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理考試的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地理高考對高中生的文字語言表述要求很高,但平時作業和考試中反映出學生的表述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

  20XX年高考落下了帷幕,備受關注的高考試題展露真容,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雖然地理試題在不斷變化,但一直不變的是知識體系和越來越貼近生活的出題思路。我們甘肅省所採用的新課標Ⅱ更加表現出這種傾向,試題難度逐漸降低,更加側重考查學生對地理生活常識的理解和應用側重能力的考查,體現了一直以來高考能力立意的宗旨。

  一、試題分析和評價

  試題結構:試題結構沒有變化,必答部分有選擇題11道***44分***:非選擇題36題***22分***、37題***24分***共46分;選答題在選修模組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中任選一題作答***10分***,總之題型體量試題結構都沒有變化。

  1、客觀題***選擇題***部分 【難度變化】下降

  今年的高考試題仍然採用五組材料展開,分別為城市區位、世界區域地理、地球運動***僅第4題一道***、地理新概念理解***“藍水”和“綠水”概念的判定***、地理環境整體性、氣候成因分析、農業地域型別,整體難度較低,題目綜合性好,知識點考察範圍廣。選擇題題組數量增加,共5組,每組題的數量減少,這樣變化使得命題涉及到更多的知識點。今年的選擇題整體偏簡單、都是基礎知識,考察以世界地理基本常識為主,基本沒有“陷阱”型問題,難度較20XX年、20XX年高考題簡單。

  2、主觀題***綜合題***部分 【難度變化】簡單

  第36題考察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從氣候、河流的水文特徵、地理生物入手,難度較低,幾乎都是講課過程中的答題模版,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容易拿到高分。 第37題考察中國東北商品農業,特別是三江平原的農業型別,都是答題模版,直接套用就可以了,只是出題形式略有變通,沒有直接考察農業區位選擇,而是以“環境質量優良”、“病蟲害少”、“化肥使用量少”這種原因描述的形式出題而已,基本答題模板基本沒變。

  3、選修題部分

  【難度變化】持平

  選修地理中“旅遊地理”考察老工業區的資源化轉變,發展旅遊業,出題形式較新穎,必修三區域地理中“德國魯爾區的老工業改造”有知識重疊的部分,是今年高考地理試卷中個人覺得出的最好的一道題。“自然災害與防治”考察地質災害類,以福建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為切入點,難度低。“環境保護”考察生物多樣性問題,比較難答。

  總之,20XX年地理試題在變化中保持了穩定,重能力考查,起點低,貼近生活,巧妙地設計和隱藏了難度但沒有迴避難點,側面考查了熱點。更符合課改的趨勢,更有利於學生學習地理。

  二、複習備考經驗總結

  面對今年的高考試題和學生的高考成績我們有一絲絲的欣慰甚至是一絲得意,令人欣喜的是一方面我們在複習備考中給學生進行了準確有效的指導,起碼沒有誤導學生;再者是學生的成績很令人滿意,不少學生考下來說地理做的很有感覺,出錯很少。地理學科再不是制約文綜的瓶頸反而成了學生的得分學科。回顧一年的工作覺得我們比較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精細制訂備考計劃,有條不紊地完成高考複習內容

  一進入高三我們就縱觀全域性制定全年的複習備考計劃,高三地理複習為三個階段:第一輪3月初完成,第二輪是專題複習到4月底結束,第三輪5月初開始大概用兩週到三週時間,最後留一週多時間學生自主複習。由於我們的學生基礎比較差,課時安排比較緊,以往有些老師四月份一輪複習還沒有結束,二輪只是象徵性的講幾個專題就匆匆結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三輪四輪複習。根據我們的經驗必要的輪次一定要做全做實,一輪複習重要,二三輪更是必不可少,對於我們的學生而言知識的重複和老師的liuxue86總結都很有必要。到後期可能學校安排的各種考試比較多,學生和老師都開始著急,可以按照計劃結合實際進度適當調整,但是必須把該做的輪次做好,既不能過於拖拉也不能跳躍式前進。

  2、精心組織教學,認真做實備、講、練、批、輔等教學常規環節

  備課方面:在集體備課統一目標和要求的前提下,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每一位教師從自己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對集體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既發揮集體的優勢又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彰顯教師的獨特教學魅力。

  講課方面:高三的課堂追求實效和高效,課堂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所以課堂上“精講”講要講的透徹,“精練”練要練的有效,結合學校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我們鑽研每一種不同課型的上法:新授課、複習課、練習課、試卷講評課等。

