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課文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伯牙絕弦》的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係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教學語言的精練需要進一步提高。個別的時候,我的語言還有些碎,沒有達到最凝練的效果,影響了課的精彩。

  因為是新的授課形式,無法提前佈置學生準備,所以學生對伯牙子期的相關閱讀連結無法通過自主預習做到,我在教學設計中曾加進了延伸閱讀一方面內容,由我給學生講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並決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時給學生深情朗讀博牙所做短歌,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絕弦”。但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在授課結束之際,我不得不忍痛割捨。沒有讓學生由文字瞭解更多的知識,這也是我本節課的一個遺憾。

  課堂上我比以往表現放鬆了許多、灑脫了許多,懷念李玉學老師,是他的多次指點讓我懂得了男老師上課就要有一份瀟灑勁、一份精神氣。課堂上我比以往講話自如了許多、清楚了許多,感謝以前曾經為我指導課的盛華、崔繼明等老師,是她們讓我記住了備課不要放過每個細節,包括一句評價學生的語言也要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我比以往自信了許多,感謝於曉冬老師,是她的精彩設計、耐心指導、持久鼓勵,讓我在教學中有了更好的表現。

  “好上課——上好課——課上好”,是我教學的追求,我會繼續努力。

  篇2

  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知音情誼,特別是伯牙破琴絕弦的行為,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對文字進行了挖掘與擴充,引導學生想象別人是如何稱讚伯牙的,讓學生體會伯牙作為一名著名的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瞭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補充介紹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時所寫下的一首短歌,幫助學生感受伯牙對於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讓學生真正體會伯牙絕弦的那種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後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麼,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後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這篇課文中有兩處停頓難點:“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應拉長些,才更具音樂美,還有課文的最後一句的朗讀都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多加指導。還有,課堂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

  篇3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讀,而“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剛開始時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讀出感情。每次的朗讀並不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是環環相扣,步步提升。通過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反覆地品味語言,不斷加深對伯牙與鍾子期知音情懷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

  在朗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注意把朗讀與想象及理解進行有機地結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導學生要讀出高興、激動、稱讚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後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構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既豐富了文字的內容,又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世上那個最懂你知你的人。

伯牙絕弦課文反思
伯牙絕弦課堂反思
相關知識
伯牙絕弦課文反思
伯牙絕弦課文反思
伯牙絕弦課堂反思
伯牙絕弦課堂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課文預習題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語文伯牙絕弦課文
伯牙絕弦反思範文
伯牙絕弦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