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如何練落胯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落胯亦叫沉胯,落胯是指在放鬆腹股溝的狀態下,髖骨和肌肉韌帶向下落。落胯時前腳宜內扣一些,在胯關節鬆開時腹部下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如何練落胯。歡迎閱讀!

  太極拳練落胯的方法一

  太極拳的落胯只有在鬆、靜、沉著地練習以找回本性了。落胯不等於坐胯與蹲胯,其要領與辨識方法如下:膝不動,股骨及脛、腓骨不屈,由髖關節中間的髖臼受力,股骨頂點之圓頭落入髖臼,就像搗米或搗藥那樣,只不過搗米搗藥是以杵就臼,而此處則反,是以臼就杵,此時髖臼約可覆壓股骨圓頭低至兩公分極限,極限一到立即反彈,也就是弓滿箭必射之理,勁力極大,所以叫落胯。所以行拳或應敵接力,不須低架,高架亦可。

  太極拳要練,但不是苦身體。太極拳是練大腦和心態。太極拳的練習過程是很簡單舒暢的,因為他本身就是恢復人本來所具備的東西,不得法的人按常規的練習才會覺得苦。所謂的來全不費功夫就是你完全的按原理靜靜的去形容他,功夫自然會上身。

  太極拳的合,不是一般練家能體悟到的,深層次只有接觸體悟,才能真正明白還必須有老師身教。只有知體才可理解。小架的體就是腰襠。不要在意什麼心意,什麼意氣,心意就是有六合了,形體不當家等於零,最終還是要歸到形體到位的無意狀態。形正才能氣順,形整才能勁整。太極拳說,用意不用力,其實 初級用意 ,本來是指揮形體聽話的 ,但往往亂用 ,浮想翩翩,失去本意 ,反而破壞了形體結構。形體的結構就是框架, 懂框架 ,是進入無意之門的唯一通道。 功夫高低是因為有結構的存在, 而顯示沉穩勁。 內家拳之所以難,就是因為過程很複雜,一般人很難堅持。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身體現象的那種苦是蝶變的過程就是由鐵變成鋼的過程,是鍛壓的過程,這個是要忍受的。

  太極拳得以知體不下功夫, 先鬆柔清。 知體有方向,有重點。 當內功有小成時還有別的練法以促勁順達四稍,這時才可下苦功練拳。 先培養,再順發。 這就是外家和內家的區別。以手領手,手笨力粗。以腰領手,賀活鬆柔。以襠領手,心意神馳。 神斂氣聚,安心定性。兩股前合,兩肩自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變化在襠,含蓄在胸,運轉在肩,主宰於腰。兩膊相系,襠胯相隨,腰脊開合。勁由內換,鬆便是合,發便是開。靜則俱靜,靜即是合,閤中寓開;動則俱動,動即是開,開中有合。觸之有物,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御千斤。

  太極拳練落跨的方法二

  落胯亦叫沉胯,太極名師孫以昭在《楊式太極真功》一書中說:“沉胯之法,在於先抽胯,其方法是如出左步時,左胯微向後抽,同時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

  這樣不僅可使步子大小一致,而且抽胯後再向下落沉也極為容易,做時注意肩與胯合即成。做到了鬆豎脊柱,鬆腰沉胯,就能做到上下成為一個整體,即周身一家,勁起於腳跟,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就能上下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開合有致,收發有心了。”

  胯以下肢體鬆沉至湧泉穴,胯以上肢體向上領勁***即虛靈頂勁***。要落胯沉穩與腳蹬腰發協調順達,才能形成足夠大的反彈力,在穩固的下盤支撐下將勁道作用於目標上,產生預期的發放效果。落胯應是放鬆境界的層次,而非表面姿勢的技巧。

  因為技巧無論多高,擺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習慣本能去頂。然而進入鬆透的落胯,外力進來不是被吞入身體,就抑或是被輕鬆化掉。太極拳名師林文濤先生應邀在廣西欽州太極推手輔導站教學中說:接勁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落胯用於攬雀尾、栽捶、指襠捶等動作。

  練好太極拳的主要技巧

  1、心專

  習練太極拳要高度專心入靜用意,必須全神貫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個部位,乃至貫注至U中指指肚。打拳時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時勁運到中指了嗎?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鐘左右,83個式子,幾百個動作,編排嚴密,連貫性強,絕對不能走思。打太極拳強調專心用意,打拳時每個動作理法勁道都要體現出來。一走思,拳式就會走錯,拳就打不成了。有人說走路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其實走路時仍可以想事,難能入靜。而練太極拳則是入靜的最好方法,因為它是動中求靜。

