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影片講述一名叫莎曼的女人為給兒子治療眼疾從捷克來到美國,辛苦賺錢,但房東比爾卻想把她的錢佔為己有,被逼無奈殺死比爾,最後因不願把給兒子治病的錢為自己申訴,而被絞刑而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面對苦難,你是抱怨自棄,還是欣然起舞?——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一生”,書的封面這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思。我是如何面對苦難的?每個人生命中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點綴著。那些在苦難中歡歡喜喜迎接挑戰,毫無怨言,甚至獻上感恩的滿懷信心者一直是我佩服和想成為的物件。當我看完羅伯塔?班迪的《黑暗中的舞者》,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書中這位偉大的母親,面對這沒有預約的痛苦——先天殘疾的嬰兒,選擇勇敢接受。孩子羅布,他只活了29年7個月零10天,但是他整個生命的過程都在充滿愛與希望的環境當中。即使他有嚴重的智障,只能發現幾個有限的聲音,右眼失明,左眼的視力也相對微弱,側凸的脊柱導致駝背,身上所有的關節都嚴重的錯位,有嚴重的癲癇,經常性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因此頸椎畸形,頭部和脊柱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頸部的肌肉,他更無法獨立進食,成天流著口水。當你生下這樣一個孩子的時候,你會如何對待呢?在很多家庭當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選擇遺棄,或是送進社會福利機構,畢竟面對這樣的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和耐心。而對於孩子父親和母親的支撐是他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力量屹立不倒。絕望使人陷入黑暗,虛無之中,而盼望是信心的一部分,因為相信天父必定有他那美好的旨意。雖然他不能言語,但我們似乎聽得到他渴望生存的吶喊。羅布和病魔鬥爭的情景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
羅布心中的平安使她母親學會了知足、忍耐、奉獻和愛。羅布的病弱使父母親的婚姻愈發堅固,讓他們的愛情愈發深厚。上帝使用羅布的軟弱建造他弟弟妹妹們的生命,是他們的心智和理解力都早早成熟。羅布使大家保持了一顆純潔的心,當電視等媒體的報道中充滿物語的時候,讓他們不至於變得庸俗和敗壞。羅布教會了大傢什麼叫做感恩,看到生活中原本有那麼多的快樂,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罷了。羅布成了那麼多人的祝福,雖然他的生命那麼短暫,29年7個月零10天。他的生命是上帝奇妙愛的彰顯。“每一段友誼,每一種經歷,似乎都在推動我們接近那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質疑著,思考著,成熟著。上帝輕輕地推著我們前進一小步,這篤定的一小步又給了我們邁出下一步的勇氣。他就是這樣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地前進,不徐不急,不緊不慢。”羅布的生命詮釋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的生活如何,而是我們如何生活。
這本《黑暗中的舞者》是羅布的母親羅伯塔?班迪在羅布離開人世之後寫成的一本回憶錄,把羅布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都詳細地記錄下來。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快樂與悲傷共存,同享生命中每一個感動的瞬間,上帝對每個人並不可能完全的公平,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化解人生路途上的每一個坎坷與挑戰。上帝把羅布帶到這個家庭,是為了讓羅伯塔明白愛與希望同在,領悟感恩的意義。
當我們遇到羅布這樣的情況時,我們會像戴維還是像羅伯塔呢?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羅伯塔的感恩與擁有的幸福。羅布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不到30歲的生命卻這個庭的每一個成員的心中永遠的存在。
篇2
歐洲電影《黑暗中的舞者》開頭向我們展現的只是一個簡單純粹的舞者。歡快的音樂伴著輕盈的舞步,未曾想竟是為蒼涼的結局奠下黑色的筆調.
