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改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9日

  為了讓老百姓不再“看病貴”、“看病難”,醫保支付即將迎來重要改革。具體改哪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3年內覆蓋所有醫院

  6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國家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鼓勵各地完善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

  在改革的主要內容上,意見明確,對住院醫療服務,主要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長期、慢性病住院醫療服務可按床日付費;對基層醫療服務,可按人頭付費,積極探索將按人頭付費與慢性病管理相結合;對不宜打包付費的複雜病例和門診費用,可按專案付費。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意見提出,在支付方式改革過程中,要不斷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著力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需求;要發揮醫保第三方優勢,健全醫保對醫療行為的激勵約束機制以及對醫療費用的控制機制;建立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間公開平等的談判協商機制、“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

  意見要求,各統籌地區要結合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完善總額控制辦法,提高總額控制指標的科學性、合理性;總額控制指標應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童醫療機構等適當傾斜,制定過程按規定向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和社會公開;有條件的地區可積極探索將點數法與預算總額管理、按病種付費等相結合,逐步使用區域***或一定範圍內***醫保基金總額控制代替具體醫療機構總額控制。公共衛生費用、與疾病治療無直接關係的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得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醫保基金支付能力、醫保管理服務能力、醫療服務特點、疾病譜分佈等因素,積極探索創新,實行符合本地實際的醫保支付方式。

  改哪裡

  實行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

  對住院醫療服務,主要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長期、慢性病住院醫療服務可按床日付費

  對基層醫療服務,可按人頭付費,積極探索將按人頭付費與慢性病管理相結合

  對不宜打包付費的複雜病例和門診費用,可按專案付費

  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重點推行按病種付費

  逐步將日間手術以及符合條件的中西醫病種門診治療納入醫保基金病種付費範圍

  建立健全談判協商機制,以既往費用資料和醫保基金支付能力為基礎,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確定中西醫病種付費標準,引導適宜技術使用

  做好按病種收費、付費政策銜接,合理確定收費、付費標準,由醫保基金和個人共同分擔

  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

  按疾病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複雜程度和實際資源消耗水平等進行病種分組,堅持分組公開、分組邏輯公開、基礎費率公開

  可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技術為支撐進行醫療機構診療成本與療效測量評價,加強不同醫療機構同一病種組間的橫向比較,利用評價結果完善醫保付費機制

  逐步將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用於實際付費並擴大應用範圍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費、付費標準包括醫保基金和個人付費在內的全部醫療費用

  完善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支付方式

  各統籌地區要明確按人頭付費的基本醫療服務包範圍,保障醫保目錄內藥品、基本醫療服務費用和一般診療費的支付

  逐步從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治療方案標準、評估指標明確的慢性病入手,開展特殊慢性病按人頭付費

  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將簽約居民的門診基金按人頭支付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患者向醫院轉診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團隊支付一定的轉診費用

  對於精神病、安寧療護、醫療康復等需要長期住院治療且日均費用較穩定的疾病,可採取按床日付費的方式,同時加強對平均住院天數、日均費用以及治療效果的考核評估

  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的監管

  根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和服務特點,分類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與醫保基金支付掛鉤

  中醫醫療機構考核指標應包括中醫藥服務提供比例

  有條件的地方醫保經辦機構可以按協議約定向醫療機構預付一部分醫保資金,緩解其資金執行壓力

>>>下一頁是

醫保支付改革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醫保支付改革
醫保支付改革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改哪裡
劉國樑發聲支援改革原文閱讀
醫療制度改革調查範文3篇
北京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全文
手機如何確保支付寶帳號安全
怎麼確保支付寶安全支付
山西省級醫院聘用醫生制度改革
支付寶怎麼修改安全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