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端午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很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端午節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的智慧和文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吧:

  首先在端午節,我們必須要吃粽子,為什麼我們要吃粽子呢?是因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還有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潮汕的端午還有一種吃的習俗,那就是吃梔粽,梔粽的主要原料有梔子、浦姜、糯米漿***粿漿***等等。因為梔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後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會粘著,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聰明的人想到執紗線,牽拉切粿,成為一小片,粘著盛於瓷盤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來就是賽龍舟了。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但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節習俗還有很多……大家感興趣就在以後的生活中慢慢的瞭解和發掘。

  篇2

  端午又到了。

  總喜歡粽葉的顏色和一縷縷幽幽飲出的清香,那翠綠的顏色掩蓋不了五千年的滄桑記憶。杯杯雄黃,訴說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懷與精神。

  五彩的絲線,繫著十三億中華兒女的血脈,傳承著古老的韻味與靈魂;綵線上的鈴鐺,響過了純真的童年,把我帶到了這裡。

  悠長的文明,淡淡的感動,揉成了這個節日——端午。

  你,因感動而生

  或許,你的誕生就是一種感動。

  詩人屈原的愛國情懷,在你心中刻下深深烙印。離騷的無奈,楚辭的韻律,是中華不朽的靈魂!“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可屈原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這兩種處世的哲學,向世人昭示了屈原堅韌的氣節和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他投汨羅江的悲壯,又何不令人惋惜呢?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漵浦餘徘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東漢曹娥之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二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三日後抱出父屍。

  “百善孝為先。”曹娥沿江號哭,直至投江,寄託的是對父親怎樣的哀思啊。她深深的孝子之心感動了一代代人,更讓端午這個名字,多了絲韻味。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

  伍子胥的忠心耿耿和長遠的考慮,本能使吳國免受滅亡之災,但夫差的大意,卻讓伍子胥有了“眼懸國門”的悔恨。與其說是悔恨,倒不如說是一種偉大的志願。那愛國的英魂,在中華大地上蜿蜒伸長,留下淡淡的血色和不朽的記憶。

  ......

  端午,這便是你!你用純真的感動,渲染了

  五千年的光輝歷史;你用純真的感動,滋潤了十三億的炎黃子孫。

  而今,憶起你......

  你,因感動而存

  艾草飄香,氤氳在這個麥熟的季節,兒時的我,樂此不疲地覓著這香氣去拔別家的艾草,直到被人家發現,還捱了一頓罵,但心中卻仍快樂。這就是兒時,真正的童真,伴我走過每個初春,每個盛夏,每個深秋,每個嚴冬,帶來意想不到的小小感動,我明白,那是我在成長。

  每年總會有小小的紅紅的香包。得到後,總欣喜不已,但又有了苦惱,應該把它戴在哪裡呢?於是,開始自己編“五彩線”,然後樂顛顛地戴在手上。大人們在一邊笑,我卻迫不及待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寶貝。或許,他們是欣慰的笑吧。

  總想看到龍舟矯健的英姿,總想聽到從江上傳來的嘹亮的號子,可無奈住在依山的小鎮,無法領略賽龍舟的場面,每次只能從電視上看到這些。一看到,便從心底有一種力量,一種信心,一種激情,還有蓬勃的朝氣,伴我走過以後的日子,是他們不再空虛,使他們因奮鬥而充實,因不懈而快樂。

  端午最少不了的便是粽子了。雖不是那種極為誘人的肉粽子,但糯米也有她淡雅的清香。每年端午,姥姥總會事先煮好一鍋粽子,讓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們嚐個鮮。當我們滿足地看著她,同時又以渴求的目光看著她時,他會毫不吝嗇地再給我們,自己站在一旁看著我們不雅的吃相,微微地笑。有時我們讓她吃,她卻說後面還有粽子再煮,讓我們先吃,於是又去忙她的去了。這時,發現粽子中裹著的蜜棗,很甜,很甜。

  隨著年紀的增長,便年年對端午有一種新的體會。這種體會,會伴隨我整個夏季,以致更多的日子。

  於是,便忘不了那些有棕香的日子,忘不了門前插的叢叢艾草,忘不了夢中時時響起的龍舟號子,忘不了年年紅著的香包。我想,那香草也便是夢中清香永遠的仙草吧!

  忘不了粽葉蒼翠的生機那欲滴的回憶伴著歲月一起深長......

  忘不了五彩線上彩色的鈴鐺,響徹了整個夏季,整個童年以及每個夢迴時分。那純真的心願,也早隨著這些鈴鐺丟失了,或是說,掩藏了吧。

  篇3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後,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著。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著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著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裡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著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端午節粽子作文
高中生作文端午節
相關知識
高中生作文端午節
高中生作文端午節
高中生關於端午節感想作文
高中生關於端午節感想作文
中華傳統文化小學生作文端午節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
高中生作文清明節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的優秀作文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的優秀作文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