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實習報告
考古學是用過去的物質文化來複原歷史。唯物史觀教導我們說,只要學者保持客觀,憑材料說話,我們就能獲得對過去的真知。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實習已過去些許天了,可在京實習的一幕幕卻還會常常清晰的浮現於腦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還盛,我們便來到了房山大苑村這個陌生的地方,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二十餘師生一起經歷了春天肆虐的沙塵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遺址轉戰於大興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卻也收穫了成果,通過實習,我們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發掘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了室內整理的前期記錄整理和資料彙總工作等,同時鍛鍊了身心,拓寬了眼界,工作之餘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關照下,也度過得很愉快。整個實習,大家都收穫良多。
在此,實踐和能力的學習提升過程不可置否是發掘實習的重心,但穿插其間的人情往事也同樣讓人難忍不提,故此分為實踐學習、生活娛樂兩篇。
篇二
實習期三個月,可比較清晰的分為三段,即初始近一個月的大苑村寺廟遺址發掘,中間的室內學習階段及後段月餘的大興墓葬發掘及整體室內整理,三階段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即田野發掘部分和室內學習整理部分。詳述如下:
田野發掘
大苑寺廟遺址
大苑村寺廟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東約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東西兩邊皆為民宅,南邊緣靠近公路。為配合北京西六環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專案。發掘區原為民房及果園、耕地等,發掘前已被平毀,遍佈樹根和碎磚瓦塊等。
此次發掘,方便起見,以大概發掘區中心位置一固定物為中心基點,按南北正方向採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個發掘區。其中I、Ⅳ區首先發掘,多數布方規格5×5米,少數10×10米,II、III區發掘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邊角處地理侷限布方10×5米,布方規格大致以鑽探所得遺蹟複雜程度為標準。
遺址從2012年2月11正式開方發掘,其後近一月中,我們偶有斷續的發掘了I、Ⅳ區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個遺址中遺蹟現象最為豐富的一段。
遺址由於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層也相對較簡單。統一後,地層分為三層,其中②層又分為②a、②b兩層,結合成因具體描述如下:
①層,表土層,土色灰黑,較為疏鬆,包含物為植物根莖、塑料,碳屑等,厚15-30釐米左右。應為近現代居民生活、耕擾所致。
②a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少量白灰點等,包含物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15—70cm,厚約10-30cm。應為②b層建築廢棄塌毀後,在其上堆積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磚瓦塊應與當時人們的挖翻等活動有關。結合遺址推測為明清後期。
②b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較多白灰點、料礓石塊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樣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見的寺廟房基S1即開口於本層下,打破③層。推斷其應為明清此遺址寺廟建築廢棄塌毀形成的遺蹟。
③層,土色淺黃,土質緻密,包含物較少,深約30-50cm,厚度不明。不見遺蹟現象,人類活動痕跡較少,應為原始自然堆積。但我個人推斷這應不是原生地層,應僅為自然堆積,與當地河流較多有莫大關係。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層狀況總結,個別探方還不見有②b層,土質土色、地層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個體的細微差別。
