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個人創業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2日

  在成都政府出臺許多創業優惠政策後,創業激情再次被點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都個人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案例1:他們能否贏得世界?成都合夥人合夥創業的那些事兒

  他們能否贏得世界

  在成都,在現實中有著同樣一些合夥人,他們白手起家,分分合合,在網際網路時代追逐著各自的夢想。所有的離開和留下,都只是為了尋找新的可以向前邁步的道路。

  上集

  合與分

  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開始:初出茅廬,白手起家,4萬份的發行量、每期10多萬元的廣告收入,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廣播、電臺、網路的獨家代理權……這些在當時堪稱神奇的資料,被爭相提及。

  大學兄弟

  第一期雜誌出版

  每人分了一千多

  龍巨集,劉洪燕,王林,劉振華,任建。

  2007年,這五個名字成為了眾多成都年輕人的榜樣。

  成都商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數百家媒體,都報道並轉載了他們五個創辦全國首個高校校園媒體《校園消費》的故事。初出茅廬,白手起家,從未虧損,4萬份的發行量、每期10多萬元的廣告收入,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廣播、電臺、網路的獨家代理權……這些在當時堪稱神奇的資料,被爭相提及。榮譽也隨之而來,從成都到中央的共青團組織,都將他們視為大學生創業的典型,很多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更視他們為偶像。

  此時,劉洪燕、任建、王林剛大學畢業,龍巨集被保送研究生,劉振華大四在讀。五個小夥伴共同成立了成都高效廣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辦公室設在成都科華路上一商務樓內,佔地兩三百平方米,擁有四五十員工,“當時掙的錢全部都投入了擴大運營中”,“我們期望在未來幾年內,建立起全國性的高校校園整合營銷平臺”,“每天數以百計的師兄弟在QQ上加我們,要我們告訴他們如何創業如何成功”。

  事隔多年再回想當初,他們都不禁感嘆:“太浮躁了”。

  五個創業小夥伴其實都有著相同的生活背景,家庭貧困,只能靠自己打工兼職維持學業和生存。而他們最早的創業意識,也是在這樣的生存磨礪中“逼”出來的。

  2005年6月,在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學生會任職的任建找到劉洪燕,想通過拉贊助向新生免費發放校園地圖。劉洪燕和他在地圖的設計圖紙上多畫出24個廣告位並最終全賣出去了,順利印製了兩萬張地圖,賺了8000多元。地圖的成功讓他們意識到了校園周邊的商機,劉洪燕、龍巨集及另一位同學於是著手籌劃《校園消費》雜誌,說白了,就是一疊廣告加代金券。

  2005年暑假,他們放下所有工作,跑遍了四川大學及春熙路等地的商家,推銷他們的雜誌。紅瓦寺當時一家叫紅河谷的餐館老闆是川大MBA的師兄,說你們才奇葩,什麼都沒有,上門就敢開口要600元廣告費……在無數次被轟出門後,憑著死纏爛打的本事,他們終於拉回了2萬多元的廣告。《校園消費》發刊前一天晚上,龍巨集在川大南門的小飯館吃到撐得走不動路……第一期出版後,每個人分了一千多元。一起拉廣告的一個同學隨即宣佈退出,只留下一句話:這簡直不是人乾的活兒。

  但《校園消費》還是火了。很多同學慕名而來,也有很多人吃不了這苦而離去。最終留下的,就是劉洪燕、龍巨集、任建、劉振華和王林。

  汶川地震

  5人最困難時

  要靠女友接濟

  他們聯合起來,攜手走向了成功。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轟動全國的創業典型,竟也因為鋪天蓋地的報道,為不久後的分崩離析埋下隱患。當然,問題還是出在自身。

  在各種榮譽加身的2007年,他們的高曝光率引來了工商局和新聞出版局的登門:沒有辦理營業執照,也沒有發行刊號,這是典型的非法經營和非法出版,要麼關門,要麼趕緊補全手續。一群已經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尚缺乏運營一個現代公司的常識,缺乏管理和應對經驗,這樣的缺陷幾近致命。

  為了挽救這個創業專案,他們開始像尋求救命稻草一樣尋求合作。正好有一家大集團對他們的能力和創意欣賞有加,也有他們需要的刊號和實力,於是雙方郎情妾意地談了一年,不料最終還是宣告破裂。

