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題演練題
同學們在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平時的積累與練習也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①而好學。興平中②,關中擾亂③,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④,採⑤穭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閒習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從學者雲:“苦渴無日⑥。”
遇言:“當以‘三餘’。”
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墊。”
選自《三國志》
〔註釋〕①質:質樸;訥:口齒不流利。②興平:漢獻帝劉協年號公元194~195年。興平中,即興平年間。③關中擾亂:指董卓部將李傕jué、郭汜sì、樊稠、張濟等作亂。④段煨wēi:武威人,曾屯兵華陰,“特修農事”。⑤採:指採樵,砍柴。⑥苦渴無日:苦於沒有時間。
【閱讀提示】
本文通過記述董遇利用“三餘”時間讀書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即使天資較差,但只要勤學苦讀,終會取得成功。董遇介紹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你不妨一試。
【模擬訓練】
1. 解釋下面加下下劃線的詞。
①採穭負販________
②其義自見________
③性質訥而好學________
④其兄笑之而遇不改________
⑤人有從學者_________
2. 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①從學者雲:“苦渴無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董遇的為人怎樣?你喜歡像“董遇”這樣的語文老師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董遇的讀書經驗是____________你認為董遇的讀書經驗對我們現代中學生是否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董遇提出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宋代歐陽修提出利用“三上”時間讀書,朱熹提出讀書時要“三到”,你知道這“三上”、“三到”的含義嗎?請寫在下面。
二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①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②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孟子乃嬉為設俎豆③揖讓進退④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選自《列女傳》
〔註釋〕①處子:安頓兒子。②炫賣:沿街叫賣。炫:誇耀。③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④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閱讀提示】
《列女傳》長篇七卷,分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辨通、嬖孽等七門,共記一百零五名婦女事蹟。作者劉向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除《列女傳》外,還著有《新序》、《說苑》。這則小故事,通過孟母三次遷居,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長,不僅要靠自己的主觀努力,客觀環境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
【模擬訓練】
1.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
①遂遷居市旁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復徙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學宮之旁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舍近墓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揖讓進退
2.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
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
3.翻譯文中畫線句。
①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子乃嬉為設俎豆揖讓進退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贊同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孫叔敖納言
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①,衣粗衣②,冠白冠,後來吊。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盡來賀,子獨後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④也,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⑤。”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願聞餘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⑦,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選自《賈誼集》
〔註釋〕①老父:與下文的“父”均指老人。②衣粗衣:穿著麻制的喪衣。第一個“衣”與下文的第一個“冠”字,都是名詞作動詞用,分別是“穿”和“戴”的意思。③受吏民之垢:謙虛的說法,意即擔任楚國的宰相。④去:離開。⑤患處之:禍患隱伏在那裡。⑥意益下:意思是越把自己看得低。⑦心益小:意思是處事越要小心謹慎。
【閱讀提示】
孫叔敖,春秋時楚人,曾三度為楚相,有賢名。令尹,楚國官名,相當於宰相。文章讚譽孫叔敖雖居高官卻能嚴格要求自己,能正確而清醒地把握自己,時刻為百姓為國家的利益著想。
【模擬訓練】
1.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
①有一老父__________________
②衣粗衣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楚王不知臣之不肖_____________
④豈有說乎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願聞餘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線句。
①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祿已厚而慎不敢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父認為能夠治理好國家的三條意見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位居楚相的孫叔敖對老人是什麼態度?請你對他的這種做法加以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本文內容,想一想孫叔敖為什麼能深受百姓愛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王勃作《滕王閣序》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①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之意屬②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③矣。及以紙筆巡讓④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雲:“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先生常談!”又報雲:“星分翼軫⑤,地接衡廬⑥。”公聞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⑦。”公矍然⑧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⑨請宴所,極歡而罷。
