律,特別是練太極腳上功夫時,虛實無處不在。

  太極拳中的“虛實”變化包括重心的變化

  太極拳中的“虛實”變化包括重心的變化、內勁運用的變化等很多方面,在這裡先談重心的變化,也就是說,在行拳走架中,始終要分清虛實,在虛實的轉換中完成整套拳的習練。

  那如何做到虛實分清呢?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時,如何轉換自己的重心位置,使支撐身體重量的兩腿做到“全實”、“全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姿勢。”

  太極拳的虛實轉換在行拳走架中充分體現

  太極拳的虛實轉換在行拳走架中充分體現,練太極拳的虛實能提高太極拳技擊能力。

  我把支撐身體重量的兩腿之間分成1~5個點,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時,重心如何在這5點之間轉換,做到“無過不及”。

  重心轉換在行拳走架中基本分2種情況

  ***1***其一是二腳著地的時候,二腳是“實中有虛”和“虛中有實”,二腳的虛實轉換,也就是基本在2點與4點之間轉換。

  前弓不能過2點,後坐不能過4點。例攔雀尾,由掤、捋、擠、按組成。右掤是前弓,重心在2點,捋是後坐,重心轉換到4點,擠又前弓到2點,然後按先後坐轉換到4點再前弓轉換到2點。

  ***2***其二是要換步,也就是前進、後退,或是變換方向。要使“實中有虛”的一腿轉換成全實,而“虛中有實”一腿轉換成全虛。這種轉換的方法是先要使重心從2點轉換到1點,或從4點轉換到5點,使一腿為全實,另一腿為全虛。

  然後虛腿輕輕提起,向要落地的位置落下,落下後再把重心從5點轉換到4點,或從1點轉換到2點,使落地的虛腿全腳掌慢慢踏平,此時二腿又轉換成“實中有虛”和“虛中有實”。

  董英傑前輩在《太極虛實之解釋》中說:“如欲上右腳,則用意將身軀重心微移至左腿立實,右腿重力既移去後變為虛,即能輕便活動,提起邁步”;“若左足想上步,右足尖向外轉移,將身體重心移至右腿,此時始分虛實,右腿立實,左足輕便。

  總而言之,如站定方式後,足不可虛”。董英傑前輩把虛實講的很清楚,只有在1點和5點的時候,也就是全身的重量在一條腿上時,才是全實,另一條腿是全虛。兩腳落地後就有虛實變化,就變為“實中有虛”和“虛中有實”。

  現在看一下“左手摟膝拗步”接“右手摟膝拗步”的虛實轉換

  ***1***先腰向左轉帶左腳尖外撇,左手外旋手心向上,右手屈肘隨腰轉。

  ***2***然後把重心從2點平移到1點,注意左膝蓋一定要向左腳尖的方向移動,使左腳為“全實”,右腳為“全虛”,同時左手向後移;***重心全部落在左腳,此時左腳變為5點***。

  ***3***接著腰稍稍左轉,帶左手由下而上,右手弧形轉至左胸前;同時右腳輕輕離地向前方邁步;隨腰右轉左手轉至左耳邊,右腳跟在前方輕輕落地,隨即重心從5點平移到4點,右腳掌慢慢踏平;同時腰也右轉到正前方,隨轉腰右手摟手過膝,左手轉至胸前。

  ***4***重心從4點平移到2點,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前推,右手向後略略下按至右膝旁。

  重心在1點和5點之間轉換時,身體要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不能忽高忽底。正如恩師董世祚要求我的,在行拳走架時要做到“平進平出”。在換步或變換方向時,當重心轉換到1點或5點,虛腳離地時,對地不能有絲毫蹬力,也就是不能借助於對地的蹬力把腿提起來。

  同樣虛腿在落地時,要輕輕的落地,也就是落地的瞬間不能帶身體的重量,落地後再轉換虛實,要做到“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如貓行”。

  前弓到2點,後坐到4點,不能過,如過就形成失重,二腿不能產生前撐後蹬的勁,易為對手牽動,使自己失去平衡。***1、2***點;***4、5***點之間的虛實轉換是在換步和變換方向時必須做到,這樣才能做到“起落猶如貓行”,才能分清虛實。

