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美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為此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歡迎參閱。

  1.張愛玲:蛤蟆酥

  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在一篇談吃的文章中寫到:“我母親從前有親戚帶蛤蟆酥給她,總是非常高興。那是一件半空心的脆餅,微甜,差不多有巴掌大,狀近肥短的梯形,上面芝麻撒在苔綠底子上,綠陰陰的正是一隻青蛙的印象派畫像,那綠絨絨倒就是海藻粉,想必是沿海省份的土產……”

  實際上,張愛玲所描寫的“蛤蟆酥”就是舊時蘇州的土產香脆餅。它在蘇州並不稀罕,舊時大街小巷都有得買,其中以蘇州現前街承德里旁的“文魁齋”裡的最為有名。“文魁齋”是一家僅半間門面大小的小店,非常簡陋,當街支起一面“文魁齋”的布幡,既當店招,又作遮陽的蓬布用。

  2.魯迅:玫瑰白糖倫教糕

  一代大文豪魯迅因為經常工作到午夜前後,養成了喜歡吃點心的飲食習慣。1935年4月,他在上海寫下《弄堂生意古今談》,文中便提到了一種糕點:玫瑰白糖倫教糕。

  玫瑰白糖倫教糕,最早出現於廣東順德的倫教鎮,因此而得名。倫教鎮人巧用當地特有的清泉水製作糕點:用清泉水浸泡大米3個多小時以後,磨成米漿,再壓成乾粉。清泉水加砂糖,在鍋裡煮沸。然後將糖水衝入米粉內,冷卻後加入“糕種”,放置7個多小時,再經發酵等精細加工之後,制好的玫瑰白糖倫教糕,晶瑩潔白,糕身橫豎相間的孔眼,均勻有序,軟滑爽潤,清甜微酸。

  3.梁實秋:湯包

  《雅舍小品》旁徵博引、縱橫捭闔,其內容大多來自生活瑣事,信手拈來即能妙筆生花。散文家梁實秋同樣是個愛好美食的人,甚至對吃頗有研究。他很喜歡吃湯包,曾在《雅舍談吃》一書裡這樣寫道:一籠屜裡放七八個包子,連籠屜上桌,熱氣騰騰,包子底下墊著一塊蒸籠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籠布上。取食的時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皺榴處猛然提起,包子皮驟然下墜,像是被嬰兒吮癟了的乳房一樣,趁包子沒有破裂趕快放進自己的碟中,輕輕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湯汁吸飲下肚,然後再吃包子的空皮。活脫脫一個老饕的形象。

  4.陸游:川菜

  很多人都知道陸游是南宋大詩人,而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味美食家。他長期在四川為官,對川菜興味濃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黃,彭山的燒鱉,成都的蒸雞,新都的蔬菜,都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離蜀多年後還念念不忘。晚年曾在《蔬食戲作》中詠出“還吳此味那復有”的動情詩句,在《飯罷戲作》一詩中,他說:“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彘”即“豬”,“彘骨”是豬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烹製或蘸美至極。此外在詩中稱道了四川的韭黃、粽子、甲魚羹等食品。

  5.袁枚:豆腐

  世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清代詩人袁枚卻曾經為三塊豆腐低聲下氣。任沭陽知縣的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看到一道菜是用芙蓉花烹製的豆腐,色若白雪,嫩象涼粉,香如菊花,細膩似凝脂,看了惹人眼饞,聞了令人流口水。袁枚夾了一塊,細細品味之後,離席徑往豆腐店,向主人請教製法。店主是位年老賦閒在家的官吏,見這樣一位名聞遐邇的大文人出尊登門求教,就成心擺擺架子,笑道“俗語說得好:一技在身,賽過千金。這製法豈能輕易傳人?”

  見袁枚著急,店主一本正經地說:“陶淵明當年不為五斗米折腰,請問你肯不肯為這豆腐而三折腰?”

  袁枚是個爽快人,向來又以不恥下問出名,聽了店主的話,不慍不怒,畢恭畢敬地向這位自己年長一倍的老人彎腰三鞠躬。店主見他居然俯首施禮,屈尊求教,一面歉疚地說:“折殺我也,折殺我也。”一面趕忙頻頻答禮。然後,竹筒倒豆子——一嘩啦,將製法全教給了他。

  6.杜甫:五柳魚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早已膾炙人口,而且它還和我國古代詩人杜甫有一段關係呢!相傳,有一天杜甫邀幾個朋友在草堂上吟詩作賦,不覺到了中午,眼看要吃午飯了,可是一無所有,拿什麼款待這些客人呢?他正在著急,忽然見家人從浣花溪裡釣上一條魚來,喜出望外。心想,就請大家品嚐這條魚吧!

