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是什麼
惠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大政治家,惠施也是十分好吸取思想上面的知識,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
惠施繼承的鄧析的“明辨之學”,他的觀點是自己的,叫做“合同異”。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可以算的上是對立和統一的。這些面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因為在任何事情上,都會有著對立的一面,而惠施的眼光就從對立的一面跳到了一樣的一面。這是對立又統一的世界,許多的對立面中總會有著相同的地方。他的這些看法在中國古代的邏輯界中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他的看法跳脫出了事物都是有不變性的看法,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看這個世界。
惠施的“歷物十事”就有著這些東西的看法和思想,事物有著相同的點也有著不同的點。他敏捷的思維也為後世人留下了一些物質上的寶藏,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尋相同的點,以及事物的大小也是有小同和大同之分的。這些看法都是惠施領悟到的,他既否定了不變的思想,同時也支援了在不變中找尋變化的思想。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出自哪裡
五車書是是一個典故的名字,這個典故是出自於《莊子·天下》中的。其中五車書的典故指的是說惠施的方法和本領都很大,在惠施家中所讀過查閱的書籍都要依靠五個車子才能夠拉的動。這個典故就是用來形容惠施的才能非常的大。惠施的學問十分廣博,他所讀過擁有的書多達五車,在這些書本中,有的書籍中的言辭也有不當的地方,而且道術也有些雜亂無章,惠施是名家中“合同異”派代表性人物,在《莊子·天下篇》中有介紹過他,書中寫到他知識淵博,閱覽群書,就用“惠施多方,其書五車。”這個俗語來形容他。
惠施的主張和概念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歷物十事”了。雖然“歷物十事”中主要寫的主張是對自然界的分析,但是在這其中也有著自己主張的“合同異”的思想,惠施曾經說過,在這世間萬物千變萬化的各個形態之間,有“畢同”和“畢異”這兩種異處,還有與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在這其中的“大同”又指的是什麼呢?用狗來做比喻,有大狗、小狗、黑狗、白狗等多個種類的狗,這叫著“小同”。狗這個大類概念與黑狗、白狗這些小類的概念有些偏別。如果從相同的方面看,這些都是狗。依靠這個推斷,那就說明的這是大同了。
惠施對於事物的統一以及差別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都擁有著一定的認識。尤為主張“合同異”的惠施,“離”是他所追求的東西。惠施的“歷物十事”的主要研究物件就是物質世界。他的主張是世間的事物都有著相同之處,在這其中也有著差別,事物的差別就是相對的,而事物的相同之處就是絕對的。他的主張和理論都是世間萬物可以歸為一類,大多是相同的。
惠施之謀表達了什麼
在戰國時期,張儀是很有名的,他是魏王非常看重的朝臣。在一次朝堂上,張儀就向魏王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魏王能夠聯合秦、韓兩國,在三國聯合之後一起去進攻齊、楚兩國,這件事情上面惠施有著不同的看法,他主張的建議則是與齊、楚聯合共好。二人在辯論中爭執不下,因為兩人就有著自己的看法,依舊各執己見,最後魏王只好聽取群臣意見,但沒想到的是群臣都附和張儀。魏王最後只能不採納惠施的計謀轉而採用張儀的主張,結果可想而知,是失敗的,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在自己沒主意的時候要聽到不同的聲音。
惠施是個在各國都威望很高的人,所以他為外交事務經常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出訪,他曾經還為魏國制訂過法律。惠施的學問自然是很淵博的,魏王也經常聽惠施講學,惠施非常願意為魏王效力,他也是個非常衷心的臣子。大家都知道莊子和惠施的交情是非常深厚的,而且兩人常常在一起辯論和探討問題,但是有一次,惠施在樑國正在做國相的時候,莊子就按照慣例前去看望他。這其中有個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居心叵測,說莊子來到樑國根本就是為了取代他的國相的地位的。惠施聽了這個話很慌張,就全城搜捕了很久,最後莊子來到惠施面前對他說道:“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鶵。有一次鵷鶵從南海起飛到北海去,在旅途中它不吃不甜的果子,不喝不甜的水,在此時鷂鷹撿到一隻腐爛的老鼠,而正好此時鵷鶵從這裡飛過,鷂鷹就仰頭看著它,從喉嚨裡發出‘喝’的怒斥聲,說出了一句話,你也想用你的樑國來嚇我吧。”這說明了莊子根本就不屑於惠施的相國之位。
三國所有火攻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