  禍不單行,更大的災難接踵而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作為震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成都當時很多商業活動陷入停頓。資金鍊一斷裂,《校園消費》瀕臨絕境。《校園消費》的經營模式是傳統的高成本低利潤,加上忙於擴張,幾乎沒留下可供應急的週轉資金。

  一群稚嫩的年輕人,從來沒有對這樣大的風險有過預計,更缺乏應對經驗。地震時期,五個創業夥伴,與女友一齊擠在一套90來平方米的租住房裡,他們一直親切地把這五個女孩子稱作“女朋友們”。公司掙的錢都投入運營,他們個人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得到實質改善。“我們在那裡給女朋友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經濟最困難的時候都還仰仗著女朋友們的接濟,最後我們卻……”創業夢碎,無計可施時,迫於生計的劉洪燕等甚至開始在外面打零工做外牆保溫,以度過生活的困頓和理想的迷失期。

  分道揚鑣的時刻終於還是要到來。

  地震後,他們頂風出了一期,但這仍然不足以完成已簽約的訂單,反而再次因“非法出版”遭到相關管理部門的追查。整個公司已負債幾十萬,勉強繼續只能帶來更大的虧損。5個人意見出現分歧。多數人主張公司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只有龍巨集不打算放棄。龍巨集的工作主要是拉廣告。他說,很多老闆都是衝著個人信任,把錢交給了他。雖然公司破產從法律角度講沒問題,但心裡卻覺得過不去。

  小夥伴們決定和平分手。劉洪燕、王林、劉振華離開公司,任建回到家鄉陝西。龍巨集一個人留下來,當然,這也意味著他決心扛下所有債務。

  龍巨集的留下,有很多說法。當初與他分開的創業夥伴們覺得,在所有人都面臨著夢想破滅的慌亂和迷茫時,他確實勇氣可嘉;而因他的堅持與之結下深厚友誼的生意夥伴則由此認為他重情義有擔當,是個可以信任的男人;可龍巨集時至今日來回看當初,卻認為這看似突然,其實必然。種種問題的堆積和無解,說明具有相同背景和閱歷的他們走到了事業的瓶頸。

  下集

  留與變

  這是一個近乎悲壯的結束:在如今的網際網路上搜索這五個人的名字,依然滿是他們當初志得意滿時的種種,而之後長達7年的艱辛與摸索,蟄伏與重振,思考和創新……幾無紙墨。

  獨擔債務

  雜誌已經不能再做

  走回廣告公司老路

  所有的離開和留下,都只是為了尋找新的可以向前邁步的道路。此後龍巨集在選擇合夥人時,都儘量遵循一個標準:即互補。

  當然,這個選擇,和龍巨集性格經歷也有關係。

  龍巨集出生在湖北恩施州宣恩縣一個偏遠的小村子裡。他說,恩施是湖北最窮的地方,而他們的村子又是恩施最窮的地方。那種窮困帶給龍巨集最直接的生活感受,便是永遠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根本不敢奢談理想。

  當他拿著三鄉四鄰湊足的五六千元錢到學校報到,交完學費及各種雜費後就已兩手空空。向家裡伸手絕無可能,擺在龍巨集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要活下去,就必須找兼職。

  從磨子橋家教兼職中心找到第一份家教工作開始,發傳單,推銷茶葉,市場調查,販賣盜版英語詞典……龍巨集所有的空餘時間都在做各種兼職。當然,他還要拼命學習,因為拿到一等獎學金就可免學費,所以他必須年年拿第一。這是龍巨集在同學眼中最牛的地方,掙錢學習兩不誤。

  但辛酸自知。離開父母,進入大學,什麼東西都是新的,別的大學生都在為賦新詞強說愁,龍巨集卻必須不斷地解決新問題,連愁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看電影耍朋友,都是奢侈。一次國慶節,他清晨6點騎車出門做家教,沒帶雨具中途淋了雨,身體本就單薄的他開始感冒發燒,晚上騎回磨子橋時,整個人都不行了,差點被車撞倒。好不容易回到宿舍,進門就暈倒在地,更慘的是,宿舍裡空無一人。直到有同學回來,才將他叫醒送往醫院。

