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節的來歷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每一個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都會有相關的習俗,那麼大家知道重陽節的習俗來歷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吧!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重陽節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山東重陽節的習俗

  山東民間重陽節的習俗活動是吃花糕。花糕以面蒸做,雙層中夾以棗慄之類果品,單層棗慄插於面上,有的還插上彩色小紙旗,謂“花糕旗”,有的上安兩隻麵塑的羊,取重陽之象,謂“重陽花糕”。花糕既是節日食品,又是節日贈品,濟南以東地區,重陽要給出嫁的女兒送花糕,膠東地區叫送菊花糕;濟南以北地區不僅送糕,而且還送秋冬應用的衣物;濟南以西地區,尤其是鄰近河北省的一些縣市,重陽節要請女兒回孃家吃花糕,故有“女兒節”、“女節”之稱。

  在山東,重陽節亦有“老人節”之稱,節日期間慰問老人,組織老年人舉行文體活動和旅遊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專案。

  魏文帝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重陽,又稱重九、九日。重陽之稱早見於戰國時期,屈原的《遠遊》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之句。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九日已有飲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習俗,歷代相沿,亦稱此日為“茱萸節”、“菊花節”。
 

新年教育局教師慰問信範文
關於重陽的古詩詞
相關知識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習俗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作文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關於重陽節的飲食習俗有哪些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習俗有哪些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習俗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閱讀練習及答案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來歷範文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英語作文
有關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