沙曼,一個在美國某個鄉村工廠做工的捷克移民,她善良,堅強,勤勞。即使生活在她面前已是千瘡百孔,殘酷、冷漠、艱辛,但她的笑容就像陽光一樣,衝破了生活帶給她所有的黑暗。
籌齊小俊動手術的費用,這是她生活的全部內容。她總把小俊即將承受的痛苦歸結於自己的過錯。“這都是我的錯,我明知道把他生下來就會有眼疾的,但我還是把他生了下來。”作為一個母親又怎麼忍心剝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利呢?在她身上,善良,隱忍,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她相信任何一個人,不可救藥的相信。她相信比爾,向他傾吐自己即將失明的祕密,她說,她已經攢足了小俊手術需要的錢;她相信森姆,那個數次用舞蹈誘使她留下的男人,那個把她送進監獄的男人。她那麼相信,現實卻讓“相信”變得如此不堪。所以,即便她清楚是比爾動了那筆手術費,卻依舊對他懷存希望。她不知道的是,貪婪、虛榮卻可以泯滅所有的人性。她掙扎著,哭泣著,控訴著!
無從選擇,命運充斥著太多的無奈,只能用鮮血、生命為自己贖罪。或許這樣的行為近乎瘋狂,近乎荒謬,可現實就是逼得你無從自己。殺了比爾之後,沙曼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我那樣做只是逼不得已”。她試圖用水洗淨身上殘留的鮮血,用水洗盡她的罪惡,拋卻一切,原諒自己。她在音樂的世界裡被寬恕了,卻沒有在現實中被寬恕。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中的那麼好,但不會像你想象之中的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牙走了很長的路。”我想,這句話該是對她生活最好的寫照。她脆弱,在得知自己會被判死刑的時候,淚水終漫過她的面龐,直面死亡之時,她甚至都攢不出一絲力量站立。
人在生命面前顯得如此脆弱無力。她終是堅強的,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會無可置疑地遺傳她的眼疾時,她卻又義無反顧地將他生下,為了這個決定,她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一切。
即便腳尖再也支撐不住曼妙的舞姿,眼睛再也看不到繽紛多彩的世界,她還是用耳朵聽到了與心靈碰撞的激情。她對苦難無動於衷,卻對音樂情有獨鍾,聽不到聲音,她就會不安。最後一次,她用生命,完成了這最後一支舞,將它演繹的悽美、動人。
一百零七步,那是她與死神的距離,一百零七步,也是她與音樂殿堂的距離。我相信,在那裡,只有純潔,光明,和平,沒有黑暗;在那裡,沒有那麼多爭先恐後阻擋她生命舞步的苦難;在那裡,她,就是整個世界。
篇3
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並不是很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太藝術的電影。這次去看這部電影大概緣於我在前一個部落格裡寫過的一篇同名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可以說這是一部迄今為止,我唯一無法具體說出觀後感的影片,因為這之間夾雜著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憐憫、有憤怒、也有感動。也許芳的形容比較貼切,那就是這絕對是一部讓你看時思緒幾近崩潰,看後心情又非常鬱悶的電影。
對於女主角,我確實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為何能夠如此堅強地生活、如此樂觀地面對自己將瞎的事實但卻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為自己的無辜做出最後的聲辯。或許這之中體現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義氣和她的從容淡定以及許許多多的作為一個女性而言難得的優秀品質。但是我卻還是忍不住想要罵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於她在別人用極其卑鄙的手段和陰險的計謀傷害了她之後,卻依然那麼執著地要為那個卑鄙小人去保守一個會致她自己於死地的祕密。
對於女主角,我也確實有太多的感動。感動她對於音樂對於舞蹈的執著追求,感動她面對無望人生的堅強樂觀,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作為母親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和偉大!
我常常在想,這個世上或許只有一種愛的力量是最為強大和永恆的,那就是母愛。母親們總是不求所報地為自己的子女爭取他們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可以真正體會到母親對他們的那份深沉的愛的呢?如果體會到了,那為何子女回報給父母的愛總遠比不上母親所給予她孩子的愛呢?覺得這或許是因為母親大多不會用語言告訴她的孩子她的愛,這一句“我愛你我可愛的孩子”似乎成了母親永遠難於逾越的鴻溝。這一溝讓木訥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來自媽媽最深切的愛。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既然愛,那就要勇敢地說出口。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