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養生防秋乏的方法
處暑節氣到來,預示天氣降漸漸轉涼,這個時候天氣變得乾燥,我們要注意預防秋燥侵襲,那麼處暑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每天增睡一小時。
預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睡眠,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每日睡眠宜增加一小時。處暑後每日中午最好都睡一小時。年輕人午睡可有效地對抗秋乏,午睡能幫老年人降低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
2、適當喝些綠茶。
平時工作或學習時,還可以適當喝些綠茶、咖啡,綠茶在防“秋乏”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腸道疾病的人群不適合飲用咖啡。
3、少油膩多蔬果。
由於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易使人睏倦的酸性物質,而蔬菜水果中的很多維生素能迅速排除代謝物,加快代謝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所以,少油膩、多蔬果,是使人消除疲勞的方法之一。
4、多伸懶腰解秋乏。
平時多伸懶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學習時間長了,伸個懶腰,馬上就會覺得神清氣爽、舒服自在。即使在不累的時候,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輕鬆。這是因為,伸懶腰能適當增加對心、肺的擠壓,促進心臟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5、多晒太陽。
量增加陽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憂鬱的心情。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儘量開啟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
6、午飯別吃土豆。
土豆中澱粉含量較高,午飯最好別吃,晚上吃則有助於睡眠。另外,午餐不要吃得太飽,下午茶時間可再吃幾塊全麥餅乾或巧克力補充能量。
7、多吃鹼性食物。
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油膩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花椒、酸辣魚、幹鍋等。這些食物容易傷津耗液,加重秋乏症狀。從中醫上講,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易使人睏倦的酸性物質,多吃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於消除疲勞。
8、含鉀食物要多補充。
鉀能保持細胞水分,增強細胞活性,能助機體功能的恢復,可掃除疲勞感。含鉀蔬果包括香蕉、柑橘、新鮮海產品、玉米、韭菜、黃豆芽、萵苣等。此外,還應多補充維生素和粗纖維食物,比如蘋果、梨、西紅柿、絲瓜、冬瓜等水果蔬菜。
9、常做有氧運動。
要想減輕秋乏,光靠充足的睡眠和飲食調節也是不夠的。在生活中要常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強自身抵抗力,還有助於平緩情緒解除秋乏。要留意,秋季並不是一個進行高強度鍛鍊的季節,應循序漸進,以免適得其反。
10、室內養植物。
“秋乏”狀態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係,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宜選擇盆栽柑橘、吊蘭、文竹和綠蘿等。辦公室養蘆薈和吊蘭,它們能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把被認為能致癌的甲醛轉化為像糖或氨基酸那樣的天然物質。
處暑養生小貼士
運動“不累”避日晒
不管哪個季節,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入秋之後鍛鍊的好處在於,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對於不同的季節,運動的型別和強度也應該有所調整,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做一些既可促進血 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秋燥傷津宜補水
許多人一到秋天就咳嗽不止,不少患者以為是喉嚨炎症作祟,自行使用抗生素卻收效甚微。“這種情況往往是外燥所致,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會有感冒、咳嗽等徵兆發生。”此時應該多喝水補津液。但有些人白天喝的水已經夠多了,可仍照樣出現嘴幹脣裂等明顯的乾燥症狀,怎麼辦?”建議: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水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溼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溼拖把擦地等。現在還有不少家庭每天都要開幾個小時的空調,本來“秋燥”就不請自來,如果在乾燥的空調房中待久了,人體的津液自然會受到更大的損傷,引起面板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口鼻咽幹、胸痛乾咳、少痰等症狀。有條件的家庭可選用空氣加溼器,把空氣的溼度調高,空氣一溼潤,面板的感受、呼吸都會比較舒服。
多開窗少開空調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秋季養生注意事項中指出,秋季儘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在臥室內,使空氣溼度保持在最佳狀態。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腹部保暖很重要
夜寢應關 好門窗,腹部蓋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依照自然界規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的就是貯存體內 陽氣。
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並且最容易穿透彌散。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而嘔吐,如果 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陽痿,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等。
早睡早起解秋乏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
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床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避免過早添衣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說,“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處暑養生防秋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