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經歷的文章
沒有成功是可以一步而就的,成功的那些經歷大家都各不相同的精彩,但是,我相信,但凡是成功,都有一份努力,一份堅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經驗是成功的捷徑
經歷過某一種挫折和失敗,你就會提醒自己不要摔倒在同一個地方;有過成功的經驗,你就能少走彎路,順利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徑。
直覺和經驗都來自生活,是經過了一次次嘗試、探索、成功、失敗後才換來的,它們是人生最寶貴的無行財富,比那些有形財富更為珍貴。經歷過某一種挫折和失敗,你就會提醒自己不要摔倒在同一個地方;有過成功的經驗,你就能少走彎路,順利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徑。
幾年前,霍華德擔任一家出版公司的總栽,參加了一場大型拍賣會,拍賣品是一位作家的處女作。每個出版社都想得到那本書的版權,所以競相出價,價格越抬越高,最後超過了100萬美元。競標過程中,霍華德一直在整理公司的盈虧賬目表,他想也許他們不得不退出競標了。“我不想失去這本書的版權,但這些數字太讓人難以接受了。”他把最新的盈虧賬目表分發給同事。然而,編輯部主管提出異議。曾任三家出版社的高階編輯,在經驗方面公司無人可比。他拿起盈虧賬目表說;“把這張紙扔掉吧!”他指出這些數字毫無意義;“我們之前競價都是靠直覺與集體智慧,我想信這本書銷路會很好,我們當中沒有人認為作者會寫這一本書。所以我建議在上次出價的基礎上再加20美元,擊敗所有的競爭對手,然後再加一條,即我們將以50萬美元的底價購賣作者的下一本書,並先付10%的定金。”
按照這種方案,霍華德進行投標,最後獲得了那本書的出版權。該書後來成為當年最暢銷的書,而且,作者寫的第二本書的銷量比第一本還高。
誠然,理性的資料分析是做決定的依據,但有時經驗才是制勝的法寶。如果自己經驗不夠,就一定要尊重有經驗的人,他們能夠幫助、指點你,使你少走彎路。
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向他們微微點了點頭,心想;跟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噌噌噌”從水面上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漂?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噌噌噌”地從水面漂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了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噌噌噌”地漂過水麵上廁所。這下子博士生更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雲集的地方?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的廁所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廁所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裡。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說“為什麼你們能走過去?”兩位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裡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木樁正好在水下面。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我們一聲呢?”
虛心向經驗豐富的人請教並不是丟面子的事,反而能夠促使我們更好更快地成長。
關於2:成功從打雜這件小事做起
作者:實名倪濤
拿墨菲定律來說:任何一件事都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每件事都是要經歷百八十難才能成功,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創業者,每個人都可以從大學畢業,但每個人的差距也會逐漸放大,無論你現在是在讀書還是已經開始步入社會,如果你真的想有一番自己的事業,那麼最好從打雜開始!
經歷了一系列的人和事,遭受各種不一樣的打擊碰壁,就算你計劃的再如何如何不堪,心理層度上都會遭遇一定的打擊,一定程度上的失敗!
這些經歷告訴我們的是,恭喜我們已經開始融入這個社會了,我們可以開始增漲自己的能力,技術了,一個行業的最開始,已經踏進了第一步!
當然現在的我們或許完全不能理解一個行業的固定思維,我們甚至都不能決定這個工作我們能幹多久,因為我們剛出學校,我們對這個社會還是處於毫無瞭解的情況,我們只能安於現狀,我們做不了定位,做不了發展,甚至做不了下一步,擔心會不會被開除?這些種種跡象表明,我們都是在打雜!
那麼我們進入一個公司,如何來確定自己的職位,如何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到底該不該打雜呢?對於自己又該有一個怎麼樣的定位,我們初入公司,我們不瞭解一個行業,我們甚至擔心能不能過試用期,這樣的心理素質的我們只能打雜。
其實什麼是打雜,在一些剛畢業的學生眼裡什麼都在做那就是打雜了吧,或許吧,但是一個公司如果給我們機會,讓我們成長,我們還不能完完全全的創造出價值,我們憑什麼說這是打雜!
從心理學角度來考慮,這壓根就不是一種好的表現,在網上我們經常聽到這些那些人說自己在打雜,這個職位在幹那個職位也在幹,我們真正幹出了什麼有用的東西了嗎!
這個社會是價值型社會,不是多勞多得的年代了,我們需要打雜,我們為什麼會打雜,其實在這裡我們需要的是經驗,這些就是我們的經驗!
如果我們當初連一個打雜的經驗都沒有,我們拿什麼去面對以後的事情,如果我們上班的地方令我們毫無目的的生活著,一天到晚不知道從哪下手!
那麼只能說我們連基本的員工的修養都沒有達到,每個行業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某個職位,某個任務的,這個社會肯教育我們的人,肯告訴我們經驗的人並不多,“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吧!
所以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靠自己學習,靠自己的求知慾才能得到進步,貓曾是老虎的師傅,老虎到最後也不會爬樹,就算身邊有跟我們分享的人,那必定也會留有一定的餘地,這是生活在社會的本能!
