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馬迷途的成語故事
老馬迷途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那麼你們知道這個成語是出自一個怎樣的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希望幫助到你。
老馬迷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軍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我。它常這樣想,原來我有如此異能,我可是匹寶馬啊!老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過了一個月,齊恆公再次出征,為了防止迷路,齊恆公又帶上了這匹老馬。老馬得意極了,把頭抬得高高的,連正眼也不瞧那些戰馬一眼。不出齊恆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霧,只好就地紮營。因大霧久久不散,糧食也吃完了,齊恆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糧,又把老馬牽了出來,讓它帶路。老馬心想:我有異能,肯定能帶大王回去。於是,老馬隨便選擇了一條路,揚蹄前行,不料走了幾個時辰,卻發現是條死路。齊恆公怒極之下,一刀殺了老馬。原來老馬太驕傲,沒有在沿途做下標記,因此迷了路。
老馬剛醒悟,已是含淚於九泉之下了。
運斤成風
這個成語見於《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 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而不失容。”
這個寓言故事的大意是:楚國的郢都有個勇敢沉著的人,他的朋友石是個技藝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們表演了這樣一套絕活:郢人在鼻尖塗上像蒼蠅翅膀一樣薄的白粉,讓石用斧子把這層白粉削去。只見匠人不慌不忙地揮動斧頭,呼地一聲,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卻絲毫沒有受到損傷,郢人也仍舊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裡。
這件事被宋國的國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石的絕技和郢人的膽量,很想親眼看一看這個表演。於是,國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人石請來,讓他再表演一次,石說:“我的好友已經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檔,再也沒法表演了。”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將“運斤成風”引為成語,比喻手法熟練,技藝高超。
入室操戈
後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名叫鄭玄。他從小勤奮好學,太守杜密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材,於是推薦他進入太學讀書。後來鄭玄又拜大文學家馬融為師,在他門下學習。當鄭玄學成離開時,馬融感慨地說:“鄭玄走了,我全部的學識也都被他帶走了。”
鄭玄在家裡勤奮地研究學問,他和一起研究經學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三篇文章。鄭玄讀完後,不同意他的見解,於是就寫了《發墨守》、《針膏肓》、《起癱疾》三篇文章來反駁何休。何休讀完後,發現鄭玄是利用自己文章裡的觀點來反駁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說:“你這樣不是進來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進攻嗎?”
關於老馬迷途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