  大一大二,是龍巨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時期,壓力大,一直要不停地面對新東西,且無人分擔苦痛。但這個時期,也極大地改變了原本內向且不善言詞的龍巨集,讓他此後對任何困境和新事物,都很少畏懼。包括接手“高效”遺留的爛攤子,他說當時心中真沒什麼怕的。

  這本當時以代金券為特色的DM雜誌,相當於現在團購網的前身,現已消失不在。高效的5個創業者,是繁榮的高校經濟最早的開拓者,只剩龍巨集一人。

  龍巨集留在高效的同時,還有一個人留了下來。

  文鵬元,是“高效”在與大集團談合作的一年中,僅存的碩果。當初,正是在該集團工作的文鵬元發現了高效團隊並促成這次談判,這一年,文鵬元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參與到《校園消費》的內容改版中去。談判失敗,文鵬元也站到了十字路口。兩人帶著幾個剛畢業出來的學生,將原來在科華路租用的辦公室退掉,搬到了天祥街的一居民樓裡。雜誌已經不能再做。他們走回了廣告公司的老路,靠幫商家做活動等來一筆筆地還清負債。

  官司纏身,有兩員工因公司沒有為他們買保險訴至法院,印刷廠的追款傳票也同期到達。最後協商,兩員工從公司舊電腦裡各挑一臺帶走,剩下的錢和印廠欠款都分期還清。

  從2008年到2009年上半年,他們靠賣苦力還完所有負債,公司開始扭虧為贏。苦難終將變成財富,留下來的人都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而留下來的客戶都成為他們最穩定的合作伙伴。開火鍋店的老大哥魏明當初也是他們的大債主,七八千元的廣告可不是小數目,他笑稱,這筆錢至今都不曾算清楚過,他們已然成了好朋友。他看得起龍巨集有男人的擔當,而龍巨集更是視魏明為自己的精神導師,言必尊稱其為“師傅”。

  從2009年開始,他們的業績迅速提升,年收入從幾百萬迅速提升至上千萬,大家都過上了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可文鵬元和龍巨集從沒分過一次錢,只領固定工資。其餘的錢都用來折騰新專案,失敗很多,但從不放棄。

  化敵為友

  新合夥人不打不成交

  漸入佳境時突又退出

  早在2006年,龍巨集已敏感地留意到大學校園變化,網際網路帶動下,校園論壇開始火起來。2007年,他與黃海波在此短兵相接。

  黃海波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大二的學生。此時的大學校園已經非常OPEN,而更OPEN的黃海波靠自己製作的軟體,在為大學生廣告聯盟西南百餘個高校BBS網站提供服務。他從外面每拉到一個廣告客戶,僅用一分鐘時間就可以通過軟體上轉至所有高校的BBS論壇內。僅憑這個輕鬆的業務,黃海波在大學期間的年收入可達上百萬,利潤高至五十多萬。

  可這麼愜意的生活,竟生生被龍巨集打破。龍巨集試圖進軍BBS的廣告市場,找到黃海波,缺乏戒心的海波大大方方地為他引薦了BBS論壇的站長,不料卻是“引狼入室”。不久後,他發現自己被拋棄,站長們樂得在他們之間挑起“戰爭”哄抬廣告價,龍巨集這邊剛談好價,他們一個電話打給黃海波,海波馬上帶著公章衝過去,反之亦然。大家都寧肯賠本賺吆喝,雙方的惡性競爭沒持續多久,龍巨集主動找到海波。與其自相殘殺,不如一致對外。兩人一拍即合,龍巨集退出競爭,幾個月後,黃海波大學畢業,與龍巨集文鵬元聯手,正式組建了龍巨集創業生涯中第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錦途。

  一個曾幫著海波做事的兄弟非常不理解海波與龍巨集的合作。海波說,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總怕吃虧。但他認為,對創業而言,合作是必走之路。他和龍巨集及文鵬元的合作也比較順利,錦途4年多來,公司一直保持著70%至80%的增長。

  可就在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時,黃海波卻與他們又走到了分手。

  用龍巨集的話來說,黃海波更偏技術。黃海波自稱熱愛網際網路生態,不需要過多地將時間用在維護複雜的人際關係上。可這4年,他發現已遠離自己的初衷,原本專注於網際網路產品開發的他總是忙於經營。2012年,美恰立項。2013年,他奔走在錦途和美恰之間。2014年,海波決定退出,專注做美恰。“接下來我想做的事,超過了我們三個人的能力,需要引進新的人才,藉助更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力量。”