  太極圖由陰陽魚組成。陰陽魚是對太極圖中陰陽各半的形象稱謂。太極圖中,以一條“S”形曲線分為二部分,其形似魚,故稱為陰陽魚。

  其中黑色部分表示陰,稱之為陰魚;白色部分表示陽,稱之為陽魚。陰陽魚互糾,表示陰陽相倚而不相離,既對立又統一,也反映宇宙世界陰陽雙方的運動變化規律。太極圖中的S曲線,亦稱之為“太極曲線”。

  太極圖中兩條魚形頭部的小圓稱為魚眼。白色一邊的小圓呈黑色,黑色一邊小圓呈白色。白色象徵陽,黑色象徵陰,以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道理。

  太極圖中看重心的虛實變化,從這5點的橫截面上看,在圓中間的任意部位都包含著陰陽,即虛實,只不過是虛實的比例不同,表現為“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只有重心移到太極圖的圓周上才是“全實”和“全虛”。

  重心的“虛實轉換”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只有在行拳走架中懂得了“陰陽”,也就是掌握重心的“虛實轉換”,才能練好太極拳,這是太極拳入門之要點。

  如何分清太極拳中的虛實

  太極拳中虛指的是鬆,是假,而不是實實在在的虛,實指的是踏實,實實在在存在的。

  太極拳中的虛與實是由人體的重心移動而產生的。它們相互之間的轉換是習練太極拳架、套路、推手較技等的動力來源,虛實轉換的好,練拳就會耐久不疲;轉換的靈,就會精神充沛。

  在習練太極拳時,能否掌握虛實的變化極為關鍵。如何在運動變化中處理好虛實的關係,體現虛實的特點,是太極拳的一大基本點。

  張三丰是太極拳始祖,對太極拳有很大的貢獻,張三丰太極拳仍是現代人練習的核心拳術。

  張三丰《太極拳論》上有言:“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也就是說,我們太極拳的每一處都含有一對虛實矛盾。

  練拳時,手腳有虛實,行功開始有虛實,技擊時敵我即虛實,發勁時蓄放即虛實,但千變萬化的每一虛實又統一在大的虛實原則之下,即所謂中“總此一虛實”,這一原則包括“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懂得虛實分別,不諳虛實轉換,就是不明白陰陽、動靜、剛柔和不懂勁,就等於不的太極拳。

  把虛實分清,首先要把腰的虛實分清楚,然後的足的虛實,手的虛實,最後是一手一足的虛實。

  掌握太極拳虛實的關鍵

  一、要“半”不要“偏”,所謂“半”是指人身重心的偏心距未超出兩腿間距的三分之一的範圍而言的,這是一種位於方圓圈內的重心,是正確劃分虛實的標準。

  所謂“偏”是指人體重心的偏心距已超出了上述範圍,致使偏心出了方圓圈,是虛實分得太過的緣故。所以“半”就是有著落,不為病。“偏”則已無著落,是病。因此分虛實時要“半”不要“偏”。

  二、要“沉”不要“重”,所謂“重”是過於填實而產生滯的現象。“沉”是指雖為下沉,但仍能“自爾騰虛”,也就是說,“沉”是在上下相隨之中產生的,如足下沉為實,而手上棚為虛,就可使實中有虛。

  因此“沉”不為病“重”為病。所以說分清虛實,要“沉”不要“重”。

  三、要“輕”不要“浮”,“輕”是在方圓之內使動作表現出輕而有著落。而“浮”是出了方圓圈使足跟浮起漂渺無著落,也就是虛得太過,因此“浮”是一種病象。所以,分清虛實時,要“輕”不要“浮”。

  四、三個無病的虛實;練拳時應該做到“雙輕”、“雙沉”和“半輕半重”三個無病的虛實。在這三個虛實中,又以“雙輕”、“雙沉”功夫比較細緻難做,做不好就有流入“雙浮”和“雙重”的可能。