  2、鬆柔

  太極拳技擊最大特點是“化打結合”。對方來力,我儘量化開。能容能化,使對方失去平衡為主,不制敵於死地。化打合一,特別是陳氏太極拳打低架子,這是因為低架子容量更大。陳發科公強調“順隨”。陳照旭先生講:四大塊都要放鬆,即兩肩和兩胯一定要放鬆。全身能放鬆,才便於容,便於化。

  3、輕沉

  拳打起來一定要輕沉兼備,尤其是手要向上發勁時,腰胯必須鬆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雞獨立,右手向上舉,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樹要往高長,根一定要深扎。再有倒換重心,一定要襠走下弧,腳的五趾要緊緊抓住地。順纏變逆纏、逆纏變順纏,凡是轉關時,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時,肘要墜,肩要沉、胯要鬆。定式時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時邊呼氣邊沉。

  4、培根

  打拳先培根,這是陳家溝打拳的名言。方位不對,五趾不抓地,下邊沒站穩,上邊對也不對。現代體育原理講究人體穩定角,即兩腳平行微微外撇,打拳縱向時雙腳不能站在一條直線上,前後應該騎在一條線上,開腳時腳儘量不離開地。弓馬步一定要分清,陳氏太極拳弓蹬步最多。什麼是弓蹬步,即弓著的腿小腿要垂直,膝不能跪,前腿為支撐點,後腿為施力點。

  例如右弓步,力從左腳跟裡側,通過腰脊背節節貫穿到右手。最要緊的是後腿,既不能跪膝,膝還要向裡卷,大小腿向上撐,胯要鬆,腳向里扣,不扣就蹬不上勁。只強調鬆柔不講剛柔相濟不是太極拳。進要柔,退要促,如倒卷肱,退時腳不能離地,離地就不好發力了。而且退步要短促,進步要柔,即所謂“邁步如貓行”。打拳不是走路,腳一動即有用。

  5、規矩

  要尊重拳譜,細摳拳譜,使自己的拳打出來大小動作外形都要到位。手眼身法步,一點都不能馬虎。如掌形,小指與拇指一定要說上話,虎口要圓。穿掌時力在指尖,撩掌時力在手背,不同掌形不同用法,這些在打拳時都要注意。

  6、整勁

  太極拳首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練拳要“周身一家”,勁要整。大小動作都是如此,都要體現在大腦的指揮下以丹田內轉帶動全身。以腳蹬地汲取大地的反彈力,從而使人體的內力與外力合二為一。雙手合,手腳合,腰腿背均要說上話,全身配合好,牽一髮而動全身,強調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由內及外完整一氣,防止單擺浮擱。

  7、丹功

  太極拳所有動作的關鍵是丹田的樞紐作用,拳式周身一家,大小動作都要以丹田為樞紐。丹田運動也叫骨盆運動。所謂“練精化氣”的鼎爐,就是強調丹田即肚臍以下的小腹的運動。

  丹田的運動對人體生命的健康有重要作用,運動快慢均如此。我們知道人體骨盆裡臟器最多,內分泌、消化、排洩、生殖系統大部分在丹田區域,丹田的轉動不僅有利於內分泌消化系統的良性改善,性功能、生殖功能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

  8、中正

  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上身中正。一起式,便要做到虛領頂勁,下頦裡收,眼平視,頭部端正。陳照奎老師將胸腰部分比做棋盤上的老帥,不能輕易隨便移動。人們稱陳氏太極拳宗師陳長興公為“牌位先生”,他拳架規矩,即要求胸腰軀幹部位必須保持端正,不允許左歪右斜,前俯後昂,左右搖晃。

  百會、會陰兩穴位無論什麼時候,什麼狀態上下都要有上下對拉拔長的感覺。這樣你的脊椎、頸椎、胸椎、腰椎都會少得病。同時,通過立體螺旋勁,又要靈活,屈伸自由,旋轉自如。

  9、平衡

  打拳要強調三維平衡,上下、前後、左右均要對稱平衡。手往前推,腰部命門就要向後撐,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後,這叫八面支撐。

  10、螺旋

  陳氏太極拳最大的特點是纏絲,四肢動作非逆即順。重要的是胸腰的立體螺旋,金剛搗碓,握拳時,先要沉右胯,翻左臀,胸略左轉。提拳時,再沉左臀、翻右臀,胸腰右轉。

  砸拳震腳時,又變沉右翻左,胸腰向前轉。金剛搗碓為立體螺旋,腰胯走橫8字,平時,要注意練翻臀轉胯。總之,打拳時胸腰不能平板運作,手足不能直來直去。


太極拳怎樣練氣
太極拳如何練落胯的方法
相關知識
太極拳如何練落胯的方法
太極拳如何練落胯的方法
吳式太極拳如何練習
太極拳如何練腰的方法技巧
太極拳如何練氣
太極拳達到鬆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
太極拳如何練習基本功的方法技巧
太極拳如何練出功力
太極拳如何練意念
太極拳如何練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