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成語】: 抱殘守缺

  【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解釋】: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 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這句成語初作“保殘守缺”,見於《漢書·劉歆傳》:“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西漢時,有一個叫劉歆的人,字子駿,是著名學者劉向的兒子,曾拜為黃門郎***內廷侍從官***。後來與劉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進行學術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閱讀了不少祕藏的古籍,發現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傳》,愛不釋手。經過研究,劉歆認為,《左傳》是一本珍貴的文獻資料,便建議為《左傳》等古籍建立學官。漢哀帝***劉欣***知道此事後,就命劉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左傳》等一批古書的義理。但諸博士既不同意為《左傳》等建立學官,又不肯討論研究此事。劉歆對眾博士的這種態度很氣憤,給管博士的太常寫了一封公文,對此提出了批評和抗議。

  劉歆的信中寫到:這些博士不學無術,孤陋寡聞,懷著害怕別人識破他們的私意,沒有服從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殘守缺,因循守舊,而不肯探求新的學問。由於劉歆的信言詞痛切,引起了博士們的怨恨並因此遭受到了誹謗。後來,劉歆自請到地方做了個小官。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原意為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現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感恩的成語故事
相關知識
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抱殘守缺的成語故事
抱殘守缺的成語典故解釋
關於抱薪救火的成語故事
抱殘守缺的典故
抱殘守缺的造句
風燭殘年的成語故事_風燭殘年的成語典故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簡介
抱殘守缺的解釋和造句
殘杯冷炙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