  這是要充分加以注意的。特別是“雙輕”、“雙沉”的功手和“雙浮”、“雙重”的病手,在手足轉移中僅有毫釐之差,因此,要特別注意防止這種“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可能發生。

  五、隅手是補救偏重、偏浮的重要措施,在個人單獨練習時,是可以做到變換虛實而不出隅的要求的。也就是不致出方圓而發生偏重、偏浮的虛實。但是與人推手時,已關係到雙方的事情,決不能憑主觀願望片面的想不出隅就可以不出隅。

  如果對方用採、列的隅手來硬拿、硬擊,則自己有時也難免要出隅。因此,就不得不用隅手來補救,這種出隅的虛實,使之重新回覆到方圓圈來,達到“半輕”、“半重”的虛實。

  太極拳虛實轉換規律

  一、身體兩側對稱部位的虛實相互轉變

  太極拳的各個拳式,從起勢到定勢,身體兩側對稱部位***如左右手、左右足、左右腰眼等***的虛實,都要相互轉變一次或數次。對於這一點,大家要牢牢謹記。

  一般說,兩足承擔體重的多少要相互轉變,兩手著力的大小要相互轉變,外形的開合、意念的傾注也要相互轉變。簡單的拳式***如“初收”***,兩側對稱部位的虛實轉變一次,複雜的拳式***如“閃通背”***,轉變兩次或三次。

  二、身體同側手足的虛實上下相隨

  陳鑫在“人身纏絲精圖”的註釋中說:“足之虛實因乎手,手虛足亦虛,手實足亦實”***《陳氏太極拳圖說》1986年影印本第75頁***。

  就是說,身體同側的手足,如左手和左腳***或右手和右腳***,要麼都是虛,要麼都是實。這是由於在拳勢執行中,身體同側手足的屈伸和內氣的收放常常一致的緣故;是以同側的手足而論,不是與異側的手足相比。同時,也體現出了太極拳上下相隨的要點。

  比如由“倒卷腦”式轉“白鵝亮翅”式,當左掌從胸前下按,左腳退步後坐時,右側的手足,上則屈肘收掌,下則屈膝提足,右手和右腳都是由實變虛。及至右腳向右前方邁出,右掌向右額前方伸展時,右手和右腳又都是由虛變實。

  還應指出,以勁力的傳遞方式說,身體異側的手足是相互聯絡的。就是左足***腿***和右手***臂***相互聯絡,右足***腿***和左手***臂***相互聯絡。

  如“單鞭”式,上面左手***臂***向左前推擊為實,右手***臂***在右後防護為虛;下面左足***腿***前弓,左胯根和左膝窩圓撐,用力較小為虛,右足***腿***伸展蹬地,通過地面的反作用力傳遞到左手,用力較大為實。所以有的拳家又提出:“左手實則左足應虛,右手虛則右足應實。”

  三、前手和後腳常實,後手和前腳常虛

  這是就技擊發放時兩手和兩足著力的大小而論的。就是說,拳勢向外發放時,位處前方的某隻手和位處後方的某隻腳用力常大,位處較後的某隻手和位處較前的某隻腳用力常小。

  這裡,兩腳的虛實,不是以承擔體重的多少做區分的標準,而是同兩手一樣都是以用力的大小做區分的標準。

  即使如“野馬分鬃”式,在成勢發放時,前腿屈弓承擔體重較多,後腿蹬伸承擔體重較少,但是,後腿***後腳***的用力,卻比前腿***前腳***較大。所以此時的後腿***後腳***也可不稱之為虛,而稱之為實。

 

沾連黏隨是太極拳的技術核心
練太極拳鬆的重要性
相關知識
深度剖析太極拳的虛實
太極拳的虛實變轉
如何理解太極拳的虛實
如何練習太極拳的虛和實
如何練孫式太極拳的虛領頂勁
陳氏太極拳的內外相合原理解析
楊式太極拳的好處簡單分析
在學校練太極拳的好處分析
太極拳的風格特點簡單分析
楊式太極拳的身法要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