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故事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時節有什麼故事發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篇1
8月23日是處暑,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是由炎夏向秋涼轉換的過渡期。何出此言呢?因為“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暑”即炎熱,“處暑”就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逐漸下降。之後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是較為明顯的降溫轉折點。
這樣的意思在典籍中也可得到考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稱處暑為“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通緯·孝經援神契》也指出:“言瀆暑將退伏而潛處也”,雖然說得深奧些,但稍有古文常識的人,還是可以看明白的。
處暑時節處於夏秋之交,天氣由熱轉涼而風勁急,地氣肅而物變色,人們的起居也應順應天時而變化,早睡早起,要使情緒穩定,以防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使人的情態與“秋收”相應,以順應秋季養“收”之機。人體機制由活躍、支付階段轉變過渡到沉靜、積蓄階段。由於夏季之中人體出汗、消耗量大,至處暑之時應注意對身體的營養補充。另外秋燥之氣也在此時多發,應以甘寒之物預防,多吃水果和蔬菜。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影響,處暑時節的氣候有時也顯得較為特殊和複雜,如在久旱無雨的日子裡,旱天氣溫降不下來,就有“立秋處暑,熱死老鼠”之說,又有一句“秋雨無過路”,就是說,秋天的雨不均勻,有時路的一邊下雨,路的另一邊則無雨。
篇2
唐代詩人白居易久居長安,他有一首詩題為《早秋曲江感懷》,所寫的景象實為處暑節氣時的特徵。詩云:“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關成子。”作者第一句便從處暑時節的雲彩寫起,可見其觀察之細。意即暑氣到此為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而處暑節氣正是農曆七月底或八月初。接著下一句便是寫感覺,那柔和的涼風習習吹來,繚繞於周圍,讓人感到陣陣涼爽,再不像夏天時那樣熱風陣陣讓人難以承受。這兩句是寫處暑時節的氣象特點,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接著二句是寫地上的特點,處暑節氣是在立秋之後,“立秋三天,寸草結子”,農作物都已進入成熟期。作者用一“秋”字表明池上秋色,這秋色便是“荷花關成子”,那夏天嬌豔的荷花已不再見,而變成了蓮蓬朵朵,其中結滿了蓮子,這不正是“秋”的形象體現嗎?
在節氣詩詞中,寫處暑節氣的詩詞不算多,白居易此小詩語言平實自然,詩意卻清新高遠,抓住了這一節氣特有的季節特色加以點染,寫出了夏暑消退、初秋來臨時的天氣變化,體現出詩人觀察、感受的細膩,真實地再現了處暑時的自然景觀。
處暑農諺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熱熟谷,粒實鼓。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米。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遍地紅。
關於二十四節氣處暑的經典諺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