選自王定保《唐摭言》
〔註釋〕①都督:初唐時地方軍政長官。②意屬:心裡打算。③宿構:早有準備。④巡讓:逐一邀請。⑤翼軫:翼、軫,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⑥地接衡廬:連線衡山和廬山。⑦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意思是晚霞和野鴨在天空一齊飛翔,天水相接,渾然一體。鶩,野鴨子。⑧矍然:驚奇的樣子。
【閱讀提示】
文章通過閻公對王勃由不信、大怒,到讚許、驚歎的神情態度的變化,逐漸地展現王勃的文學才華。參加盛會的滿座高朋,或為文壇裡手,或為社會名流,但是沒有一個人敢於為重修滕王閣作序。而一個初出茅廬,年僅14歲說法不一的少年,卻“不辭讓”,這就顯示了王勃的不凡。然後以“三報”寫出閻公態度的轉變。經過這樣的層層烘托,才華橫溢的王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模擬訓練】
1.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
①拂衣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時年十四___________________
③慶曆四年春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遂亟請宴所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線句。
①而閻之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吾誰與歸”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①都督閻公不之信 ②何以戰
③勃不辭讓 ④彼不我恩也
4.王勃少年時即顯露才華,與______、_____、_____以文辭齊名,合稱“________”。
5.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王勃的名句,並寫出出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廉頗思趙
趙師數困於秦。趙王思復得①廉頗②,廉頗亦思複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③之。廉頗見使者,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還報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④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註釋〕①復得:再起用。②廉頗:趙國的大將。③毀:誹謗,說壞話。④矢:通“屎”。
【閱讀提示】
文章發人深思:廉頗的報國要求被拒絕,關鍵在於趙王偏聽偏信。
【模擬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下劃線的詞。
①趙師數困於秦________________
②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______
③頃之三遺矢矣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以先帝以遺陛下_____________
2.選出與其他三項讀音及意義不同的一項。
A.扶蘇以數諫故
B.趙師數困於秦
C.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D.幾死者數矣
3.下面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頃之三遺矢矣
B.被甲上馬
C.使者還報曰
D.所識窮乏者德我與
4.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
①趙師數困於秦_________________
②令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哪幾句話可以看出廉頗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文中的趙王是個什麼樣的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石城山記①
自西山道口徑北②,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③。其上,為睥睨梁木 麗④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⑤,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⑥,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⑧,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餘未信之。
選自《永州八記》
〔註釋〕①小石城山:位於湖南省零陵縣城西北面。②徑北:一直向北。③垠yín:盡頭,邊際。④睥睨pì nì:城上矮牆,亦稱女牆。木 麗Ii:屋的正樑。⑤疏數cù偃仰:長得參差錯落,疏密相間,有高有低。疏,稀。數,密。偃,倒伏。仰,挺拔。⑥夷狄:指少數民族文化不發達地區,與上句“中州”相對。⑦更:經歷。一售其伎:售,原意是賣,這裡是表現之意。伎:伎藝,借指山水之優美。⑧其氣之靈:這裡的天地靈氣。
【閱讀提示】
作者寫景狀物實為借景抒情,託物言志,道出作者壯志難酬之悲。整篇文章情景交融,和諧統一。
【模擬訓練】
1.解釋下面加下劃線的詞。
①逾黃茅嶺而下______________
②尋之無所得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睥睨梁木 麗之形______________
④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
⑤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2.翻譯文中畫線句。
①環之可上,望甚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贊成文中兩種說法中的哪一種?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情景交融,抒發作者內心之情,文章哪句話交待了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選一點比較本文與《小石潭記》的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①背,賣 ②出現,顯現 ③表並列,不譯 ④錶轉折,卻,可是⑤跟從
2. ①請教的人說:“苦於沒有那麼多時間。”②冬天是一年裡的空閒時間,夜間是一天裡的空閒時間,雨天也是一種空閒時間。
3.為人樸實,不善言談。喜好讀書。第二問略。
4.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示例:對於讀書人來說,多讀幾遍書,體會其中的意思是可行的,但讀百遍我認為太浪費時間,有老師的指點方是捷徑。
5.三上:枕上、廁上、馬上。三到:手到、眼到、心到。
譯文: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傕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常入山打柴,揹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著書本,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