  練習方面:認真編寫和篩選課時練、周練、月考試題;在平時練習中要求學生重視審題和解題技巧的訓練;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指導。尤其是後期的二輪三輪練習是老師們自己精心篩選和編寫的,以求有的放矢。

  輔導方面:①輔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②輔導學生有效做作業③輔導學生及時總結。

  總之教學工作看似周而復始卻是充滿艱辛,沒有華麗的語言不需要豪言壯語,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堅守,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去做好每一個環節,只有做好這些常規工作、只要做好這些常規工作我們就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3、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準確把握高考內容、要求和方向

  面對今年的高考試題我們不禁竊喜,其中對試題難度的把握、對地球運動部分的預測、對區域地理的分析、對試題題串的估計無不與我們的預計相符合,所考的考點也是我們平時反覆強調的重點。所有的這一切應該歸功於我們平時展開的教學研究工作為我們的複習備考工作正確的導航。

  我們教研的主要途徑有: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包括考綱考試說明的學習和解讀;學校間組織的教學交流活動;自己平時積極主動地收集高考資訊;做近幾年高考試題和分析高考試題;參加省上等上級單位主辦的高考資訊釋出會,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積極的學習。

  4、膽大心細合理取捨、勇於創新

  膽大源自於對考綱的準確解讀、對教材的悉心參透,心細源自於高度的責任感和強悍的業務能力。教學不是墨守成規,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人云亦云,高考複習備課更是對教師業務能力、敬業精神極好的錘鍊和檢驗。在教學中我們大膽取捨,深切領悟新課改精髓,對於老舊知識進行捨棄,對非重點知識適當提及,對重點知識精講細講。到後期的二輪三輪複習沒有現成的教材,主要靠老師的經驗和智慧,合理地重組知識、整理專題,複習中我們打破陳規依據大綱要求參照高考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取捨,力求高效。比如區域地理部分內容看似簡單但是按傳統的地名加礦產的教法需要記憶大量的東西,給學生造成沉重的負擔。我們深刻領悟高考能力立意的精神,不讓學生過多地***記太多無用的東西,側重區域分析的方法。這樣學生學起來既輕鬆又有效。

  三、今後複習思路

  1、認真研究地理課程標準,仔細分析近幾年高考題,尤其是新課標卷,廣泛收集關於高考的資訊,以考試動向為依據,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保證複習紮實有效的進行。

  2、高三複習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立足基礎,構建知識網路,梳理知識,從微觀上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注重知識的基礎性和廣度。

  3、針對試題難度降低的實際平時訓練面向低、中檔題抓訓練,多抓基礎,避免偏難怪題 4、加大區域地理複習力度

  5、地球運動部分側重基礎理論的理解,避免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6、開放性試題是近幾年的一個亮點,繼續開放性試題的訓練

  7、人都有惰性哪怕是高三的學生也不例外,佈置的各種任務要勤督促抓好落實,只有抓住學生才能出成績。

  篇二

  作為中學教學重要指揮棒--高考,其功能已從過去的"選拔"模式***即遴選少數尖子學生***,逐步轉變為"淘汰"模式***即將不能適應大學學習的人加以分離***。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已由知識立意轉變為能力立意,近年來,越來越強調有助於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新形勢,高三地理教學應從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技術等方面入手,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的思維為重要目標。

  一、全面安排,重基礎

  高三地理教學實際上是對中學階段地理學習內容的全面複習,從2000年起廣東省省高考採用的模式是3+綜合+X***綜合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綜合,X為六科中任選取一科,即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根據有關檔案精神,高考綜合考試地理學科以《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為依據,考必修課的內容;綜合總分中地理學科佔綜合總分佔20%左右,測試既有學科內的綜合***約佔60-70%***也有跨學科的綜合內容***佔20%***。

  綜合科目,首先是學科內的綜合,其次才是跨學科的綜合 。跨學科的綜合試題佔一定比例,其比重將隨著普通中學教學改革的深入逐步加大。也就 是說,綜合能力測試主要是指學科內的綜合,哪怕是跨學科的綜合也是建立在各學科教學基礎上的綜合。因此,目前的中學地理教學應把精力放在結合本學科教學,努力培養學生地理 綜合能力。只有保證了雙基教學的傳統優勢,教給學生紮實的基本功,動用知識解 決綜合問題才會有堅定的基礎,切勿在跨學科綜合上猜題押寶。因此,高三地理複習應該重基礎,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以學科知識為載體。