我們做到打雜的地步,那是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的大腦正在飛速的學習中,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天生就比我們聰明,我們要擅於接受這個現實,笨鳥不止要先飛,而且還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他人認同我們的思想,或許我們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何來這樣的地步,那麼很多比我們厲害的人告訴我們的是!
現在外面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我們不努力我們不付出,我們想說明什麼?如果我們連一個基本的打雜都不能做好,如果你連一個基本的進取心都沒有,那麼我們這輩子就這樣了!
經歷往往不是說出來的,所以現在的我們雄心壯志鬥志高昂,卻不知道現在早已不是70後那一批人的時代,單一的靠自己的一顆心是拼不出一片天地的,也就是說現在的社會,要麼被收購要麼被扼殺,所以成功早已經沒有什麼改朝換代一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比當初的自己更厲害而已。
關於3:對話吳偉:談在校創業成功經歷
作者:extxmzsf
8月28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E行天下 夢走四方”社會實踐隊來到了“六創網路”公司,我們見到了總經理吳偉並聽他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
他講到自己出身農村家庭,家境貧寒,大學期間于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就讀。和別人大學畢業積累一定資金和經驗後創業經歷不同,他在校期間就開始了別人敢想不敢做的創業歷程。
細緻大膽,認真踏實
剛步入大學的時候,吳偉就細緻的發現有好多同學想買自行車,於是他就想到了通過從自行車便宜的地方進來然後賣給同學賺錢,當時的他一手騎著一輛一手推著一輛,就這樣一輛一輛的賣出去,每輛可以賺到幾十塊錢。與此同時,他還靠給一些公司發傳單賺錢,他與別人不同,別人不接他的傳單,他便追著人家給。他說發出的每一份傳單都代表著一份回報,每一份都應該認真對待。
正是他的這種認真踏實的態度使他被公司的人發現,讓他領多一倍的工資去督促別人,後來又讓他幫忙找200個同學來發,正是這樣,他發現他可以通過給別人介紹工作賺錢,每人10塊錢,可是他的野心不只這些,他又想出自己可以給別人每年介紹多次工作,每人則收取更高的費用,還可以免費聽講座,參與活動等,正如他自己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的他有著朝氣蓬勃的勁頭。
可是剛剛創業經歷有了希望之光的他,資金不足難以給員工發工資成為了他創業的第一大難題,這時他發現了淘寶,當時淘寶行業剛剛興起,他就想著開個網店賺錢,陰差陽錯的做起了淘寶店面裝修。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經驗的累積,一步步的有了後來的也就是現在的“六創網路”公司。
結合實際,積累經驗
當我們問到發傳單的工作很辛苦,而其工資又少,為什麼還要堅持的問題時,吳總說,不論做什麼都要抱有一種積累經驗的態度去做,即使是發傳單也要認真,任何事情都是一種人生經歷。他還說到當時騎著自行車在臨淄,周村等地發傳單,渴了買根冰棍兒吃也是幸福的,現在開著車走一遍,想想當時自己在這條路上曾奮鬥過、努力過,覺得無比的幸福。
他樸實、謙虛的精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與我們分享經驗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年輕人應該怎樣做人,做事。
當時的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去幹,他不斷的向我們強調做事要有計劃,計劃要結合實際,不能盲目的去幹。想想自己幾天要幹什麼,這周要幹什麼,而不是以後要幹什麼。
強調態度,注重人品
現在的吳偉已經不是當時那個初出茅廬的農村小子,現在的他已經擁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傳媒公司。當我們問到如何選拔人才時,他說道“可以是好人,但不可以是小人”,他最注重的是人品,其次才是能力。可以沒能力,但一定要有態度,一個人如果連擦桌子這樣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做好其他事情。
海爾集團創使人張瑞敏曾經說過“什麼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是的,一件小事都做不好的人一定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態度不端正,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吳偉對員工的嚴厲要求同時也是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鞭策。
學會定位,謙虛交友
“定位定江山”,吳偉給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創業建議是一定要給自己定好位,他說道大學期間要有一個詳細的計劃,並且學習要在某一方面鑽研,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切忌“鬍子眉毛一把抓”的盲目行為,並且要把握自己計劃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吳偉對我們的建議難道不正是當代大學生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麼?
他與我們交談的同時,我們可以清楚的感覺到他的淳樸,謙虛,他一再強調低調,還說道在學習勤奮的同時不能忘了與他人交流,要廣交朋友,多與老師同學溝通,因為在交流分享的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取長補短才是成功的途徑。
整個談話過程沒有嚴肅的氣氛,就像是大哥哥向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傳授成功經驗一樣,他的成功與那些有經驗有資金準備的青年不同,他的成功更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和景仰,他的創業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五年經歷三次低谷,也曾面臨資金不足,工資發不下來,房租交不出去的問題,他的路途也很坎坷,說到他的遺憾,他還是感嘆自己當時做事情雖是用了心,但沒有盡全力。
他最後總結到“定位+勤奮”是成功的途徑,現在的他擁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我相信他會在屬於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何對待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