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為它作了註釋;對《春秋左氏傳》也下過很深的功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朱墨別異》。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於沒有時間。”
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時間”。
有人問“三餘”是什麼?董遇說:“三餘就是三種空閒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裡的空閒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作,這是一天裡的空閒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幹活,也是一種空閒時間。”
二 1.①於是,就②又,再次③的④他,他的 ⑤打拱作揖
2.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
3. ①孟子又玩學商人沿街叫賣的遊戲。②孟子於是做遊戲模仿祭祀代式上的揖讓進退等禮儀禮節。
4.客觀環境對人的成長、成才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5.略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答題時一定要先說清楚贊同與否,再說明理由,最好能舉些例項來說明
譯文:孟子小時候,他的家鄰近墓地,所以他就常常學做墓地裡燒埋等遊戲,他的母親說:“這裡不是我安頓教育兒子的地方。”於是搬到集市近旁居住;孟子又玩學商人沿街叫賣的遊戲,母親說:“這裡也不是我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宮的近旁;孟子於是學做祭祀、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他的母親說:“這裡可以安頓我的兒子了。”於是就定居下來。
三 1.①指老人②第一個“衣”為動詞,穿衣。第二個“衣”為名詞,衣服。③不才,這裡是謙虛的說法。④難道,說法。⑤聆聽。
2. ①身份顯貴以後就對別人傲慢的人,老百姓會離開他。
②俸祿越優厚要越加慎重,不要大膽索取。
3. ①位已高而意益下,②官益大而心益小,③祿已厚而慎不敢取。
4.孫叔敖的態度是不倨傲不惱怒,並向他虛心請教。這說明孫叔敖居高官卻能正確而清醒地把握自己,時刻為百姓、為國家的利益著想。
5.身為宰相的孫叔敖深受百姓愛戴,關鍵是能虛心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身為高官,能處處為百姓、為國家的利益著想。本題為開放題,意思對即可
譯文:孫叔敖當上楚國令尹,全國的官吏和老百姓都來祝賀。有一位老人身穿粗麻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最後來弔唁。孫叔敖整理好衣帽,出來接見老人,並對這位老人說:“楚王不知道我沒有才能,派我承受官吏百姓的辱罵,大家都來祝賀我,唯獨你來弔唁我,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老人說:“有。身份顯貴以後就對別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會離開他;地位高而獨攬大權的人,國君就會厭惡他;俸祿優厚卻不知滿足的人,禍害就會落在他的頭上。”孫叔敖拜了又拜說:“恭敬地接受您的指教,願意聆聽更多的教導。”老人說:“地位越高而心志越要謙卑,官職越大而心思越要謹慎小心,俸祿越優厚要越加慎重不要大膽索取,你謹慎地堅持這三條原則,就完全能夠治理好楚國。”
四 1.①甩動②年齡③一年④趕快、急迫地
2.①可是閻公心裡打算由自己的女婿孟學士寫這篇序。
②這真是個天才,他的文章一定永垂不朽!
3. ③
4.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初唐四傑
5.示例: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處:《杜少府之任蜀州》
譯文:王勃寫《騰王閣序》時,年齡才14歲。都督閻公不信任他,王勃雖然在座,可是閻公心裡打算由自己的女婿孟學士寫這篇序,他的女婿早有準備。等到用紙筆逐一邀請賓客寫序時,王勃沒有推辭禮讓。閻公非常生氣,拂袖離開,專門派人窺探王勃下筆寫序。窺探的人第一次報告序文:“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聽到報告後說:“這也是老生常談沒有什麼新鮮東西!”又報告說序文寫的是:“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這兩句,沉吟著沒有說話。又報告說序文寫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聽了這兩句閻公吃驚地站起來說:“這真是個天才,他的文章一定永垂不朽!”於是急忙把王勃請到宴會,盡歡而散。
五1.①軍隊②派;使者③遺矢,此指排洩大便④給予
2.C3.C
4. ①被動句 ②省略句
5.廉頗見使者,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6.是一個昏庸無能、偏聽偏信的國君。
譯文:趙國的軍隊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想再起用廉頗,廉頗也想再被趙王任用。趙王派使者去看廉頗還能不能任用。廉頗的仇人郭開給使者很多的錢,叫他說廉頗的壞話。廉頗見到使者,一頓飯吃一斗米,十斤肉,披上鎧甲跨上戰馬,來顯示出自己能夠勝任。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將軍雖然老了,卻還能多吃飯;然而同我坐在一起,一會兒大便三次。”趙王認為廉頗老年無用,就不再召見他。
六1.①越過②尋找③的④有人⑤所以
2.①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
②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奇異堅挺,竹木分佈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智者所安排設定的一樣。
③神靈的上帝似乎不應這樣做的。那麼上帝果真沒有嗎?
3.二種都不贊成。理由略
4.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 5.略
譯文:自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而下,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過去尋找風景卻毫無所得;另一條稍微偏北又折向東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牆和棟樑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了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洞像門。往裡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奇異堅挺,竹木分佈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智者所安排設定的一樣。
唉!我懷疑上帝的有無已很久了,到這裡更以為上帝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中原地區,卻把它擺在這蠻夷之地,即使經過了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上帝似乎不應這樣做的。那麼上帝果真沒有嗎?有人說:“上帝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安慰那些賢良而受辱來到這裡的人們。”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鍾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奇峰怪石。”這兩種說法,我都不信。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