  杜甫魚開膛洗好,加上佐料蒸熟,又加入甜麵醬炒熟,把四州泡菜裡的辣椒、蔥、姜和湯汁,和好澱扮,做成汁,趁熱澆在魚身上,再撤上香菜。眾朋友邊說邊吃,把魚吃得精光,討論起這魚起什麼名字才合適,最後杜甫說:“陶淵明先生是我們敬佩的先賢,而這魚背覆有五顏六色的絲,很象柳葉,就叫五柳魚吧!”說罷,大家十分贊成。五柳魚就這樣叫起來了,併成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傳了一千多年。

  7.胡蘭成:紹興雞

  胡蘭成是浙江嵊縣人,因出身鄉下農家,從小母教極嚴,所以吃東西從不挑剔,認為“凡好東西都是家常的”,有什麼就吃什麼。他少年時期到紹興去讀書,愛上了美味的紹興老酒和紹興雞:“紹興老酒有名,又越雞極嫩。”紹興的鑑湖水質特好,以此釀成的紹翼酒也特別甘美。至於紹興雞,又稱越雞,因為它黃羽、黃嘴、黃爪,而且重達八九斤,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九斤黃”。紹興雞吃營養豐富的紹興酒糟長大,所以皮薄肉嫩,鮮美異常。

  8.李漁:簡約派美食家

  《閒情偶寄》“飲饌部”是清代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講求飲食之道的專著。與別的美食家不同的是,李漁既不像袁枚那樣精於美食,也沒有記載很多的美味佳餚。值得稱道的是他他對飲食超人的見解: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

  他從不以為生吞猴腦、活吃幼鼠之類的野蠻行徑,是一個美食家的良好品行,而是痛斥之為非人道的“虐生”劣行。李漁也並不認為“野味”的味道怎麼好,他認為:“野味之遜於家味者,以其不能盡肥:家味之遜於野味者,以其不能有香也。”而且他始終認為蔬菜是最上等的美食。“吾為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這一見解至今沒有過時。

  9.慈禧:窩窩頭

  窩窩頭是用玉米麵或雜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間空,呈圓錐狀,本來是過去北京窮苦人的主要食品。人們為了使它蒸起來容易熟,底下留有個孔***北京俗語叫窩窩兒***,又因為它是和饅頭一樣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稱這種食品為窩窩頭。

  關於窩窩頭,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庚子年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前夕,慈禧太后帶著一千餘人倉皇逃往西安。途中,西太后感到飢餓難忍,疲乏不堪。太監們四處搜尋,好容易從一個沒有逃跑的村民家中找到一個涼窩窩頭,獻給了太后。慈禧拿起窩窩頭狼吞虎嚥吃了下去,頓感渾身舒服,一直到晚上都沒覺餓。後來她回味起來,覺得這個窩窩頭比御膳房的珍饈美味不知香甜多少倍。在御駕迴鑾以後,便命令御膳房為她做窩窩頭吃。御膳房廚師仿照民間窩窩頭的樣子,用細玉米麵、黃豆麵、白糖、桂花加溫水攪拌,一斤面捏成一百個小窩頭,蒸熟以後金黃閃光,形似寶塔,吃在嘴裡甜香可口,別有風味,受到了慈禧的稱讚,小窩窩頭也隨之成了清宮中的有名小吃。

  10.西施:炒西施舌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民間傳說的佳話頗多。在烹飪史上與這位美女相關的美食亦不少。

  西施之死,眾說不一。在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歷史傳說中,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爾後沉入大海。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即蛤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其實“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個品種,屬瓣鰓軟體動物,雙殼貝類,肉質軟嫩,汆、炒、拌、燉,其鮮美的味道都令人難忘。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讚長樂“西施舌”是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

烹飪美食故事
烹飪美食節目有哪些
相關知識
烹飪美食故事
烹飪美食故事
烹飪美食的具體操作有哪些
烹飪美食的祕訣與方法有哪些
烹飪美食有哪些方法可以遵循的
烹飪美食的訣竅與技巧有什麼
烹飪美食做法
烹飪美食的方法和技術有哪些
烹飪美食的製作步驟有什麼
烹飪美食的步驟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