  如何安排高三年級的教學工作呢?首先根據高考的總體要求和學生的學情,制定了高三年級總體複習計劃,在思想上對高考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並對高三的複習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高三年級的總體複習計劃大體上分為二個部分,即時間安排和內容安排。時間安排分為周課時安排和複習階段安排,具體情況為:每週2課時,第一輪複習時間為20XX年9月~20XX年2月,第二輪複習時間為3月1日~4月14日,第三輪複習時間為4月16日~5月24日,6月份為總複習。內容安排以高中地理教材為主,將初中地理內容有機地融合進去。具體地分為三塊,即自然地理基礎知識、人文地理、區域地理。

  自然地理基礎知識以高中地理上冊自然地理內容為主,將初中地理中的時區和區時、經緯線、地球和地球的運動等內容結合進來,補充地圖、地形、等值線等內容,用15個課時完成;人文地理以高一下冊教材為主,適當結合區域地理的有關內容,用15個課時完成;區域地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世界和中國的主要區域,以及世界上的主要國家,用10個課時完成;這些知識的"梳理"均在第一輪複習中完成,按2課時/周計算,高三第一學期的總課時為40課時,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故將第一輪複習延至第二學期開學。

  第二輪複習側重學科內的綜合,形成知識網路,構成學科體系,強調訓練、點評。第三輪複習注重專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理論聯絡實際。總複習階段主要查漏補缺,適當進行跨學科綜合複習,並進行考前指導、心理訓練等。我們分別在2000年3月25日、5月12日參加佛山第一、二模擬考綜合測試卷,統一把握在全市中的複習情況和效果,並及時進行質量分析,向分管教學校長和分管主任通報情況,便於對高三的教學進行全面的監控和調控。

  把握系統,兼顧區域

  教育部規定:新高考地理只考必修課內容***暫不考高三選修教材內容***。這無 疑給中學地理 教師增加了一個難題,因為高中地理必修內容為系統地理,而選修教材為區域地理***中國、 世界***,不考選修課內容,是否意味著不用複習區域地理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初中地理 必修課內容也是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再加上系統地理是建立在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區域 性是地理學科的基本特徵之一,任何系統地理的知識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範圍內才能得以分 析和解決,丟開區域地理,系統地理只能是空中樓閣。

  但是如果在高三地理複習中花較大的 精力去複習區域地理,一方面課時不允許***注:高三地理課為每週2課時***,另一 方面也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與高考改革的初衷相違背。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係,根 據高考命題原則:以高中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和近幾年上海、廣東的高考試題的題型, 以區域地理***圖表、資料***為材料,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分析、判斷、評析某一國家或地區的 地理特徵和現實存在的某種地理現象,認為目前的高考地理複習應把握系統地理,兼顧區域 地理,即複習時把重點和精力放在高中系統地理上,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區域地理時,則適當 拓寬補充,特別是人文地理知識,更要注重與區域地理的聯絡,只有把各種人文地理的現象 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複習高中地理“氣候”內容時 ,應從氣候型別的分佈規律入手,運用世界和中國氣候分佈圖,補充複習各大洲和中國氣候 型別的分佈:複習中國四大工業基地時,則要補充複習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 洲的區域圖,並從地理位置、資源、能源、農業、交通等區域要素入手,分析評價四大工業 基地的特點及發展方向等等。 在整個高三複習過程中,把全面打好基礎放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對這一屆高三學生,地理基礎比較薄弱,我覺得應該先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厚實的基礎,就談不上更高層次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能力,重方法

  綜合能力考試題往往以“問題立意”,其試題必然源於教材,卻又高於教材,源於單科知 識,卻又融合各科***或各部分***知識,這就要求各學科的教學要加強聯絡和相互溝通,努力探 索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交叉、整合的途徑,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綜合運用不同 學科知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的考試模式,強調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因此,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高三地理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不意味著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發明家,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滲透於平時每節課的教學中。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應該有一個立足點,對於高三學生來說這個"點"可以定位在"理解"這個層次上。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材中的基本內容,需要學生理解、掌握,這種"理解"的要求是什麼?學生怎樣將這種"理解"表現出來?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地理課的狀況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問題,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回答問題基本上是念書。學生沒有對所學內容消化吸收,沒有把所學的內容變成自己的"東西"表述出來,這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教學效果亦大打折扣。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抓住所學知識的關鍵詞和中心思想,並且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樣就真正理解了,也真正學會了。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內容分析、解決一些具體問題,理解聯絡實際,這個過程中潛在著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如果能很好地引導和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大大提高。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材工。在每一部分知識學習前,教師應儘可能介紹針對性的學習方法,如區域地理的複習面廣量大,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區域地理的複習首先要把握某一區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再進一步研究該區域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自然資源等***、人文狀況***如人口、民族、宗教、工、農業生產部門、佈局、交通、城市等***。在評講試題時,也應講解題方法,如材料題的解題方法,解答跨學科的選擇題的思維步驟可以概括為:認真審題,接受資訊——資訊篩選——聯絡地理有關章節的知識點——運用地理知識進推理——遷移有關知識找出內在聯絡——進行推理解決問題。