  龍巨集這次放手得更加灑脫。他說,這不過是又一個十字路口,大家都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未來。美恰是龍巨集自創辦錦途以來最引以為傲的產品,他也希望通過海波的努力,將它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獨立後的黃海波,在天府軟體園成立了成都美恰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三位新的合夥人分別來自於業內知名公司的高管層,都有著海波所不具有的優勢:更多的資金,更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更強的技術能力。CEO黃海波笑稱自己現在就是一打雜的。

  續集

  拼與夢

  這是一個近乎實現的夢想:現在,他們已擺脫了當年的“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這些年輕人失去的,只是曾經套在他們身上的層層枷鎖。至於他們能否贏得世界,還得慢慢看。

  鳳凰重生

  合夥創辦“找我網”

  放言不怕阿里巴巴

  送走美恰,龍巨集迅速地將所有力量,投入了自己的新目標:找我網,一個專注於破解當下婚慶市場資訊嚴重不對等問題的網際網路專案。

  新合夥人嶽戰是龍巨集不折不扣的粉絲。嶽戰從小喜歡廣告設計,高二參加高考,考入成都理工大學讀書。除了上課,他的所有時間都用於創辦自己的廣告營銷社團。2007年,他在成都商報上讀到了龍巨集及其創業團隊的創業故事,並模仿龍巨集們的方式,利用社團外聯部做起了創收工作,廣告效果相當不錯,嶽戰去校外廣告客戶商家吃飯幾乎全免單。

  由於家庭條件優越,嶽戰一直都能隨性做自己喜歡的事。大學畢業,由於還沒想清楚自己的未來,他尊重父母意見,應聘到了成都市工商局廣告協會工作。與偶像龍巨集的認識就在這裡。一次,龍巨集的同事去工商局辦廣告資質,他在法人代表的名字上看到了龍巨集,欣喜無比。一來二去,兩人便成了朋友。

  在事業單位工作兩年,嶽戰決定離開。他費盡心思製作了3個精美的PPT簡歷發出去,很快便收到了廣東順德一家塗料公司的邀請,一個月後,他便從一個事業單位的人,變身為一個企業新創業專案的部門負責人。廣東順德有很多享譽中國的大企業扎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最地道的廣東美食,都讓嶽戰受益匪淺。2年後,他已升職為該公司高管兼股東,但他果斷辭職,回到成都,準備創業。

  嶽戰第一個就找到龍巨集,問了他一個問題:龍哥,你掙這麼多錢,花不完怎麼辦?龍巨集回答:做事不是為了錢,人這一輩子要做自己最想幹的事。嶽戰稱,龍哥很踏實,我很不安分。我們的共同點就在這個答案上。龍哥其實有過很多賺錢的機會,但他始終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

  嶽戰和龍巨集終於攜手,他的想法也得到了龍巨集的支援,要求只有一個:必須要有對行業有足夠了解的人。嶽戰二話不說,又用半個月時間製作了一個精美的PPT簡歷發出去。這次僅用8分鐘就收到回覆,受聘成為成都一婚慶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月薪1200元。一個星期後,老闆主動將他的工資提到5000多,讓他將自己在這周內提出的諸多改革意見付諸實施。不久後,他又應聘至成都最大的婚慶公司之一,月薪達1萬多。1年後,嶽戰如約辭職。

  2014年8月2日,他與龍巨集創辦全國首家婚禮服務預訂平臺“找我網”。2014年8月11日,阿里巴巴的婚慶平臺———婚伴也高調問世。“我們不懼怕阿里巴巴,我們的核心定位與他們的都不同。”但這其實也不是嶽戰和龍巨集的最終目的。他們的理想,是要搭建全中國第一個自由職業者就業平臺。

  理想遠大,但創業的路卻並非坦途。龍巨集稱,自己從不視創業為成功,創業對自己而言,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而當初離開高效的三位小夥伴至今還和龍巨集保持著良好的朋友及合作關係。劉洪燕、王林、劉振華離開高效後,共同創辦了成都君盛元熙廣告有限公司,該公司與龍巨集的高效公司一直有業務往來,也成為很多知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業務遍及全國各地。如今,他們又開始積極轉投生態農業,買斷了黑龍江五常一著名農民企業家的大米銷售權,從今年10月起直供成都家庭。

