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常見不良反應
吡喹酮是廣譜抗蠕蟲藥,它殺滅血吸蟲的作用較呋喃丙胺強30倍,較硝硫氰胺強100倍以上,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①常見的副作用有頭昏、頭痛、噁心、腹痛、腹瀉、乏力、四肢痠痛等,一般程度較輕,持續時間較短,不影響治療,不需處理。
②少數病例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心電圖顯示T波改變和期外收縮,偶見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
③少數病例可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
④偶可誘發精神失常或出現消化道出血。
吡喹酮的使用注意事項
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雖然有著劑量小、療程短、毒副作用輕的優點,但並非沒有毒副作用。2日療法雖然不良反應較少,但用藥後仍會有頭昏、乏力、出汗、頭痛、失眠、肌肉顫動、多夢、眼球震顫、肢端麻木和輕度腹瀉等副反應,少數患者還可能出現中毒性肝炎或誘發精神失常。
因此,在使用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時,特別是在應用6日療法時,無論是住院還是家庭治療,都要特別注意加強護理。
對無夾雜症的慢性血吸蟲病人應做三級護理;對急性血吸蟲病、晚期血吸蟲病和有一兩種夾雜症的血吸蟲病人,原則上做二級護理;對個別較嚴重的血吸蟲病人可做一級護理。定時做好體溫、脈搏、呼吸的觀察。服藥前測3天,服藥結束繼續測3~5天,每天測兩次,服藥期間每天測3次。同時應注意觀察病人的其它症狀和藥物反應。對較重的病人應做好護送和解釋工作,防止因緊張而出現反應。
給病人發吡喹酮片劑時,特別是在家庭治療中,要嚴格堅持“三查七對”,發藥到手,看服到口。服藥時間安排在飯後半小時或餐間吃一碗飯服藥,服完藥再吃一碗飯***為好,以減少消化道反應。
服藥後要注意觀察病人反應,對急性血吸蟲病人和夾雜症病人每小時觀察一次;對一般慢性病人每3~4小時觀察一次。
病人出現頭痛、咳嗽、乏力等一般反應時,也應給予對症處理,不能認為吡喹酮的副作用輕而不予理睬,任其發展。病人有較重的反應,如噁心、嘔吐、心悸、胸悶、多汗等,應及時給予輸液和口服維生素B6。
對有思想顧的病人應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療。農村醫院安排床位時,應將用吡喹酮治療的病人安排在同一個病房,勿與其它病人特別是傳染病人同住,便於觀察反應。
吡喹酮新制劑的研製
吡喹酮作為廣譜抗寄生蟲藥已廣泛應用於醫學臨床,為了增加其療效與用途,降低毒副作用,克服首過效應大,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缺點,將其製成了脂質體、微囊等新制劑,現將新劑型的研究概述如下。
脂質體
採用逆向蒸發法,將吡喹酮、膽固醇、十八胺及蛋黃卵磷脂***1:2:1:8***共溶於無水乙醇中。水浴中減壓旋轉蒸發除去乙醇,製得吡喹酮脂質膜,加入磷酸鹽緩衝液,振搖使膜脫下,超聲處理20min,超速離心15000r/min,去掉未包封的吡喹酮,製得脂質體混懸液。電鏡觀察製備的脂質體平均直徑為4.6nm,平均層數8.2,包封率為60%以上,滲漏率小於10%。在4℃條件下放置60天,包封率基本保持穩定[4] 。將吡喹酮製成脂質體後,不但可注射給藥,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能提高其對肝臟等靶組織的選擇性,維持有效血藥濃度,減少用量,較普通製劑優勢明顯。
膠囊劑
將微粉化的吡喹酮1g混懸於3%明膠溶液中,置50℃恆溫水浴上,慢速滴加4%硫酸溶液,待顯微鏡監測表明已成囊後,加入與成囊體系相等濃度的硫酸鈉稀釋液,用甲醛固化,洗靜甲醛,減壓乾燥,得類白色粉末狀微囊。顯微鏡下目測其微囊平均體徑為82.66μm,平均包封率為81.1%,且對熱穩定[5] 。吡喹酮微囊,可肌肉注射,減緩釋放,提高了療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凝膠劑
用卡波普940***Carbopol940***做凝膠基質,丙二醇40%學部 ***w/w***、乙醇45%***w/w***、水5%***w/w***為混合溶媒,經超聲處理2min,製得1%吡喹酮凝膠劑。在凝膠劑中加入月桂氮?酮,能有效促進吡喹酮的經皮滲透,體外1%吡喹酮凝膠劑釋放實驗表明,吡喹酮由凝膠中的釋放符合3.68Higuchi方程。
吡喹酮凝膠劑是透明的半固體,釋藥速度較快,塗於面板上能形成透明的薄膜,可水洗,對蠕形蟎感染的酒渣型面板病等使用方便。
塗膚紙巾
稱取吡喹酮2.0g投入100ml量瓶中,將二甲基亞碸8.0ml加入上述量瓶中,加95%乙醇至刻度,振搖使吡喹酮完全溶解,製成2%的吡喹酮塗劑。將20cm×20cm的軟無紡紙疊成大小合適的條塊,裝入聚乙烯鋁塑包裝中,向袋內注入20ml吡喹酮塗劑,製成紙巾。經測定該製劑可耐60℃高溫,40℃烘箱中恆溫加速試驗120天,含量無明顯變化 。
作為在血吸蟲病疫區勞作,長時間需防止尾蚴侵入的護膚藥,吡喹酮塗膚紙巾克服了以往應用油膏、噴霧劑防護時間短和實用性差的缺點。
猜你喜歡:
左克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