  解答跨學科綜合問答題或論述題既要開啟思路有話可說,又不必過分展開,回答問題要開門見山地闡明觀點,確定答題的範圍、重點和層次,文字要簡潔、明確、通順,防止“有骨無肉”或“畫蛇添足。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從已定的材料***文字材料、影象材料***中,獲取有用資訊,有效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為,最終參加高考的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所以,教師應該把方法教給學生,把思考留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

  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我校組織教師做了有關這一方面的專門講座,還把有關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印發給每個高三的學生這些對學生,尤其是對像我校這樣檔次的學生大有裨益。

  綜合考試強調“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於教學大綱。”並不是說綜合考試是超綱考試,它 所反對的是對大綱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提倡的是對大綱所規定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 因此,目前的中學地理教學應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在此 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去聯絡實際,去與其它學科綜合、滲 透。 在基礎知識教學上,應重視基礎知識的及時梳理、歸納、使之系統化,引導學生建立合理的 知識結構。

  在培養能力上,應強化學科特點,地理學科的區域性、綜合性特徵,決定了運用 圖表、資料說明問題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地理試題的設計,要用各種形式的圖表 及文字、資料材料等來表現地理事實、概念或規律,要求合理運用已學的知識、掌握的研究 方法、形成的觀念去闡釋、分析、判斷、評析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特徵和現實存在的某種 地理現

  三、聯絡實際,關注生活,重熱點

  高考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熱點,考試發展方向是趨向學以致用,***目前提出的如研究性學習其目的就是這樣***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理論聯絡實際,避免死讀書,讀死書。

  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的一門科學。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地理高考內容的主旋律,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地理時政的新聞報道,把學習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全球發展戰略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要求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掌握的研究方法、形成的理念來闡釋、分析、判斷、評價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特徵和現實存在的某種地理現象;通過這些社會焦點和熱點問題的分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從中還可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外,重視地理實踐活動,在高一、高二,教師應多創造條件,而校領導應多多支援,通過野外考察、社會調查、天文觀測、氣象測量、環境檢測、巖體鑑定等活動,增強感性活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探究性學習***

  在高三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提供了一些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熱點問題和熱點地區,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能源問題、人口問題、洪澇災害問題、****偽科學問題、西部大開發問題、臺灣問題、中東問題、巴以地區、克什米爾地區、科索沃***北約轟炸我南使館***、哈瓦拉***南方首腦會議***、俄羅斯車臣問題、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亞太經合組織第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朝鮮問題、2000年奧運、中國加入WTO、北京申奧、等等。政治、歷史、地理學科滲透的專題研究課還有:***1***中國季風氣候與歷代水利建設;***2***經濟結構戰略調整;***3***經濟一體化與中國加入WTO;***4***環太平洋經濟發展趨勢;***5***國際經濟新秩序;

  ***6***石油提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7***假日經濟;***8***城市化程序與小城鎮化;***9***多極化問題;***10***黃河流域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發展;***11***長江流域經濟發展;***12***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13***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外來勢力侵略等。***還有諸如這些問題是世界和中國正在或已經發生的重大事件,作為高中畢業生,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基本的和正確的認識。高考不迴避熱點問題。

  如何學習、研究這些專題呢?教師應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理解這些問題,學生亦可以有獨特的見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有的專題不僅僅侷限於地理學科,還涉及到文科綜合,甚至更多學科的知識。如臺灣問題,可以從花蓮地震入手,複習有關地震和地震分佈知識,再聯絡到臺灣的氣候、地形、河流、自然資源以及經濟等知識,還可以從地理學科延伸出去,如海峽兩岸關係、歷史上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情況等。總之,設計這些專題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串起來、用起來,有利於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加強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四、提高效率,重媒體

  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地理學科比較側重於巨集觀地研究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和陸地環境,以及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很多地理現象無法直接觀察到,因此,電教媒體的使用對於地理課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使用電教媒體提高高三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呢?關鍵在於依據地理學科的特點,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等教學過程諸要素之間的關係,使得電教媒體真正為地理教學服務。在高三地理複習中,電教媒體的作用和優勢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緊扣教材內容,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儘可能多的提供大量資訊材料;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概念;有利於表現個別地理要素特徵及相互關係;為師生共同完成訓練題提供方便;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興趣等。

