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1日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篇二

  《論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

  摘 要:校園文化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環境微觀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在網路環境下建設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已勢在必行。本文從校園文化的特徵入手,分析網路對校園文化的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進而探究和諧校園網路文化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

  如今,網路已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高校中的教師和學生更是每天與網路有著零距離的接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並以此作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校園文化是大學精神的體現,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和塑造著高校學生。網際網路的發展衝擊著高校校園,影響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網路環境的出現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在繼承校園文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適應網路時代的發展,研究校園文化的新情況、新特點,全力建構網路環境下的和諧校園文化。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特徵

  ***一***穩定的繼承性

  校園文化尤其核心部分,具有非常穩定的繼承性,這就類似於人們常說的校園的文化傳統。每個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歷史比較久遠的大學,歷經代代相傳、積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校園文化。

  ***二***觸角的敏感性和時間的超前性

  高校由於學生多為青年,敢想敢為,對新思想、新觀念比較敏感,接受得快;校園文化主體有較高的文化層次,思想活躍,敢於改革開拓,能走在時代前列;高校學科教育能夠迅速反映學術研究、社會思潮的新動態、新發展和新成果。這些因素決定了校園文化觸角的敏感性。

  超前性不僅應注意傳統文化對於校園文化建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而且更要注意現代以至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對於校園文化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例如,網路時代的到來對校園文化的衝擊。

  ***三***形式的多樣性和參與的自主性

  校園文化形式多彩紛呈,生動活潑,十分適合高校師生的需要。廣大師生,尤其大學生應以極大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投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來。

  ***四***教育的滲透性

  校園文化對師生尤其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滲透性,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形成於無形之中又作用於無形之中,自然而然,易於接受,是一個日常性的、漸進性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校園文化得到很好的建設,那麼各種積極的文化因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對人的基本修養需求和育人目標滲透於大學生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網路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

  網路自進入高校校園之後,其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就被受關注。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傳統的教學是師生面對面的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網路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和途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使得教學雙方有了更大的空間。使得參與式、啟發式教學真正成為可能,其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走向動態。

  2.拓展了大學生的交往空間,增強了大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個性的張揚,同時為大學生情緒宣洩提供了良好的途徑。網路交往使得人們的交往空間擴大,人際溝通的時效性、便利性和準確性提高,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大學生通過網路參與管理、發表作品、與教師同學交朋友,展示自身的價值。通過設計和維護網站、擔任網管等方式發揮特長,既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極大地增強其自信心。同時,網路的匿名性為廣大學生不良情緒的及時釋放和網友之間的情感幫助、心理支援提供了新渠道。目前,我國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考研等壓力,上網消遣成為大學生目前排解壓力的重要渠道之一,這無疑對大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在網上跟帖,發表一些意見和建議,可以很好地釋放壓力,與網友進行交流,讓大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與教育。

  3.提升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力。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構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關係。網路不斷地豐富了高校校園文化,並越來越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極大地提升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力。高校校園文化原有的獨立性、相對封閉性,在網路環境下完全被打破了。高校校園文化的視野拓寬了,張力也增加了。基於網路的高校校園文化不再囿於校內,也同步輻射到校外,使之越來越成為社會大眾共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促進了高校校園文化自身的發展。網路的無限包容性、無限拓展性使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更新。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援下,它幾乎可以呈現一切人類文明的成果,其豐富性使之具有無限的吸引力。也正因如此,網路已成為高校校園文化自身發展的一種強大的驅動力。

  ***二***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網路衝擊高校大學生固有的價值觀,弱化了其道德意識。網路是國際化的、開放的、自由的、民主的,網上資訊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各種資訊趨於無圍牆、無國界化,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可以在網路上進行傳播,因而網路資訊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垃圾”。各樣的思想觀念、文化熱點、行為方式出現,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時期文化在高校校園內相互激盪,可以說網路催生了多元價值觀。網路文化的異質性、多元性,改變了大學生固有的價值觀念,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趨於個性化、多樣化,以至於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呈現出雙重或多元價值標準並存的局面,由此而來造成的道德判斷力削弱、道德評價失範,最終必然導致大學生道德選擇迷惘和價值取向紊亂。

