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心理調適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和層次的提高,大學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大,極易產生心理問題。學校應採取多途徑和措施幫助畢業生做好心理調適,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環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心理調適的研究》

  摘 要: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和層次的提高,大學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大學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由於期望值和現實的偏差,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壓力,極易產生自我認知失調和心理定位錯位等心理問題。學校應採取多途徑和措施幫助畢業生做好心理調適,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期望;心理誤區;調適對策

  1 引言

  就業不僅是大學生人生中的重要選擇,也是影響全社會、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對於學生個體來說,就業是成長和成熟的重要轉折點,是機遇更是挑戰。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形勢變化快且多樣化,現今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等多方面壓力,而學生就業期望和現實環境的不一致,使得一些學生極易走入心理誤區。因此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就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節,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環境是極其重要的。

  2 大學生就業現狀

  2.1 影響大學生擇業的因素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愈趨嚴峻。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總體需求與畢業生供給不均衡,例如工科社會崗位需求量遠高於理科、文科需求量,技術崗位需求量高於管理、研究崗位。另一方面是畢業生層次的提高,具有碩士和博士學歷的畢業生在逐漸增長,而本科畢業生與之相比不具有競爭力。第三方面則是由於畢業生自身期望與就業形勢不相符,或自身能力素質跟不上企業職位需求等。面對這些多方面就業壓力,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易出現心理錯位和自我認知失調等心理問題。

  2.2 大學生就業期望

  根據對我所帶年級的調查,大學生在擇業中的期望如下:約80%的學生想在省會城市、一線城市工作,僅20%的學生願意在二級及以下城市工作;約90%的學生願意從事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僅10%左右的學生願意從事其他行業或不限行業的工作;約60%的學生意願到大型國企或業內知名企業工作,僅20%的學生表示對工作單位性質沒有太多要求;在薪酬待遇方面,幾乎所有學生的期望月薪都在2000元以上,且約20%的學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

  2.3 擇業中存在的現實矛盾

  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多方面的現實矛盾。例如求職中的不公正要求***如性別要求***,同類專業設定過多,自身能力有限,專業沒有優勢,就業機會太少,不清楚自己適合幹什麼,家庭矛盾***家長要求與自身期望不一致***,不願意到西部地區或艱苦地區工作,或戶口不能解決等矛盾。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大學生在就業環境中偏於理想化,由此造成理想與現實差距較大。

  3 大學畢業生就業心理分析

  3.1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心理狀況

  高校大學生在社會同齡群體中,具有高素質,高學歷的優勢。目前高校畢業生主要為90後,從社會環境及家庭成長環境來說,當前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缺乏實踐經驗、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心理期望過高等問題,而他們習慣把擇業困難的原因歸為外因,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這樣的求職心態致使眾多學生在擇業過程中處於被動局面,總希望需求單位能滿足自己各方面需求,由此則增加了自身就業的難度。由於缺乏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學生對於社會形勢、行業發展狀況、就業前景等認識不夠,在擇業過程中容易產生迷茫或從眾心理。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在擇業過程中過分依賴父母的建議,缺少自主性。

  3.2 心理誤區分析

  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可分為兩類,即自我認知失調和心理定位錯位。

  自我認知失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焦慮心理,由於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心理不夠成熟,很多學生對現實和未來表現出困惑、迷茫、憂慮、焦躁等情緒;二是攀比心理,由於專業不同和學生自身素質的差別,學生簽約單位在待遇、區域等方面存在差距,同學之間容易相互比較而導致心理失衡;三是自卑心理,有的學生對自我認識不夠,自我評價過低,不能正視自身的能力和優點,擔心自己適應不了崗位需求;四是矛盾心理,在面臨多項選擇的時候,學生易產生迷茫和矛盾的心理;五是挫折心理,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在初次求職失敗後極易產生強烈的挫折心理。

  心理定位錯位主要表現在盲目從眾,缺乏主動性等。有很多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盲目從眾,追逐熱門,而忽視了自身條件與職業特點和崗位需求的符合性;還有一些學生缺少主動求職的積極性,表現為只在企業來校招聘時去應聘,而不去主動尋求求職途徑。

  4 心理調適對策探討

  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心理調適,避免學生走入心理誤區要從加強就業指導,創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空間,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競爭力,正確認識自己,認清就業現實等多方面來實施。

  4.1 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高校應從學生大一進校開始,引導他們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理想,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式和成長過程,把就業工作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分析自身的能力優勢和性格特點,還能幫助學生儘早確定求職目標,避免在擇業過程中出現選擇迷茫、盲目從眾等心理。同時可利用課程為學生詳細介紹有關服務西部、基層就業、自主創業、考研、留學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資訊,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

  4.2 加強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及諮詢

  學校可針對畢業生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諮詢工作,對大學生在就業中出現的常見心理問題給予分析及調適指導,並加強對學生就業風險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對於求職受挫的學生,給予積極暗示和鼓勵,幫助學生排解就業中產生的不良情緒。

  4.3 拓展教育空間,提升學生素質

  重視社會實習和社團活動,學校可針對應屆畢業生拓展素質教育空間,通過開展多項素質拓展訓練、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比如採用模擬求職活動、與企業聯合培養實習等方式增強學生的社會經驗、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等,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4.4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對於就業期望過高的問題,需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環境調整期望值,拓寬就業方向。尤其對於就業困難的學生應引導其適當降低期望值,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競爭,形成先就業求生存,後擇業謀發展的正確認識。同時也要積極利用國家出臺的就業政策和具體措施,在就業過程中注意個人的人力資本積累,以便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孫鑫.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及對策[J].現代閱讀,2012,***12***

  [2]羅登輝.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誤區及心理調適[J].中國校外教育,2010,***7***

  [3]樊立三.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現狀調查[J].淄博師專學報,2008,***4***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大學生心理素質淺談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探究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就業心理調適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調適與健康的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淺析論文
談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除錯論文
淺析大學生擇業心理障礙論文
大學生創業心理探討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及調適研究論文
有關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論文
阻礙大學生就業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