在這個遺址發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兩個左右的探方發掘,這其中我負責了I區的T0301和T0302。兩探方都位於I區第三列,南北相鄰,地層完整,遺蹟方面有一現代溝、兩段基槽,卻無有價值遺物出土,這與大多數探方的遺物較少狀況基本相同。
篇三
兩點一線的學校生活總會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圈入一個感官上很拮据的範圍。而實習生活中諸多的充分必要條件則往往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融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家庭,這個集體中充滿了詼諧幽默、歡聲笑語,個人的趣事趣聞往往也會成為大家共有的快樂;同時充滿了互相幫助、關懷友愛,個人的悲愁苦惱也會在大家的齊協中灰飛煙散……
駐地位於房山區大苑村村北,是一個安靜的莊戶人家,周圍皆田地、果樹,偏東的稍遠處,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兩岸的斜柳隨著河流延伸向遠方,是一個學習、生活理想的好地方。每天下工後的生活安詳恬靜,可口的飯菜伴隨著輕鬆的交談很快就慰藉了轆轆的腸胃,飯後大家或看書寫筆記理理思路,或踢毽子、打羽毛球放鬆娛樂,或坐於院外磨盤上聊天放歌,或走入田間、橋頭漫步散心,一派悠然。偶有休息日,在老師的允諾或帶領下,我們便可以進城,或購置個人日用品,或集體參觀重要文化景點,故宮、首博、軍博等重要的博物館、文物古蹟很是讓大家留戀,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逢領導、老師來看望或重要節日等,駐地的聚餐總不會少,飯前同學們動手幫忙,加上師傅的好手藝,八九、十數樣菜就上桌了,二十餘人數桌分而餐之,不時共舉杯,小小的農家庭院,其樂融融,大家暢飲侃談、逗樂玩笑,工作的疲憊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或許也算是田野實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
工地上,坦言是比較枯燥的,再加之有時或狂沙肆虐,灰頭土臉,或烈日當頭,油汗滿面,實不好受。可枯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偶爾閒暇空餘,發掘物件臨近的同學也會走動走動,互通有無,討論著彼此所領的探方墓葬、所暴露出土的遺蹟遺物、方法技能上的是非對錯等等,也會逗逗樂子,誰誰又挨熊了,誰誰又出糗了,或談笑風生,或小聲竊竊。無形中,風沙、烤晒的難受也被拋擲了腦後。少有的較大段空閒中,微縮版長城、西夏王陵、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相繼拔地而起,水利部宣告成立,接字遊戲、殺人遊戲風靡一時,足球籃球長久不衰,只可惜“墓地的詛咒”使得這顯得有些美中不足,但卻也無可奈何。
工地同學間也是趣聞多多。在大興工地階段,一男一女,抓鬮分組發掘,結果令人好笑。以RS組合為例,RLP喜開玩笑,而SJ則嚴謹認真,倆人頗似有“水火之勢”。然對於工作S固然遵規守矩、一絲不苟,R卻也同樣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同時所兼的後勤之責也幹得井井有條。但閒暇空餘,倆人閒聊中則抬槓頻繁,S說一,R則說二,S朝東,R則向西,縱然你說的搬經據典,有理有據,天花亂墜,落英繽紛,也會被R揶揄得一無是處,繼而歪理正說,顛三倒四,讓人無言以對,哭笑不得,只有吃憋。堪稱經典地一張合影中,兩人坐於一塊木板,一伏著腰,面色無奈,一雙手撫膝,微帶黠笑。我戲謔調侃“面如死灰處,‘太君’頹然;嬉皮得意時,‘黑子’開顏”。其他組合中,也是各有特色,趣事不斷,讓一成不變的土色工地,平添了許多亮彩,伴隨我們走完了實習生活。
實習三月餘的點點滴滴,太多的人們值得我們回憶,北京文研所領導們的熱忱和支援,讓我們的生活交通保障可靠、安然無憂;領隊老師們無私的關懷和幫助,讓我們面對生疏的田野工作有了頭緒並逐漸掌握;技工師傅們手把手的指導,使我們初步掌握了發掘中各個細節的技術方法;還有汝師傅、高阿姨變著花樣的可口飯菜、房東一家默默的後勤保障……
104天的實習,104天的工地生活,對我來說,專業方面既有遺址發掘的重溫,又有墓葬發掘的新接觸,其它方面,在老師、同窗學友的相伴下,我們還共同收穫了許多在書本和學校所不能得到的經驗和體會,很是難得,相信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生活有著相當的影響。這種經歷對於個人,以前沒有過,以後可能也難再有了。
感謝太多人給予的幫助,領導、領隊、老師……尤其是相伴三年,共處三月的同學們,借一位老師的話語,願大家“將來選擇考古的,更為堅定,從事其它的,更為堅強。
美工設計實習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