  2.網路使部分學生脫離現實生活,沉迷於虛擬世界不可自拔。網路是開放的,而身處網路世界中的人在人機對話中卻是相對獨立和封閉的。對於少數缺乏自制力的大學生來說,網路讓他們體驗到了虛擬世界的快感,使他們沉迷於其中而脫離了現實的社會生活。現實人際關係的淡化,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出現了特有的網路問題,如網路成癮症、網戀、人格自閉、人格分裂、網路犯罪等。同時,這些問題也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傷害。

  三、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策略

  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系統中,各個層次、各個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始終貫穿“和諧”這一主線,以網路時代新的理念、新的思維來認識和諧校園文化。同網路帶來的積極影響相比較,其消極影響是次要的,也是可以控制的。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共生共存,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和諧,正是高校發展追求的目標之一。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完全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共同發展,也完全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和諧發展。

  ***一***加強物質建設,打牢網路時代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

  大學校園文化的網路化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大學校園文化形態在網路上呈現和展示,而是大學校園文化形態的創新,是在網路文化背景下,實現兩者結合的產物。網路化校園文化建設,前提是建立網路。學校主要是建立校園網路,包括校園網的硬體環境和校園網的應用系統。要量力而行,不斷推進,加大對網路物質設施的建設,努力建設數字化校園。首先,要加大網路硬體建設力度,為數字化校園構建提供優質的硬體環境。其次,網站建設要貼近實際,一方面,要加強“紅色網站”建設,弘揚主旋律,用主流的意識形態佔領陣地,強化網站的引導功能;另一方面,要創新網站內容,豐富互動形式,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二***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全面、可行的網路行為管理系統

  首先,網路管理應從制度入手,規範網路執行規則,嚴肅網路行為規範,同時強化對各種資訊的適時監控、分析、加工、處理等,從源頭上減少、杜絕有害資訊,強化正面引導,淨化網路環境。建立一支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精通思想政治工作,並且掌握網路宣傳技術的專兼職網路工作隊伍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這支隊伍,進行有效的監管,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網路文化中的指導地位,唱好網路文化的主旋律,杜絕網路中的反動、黃色、腐朽和暴力等文化內容。

  其次,網路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管理在努力實現“自律”和“他律”結合的過程中,也在倡導“自助”和“他助”相結合的理念。在網路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管理機制中也涵蓋了大學師生在應對各種問題時的“自助”和“他助”相結合的矯正機制和干預機制,強調師生共同參與建設,以消解網路文化對大學師生的負面影響。同時,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觀。加強網路道德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將網路道德和網路技術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倡導道德自律,強化網路道德責任意識,提高大學生對網路資訊的識別警覺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引導大學生培養網路公德意識,做到不看、不聽、不傳黃色資訊,不拋垃圾資訊,不在網上進行惡作劇,使用文明的上網語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網路化校園文化活動

  學生、教師是網路化的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建設者。學生與教師是網路化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同時,豐富多彩、清新健康的網路校園文化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與教師。學校應當組織內容健康、格調高尚、豐富多彩的網路化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逐步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高校要運用有效槓桿,盡力規避浮躁、虛假、急功近利等風氣,保持大學寬鬆、活躍、執著的學術環境,充分發揮人文和藝術學科的優勢,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加強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

  總之,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在開拓人們視野、加快人類溝通交往、帶給人類文明的同時,也會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高等學校必須認真研究網路環境下校園文化呈現出的新特點,針對新問題,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舉措,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以適應網路化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邦虎.校園文化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徐書業.學校文化建設研究[M].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4]趙均.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傳播,2007,***5***.

  [5]韓冰清.網路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

  [6]高鳴,賈敬遠.網路文化視域中的校園文化建設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6***.
 

什麼是無線網橋_工作方法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
相關知識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
就業與創業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環境保護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創業相關的形勢與政策參考論文
淺談網際網路金融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共享發展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反腐倡廉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關於中國夢的形勢與政策論文
2017有關中國海上問題的形勢與政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