  在高三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輔助地理教學,課堂教學時間大大節省,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如在複習自然地理部分"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帶"這部分內容時,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二個課時就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整個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結合,從課堂的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對主要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令人滿意。

  總之,文科綜合考試模式下的高三地理教學,應突出基礎、強調能力、注重聯絡生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篇三

  高考已經結束,成績已經公佈,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回顧一年高三教學和高考試題及學生考試結果,雖有得意之處,但也留有些許遺憾。

  一、得

  1、有一個較完整的複習計劃。在複習過程中,有一些改變,但總體是按照計劃執行。使得複習每一節課、每一階段教師和學生都很明確,容易達成統一的目標。

  2、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把基礎知識列成選單,安排到天,每天都有任務,每天都要完成任務,加強落實,不放過一個知識點,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佈置任務,小組檢查。堅持不懈。

  3、課堂開展小組探究。高三學習要求有深度,有廣度,小組探究可以開拓同學思維,相互借鑑。我的上課模式是,之前佈置學習任務,小組檢查;課堂提出問題,教師選擇共性知識和易混點進行重點講解;其他問題有小組探究解決;小組先合作探究,然後課堂展示,在展示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針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教師進行引導,使探究活動不斷深入。探究之後佈置針對性的練習進行課堂效果檢測。最後佈置下一節的學習任務。

  4、注重一題多解。對於好的試題,精講精練。在網上搜索一些經典題目及相關題目,對照課本知識點,步步深入,步步為營,把一些題型研究透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舉一反三,知識的遷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5、注重試題講評。講評要找到不足,還要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一練中出現以下問題

  ***1***、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 比如第27題從經緯度上不能定位學生就不會從圖上所給的另一個資訊——等降水量線的特徵來分析問題第28題一看到表格中的西北部、東南部就簡單地按思維定勢想到我國的西北部、東南部以致於將答案錯誤答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不同不會綜合利用經緯度和等高線的知識準確判斷區域。另外利用 4 等高線數值判斷地形型別的能力也欠佳。

  ***2***、不關注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身邊的地理知識 如不知道伊洛河在哪裡第29題把日期等值線看做為油菜花開的天數以題論題根本不考慮油菜花開的時間長短會相差那麼多。

  ***3***、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和原理不能準確掌握並應用 如不知道什麼是生態破壞農業型別與土地利用型別、農業地域型別分不清水文特徵不知道從哪幾方面進行描述農業區位因素分析不會反過來應用等。

  ***4***、區域定位仍然是弱勢 如5-7、8-9、27、28題錯誤之處關鍵在於沒有準確判斷出圖中所給的地區從而導致一系列的錯誤出現。

  ***5***、試題答完後不檢查 在試卷答案中出現少字、多字、錯字、別字、語言不通順等問題較多如果答完後稍微瀏覽一遍就不會出現這些低階錯誤。

  ***6***、答案中知識點重複或不知道展開答題 如30題4小題有的同學圍繞調整產業結構答了幾點結果只能得一個要點的分數。29題2小題區位因素只答地形、氣候、水源而不展開答地形、氣候、水源怎麼樣導致不得分。

  二、失

  1、課堂容量保證不了。有時一節課只解決一個問題,只是原計劃不能正常進行。所以課堂需要進一步細化,儘量安排得更合理,更科學,更有效。

  2、培優補差不能很好堅持。培優補差對高三尤為重要,一定要有具體的時間安排,並且要堅持不懈。在實施過程中,因為沒有具體的時間安排,所以培優補差常常因為開會或別的事情影響而被迫停止。這也直接造成考試優秀率偏低、尾巴較大的結果。教訓深刻!

  3、規範訓練要求不夠。規範答題很重要,只有規範答題,才能得分,才能少失分,才能得高分。儘管一練考試已經發現了問題,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致使二練中這一問題依然存在。只是三練才做得較好。

  總之,高三地理複習要有計劃、要腳踏實地,不能急躁冒進;要研究試題,把重點知識講透徹;要訓練學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答題習慣;最後要做好培優補差。

對高一的總結與反思範文
數學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3篇
相關知識
對地理考試的總結
家長對孩子考試的總結
對期末考試的總結
教師對於期中考試的總結與反思
對考試的總結怎麼寫
對考試的總結作文
英語考試的總結
關於考試的總結英語
關於語文考試的總結怎麼寫
關於數學考試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