  離開成都的任建回到家鄉西安,曾經也主要開拓西安校園市場,現已轉行做實體開工廠,生產《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裡面提及的陝西空心面。

  正如老大哥魏明所說:龍巨集們從當年的“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到現在有了比較好的生活,這些年輕人在創業過程中,失去的是曾經套在他們身上的層層枷鎖。至於他們能否贏得世界,還得慢慢看。

  案例2:成都三名大專生創業故事 還沒畢業就賺十幾萬

  為雅安一家醫院開發管理系統,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詹悅庭、康克健、陳洪近日賺了十幾萬元。對於3個年僅22歲、尚未畢業的大專生來說,這是他們聯手創業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一年多來3人智慧、韌性與友情的結晶。昨天,他們和其他23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集體入駐高新區孵化園,邁向一段新的創業人生。

  每天工作到凌晨 數月開發出系統

  與同齡人相比,詹悅庭顯示出少有的老練,首次的賺錢機會就是他發現的。去年9月,他偶然得知雅安某醫院的管理系統已經使用10年,功能落後且維護不力,院長正準備更換一套新的系統。學軟體專業的詹悅庭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創業機會,他向院方提出:由他和康克健、陳洪來開發這套系統。這時,他們正在讀大學二年級。

  幾個沒畢業的“娃娃”能做一套醫院的管理系統?院方拒絕了他們。詹悅庭卻一遍遍不停地聯絡、遊說。醫院被他們的真誠和執著打動了,同意給他們一年時間開發新系統。

  從每天早上9點開始,3個人就不停地程式設計、設計、上網查資料,直到凌晨1點才休息。詹悅庭已記不清在成都和雅安之間往返了多少次。因為沒有研發場地,三個人就在康克健租的一套房間裡工作。沒有收入,又不去找工作,康克健的父母甚至誤解兒子不務正業。這段時間讓3人倍感壓力。

  今年5月,這套新的醫院管理系統終於開發成功,含住院、門診、藥房、財務、收費五大模組,運用了先進的系統構架。目前,該醫院已經開始使用這套系統,反饋良好。如今3個小夥子還在為醫院做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和社會醫療保險系統介面,待近期交付使用後就可大功告成。

  瞄準小醫院市場

  做了近一年的醫療管理系統,詹悅庭3人幾乎成了醫改的專家。他們十分關注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各種政策、程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實際的醫院管理系統。詹悅庭坦言無法去做大型醫院市場,他們看中的是縣級醫院及鄉鎮醫療機構。據透露,另外一家醫院已經開始試用他們開發的醫療管理系統。

  3人的夢想是把醫院的管理系統做成發達國家的模式。詹悅庭介紹,在國外醫院,病人看病如同逛超市,只要憑一張IC卡,就可以完成掛號、分診、劃價、拿藥全套流程,一切過程高度資訊化。雖然目前他們還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這樣的系統,但這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這幾天,詹悅庭又瞄準了蒲江一家做茶葉進出口的公司,準備近期去考察。

  24個學生創業團隊搬進高新區

  昨天,包括詹悅庭在內的24個學生創業團隊集體領到了高新區的入駐通知。這些學子將分赴高新區南區和西區的辦公場地。高新區為他們免去了一切入駐的費用,還免費提供辦公室、電腦、網路等設施。

  在高新孵化園的一間200平方米的辦公大廳內,10多個創業團隊找到了自己的桌子和電腦。詹悅庭和兩個夥伴分到一間獨立的辦公室,從此以後,他們終於不用在出租房裡工作。從星期一開始,這些大學生創業者將在高新區開始一段新的人生道路,詹悅庭3人信心十足:7月份拿到畢業證後就立刻註冊公司,還要邀請更多的同伴一起創業。
 

成都美女創業故事
成都個人創業案例
相關知識
成都個人創業故事
成功商人創業故事模板
成都個人創業專案什麼好做
大學生個人創業故事
一個人創業故事
農村的個人創業故事
成都美女創業故事
成都個人創業案例
現代成功名人創業故事
現代成功名人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