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習俗
霜降節氣是在秋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23日前後,霜降過後一般都會組織遊山,看楓葉等活動,攜帶護具傑茶為樂。那麼霜降的時候,各地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
二十四節氣 - 霜降 & 各地習俗
霜降習俗
賞菊花
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尤其是南方地區氣候溫和,霜降期間,田疇青蔥,橙黃桔綠,秋菊競放。
吃柿子
霜降時節,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但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霜降吃柿子的傳說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中貧寒,經常四處討飯。有一年霜降節,餓得兩眼發黑,四肢無力的朱元璋走到一個小村莊時,發現村邊長著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
朱元璋一見,興奮極了,於是,使出渾身力氣爬到樹上,吃了一頓柿子大餐,這才得以從閻王爺那裡撿回了一條小命。而且一整個冬天沒有流鼻涕,也沒有裂嘴脣。
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再次路過這個小村莊時,發現那棵柿子樹還在,上面依然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面對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緒萬千,正是這棵柿子樹才使自己免於成為餓殍。
他仰望著這棵柿子樹,緩緩脫下自己的紅色戰袍,又親自爬了上去,鄭重其事地把戰袍披在柿子樹上,並封它為“凌霜侯”,這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後,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閩南 霜降養生
在閩南、臺灣等地,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霜降是進補的好時機,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栗子也是這時的進補佳品。
廣西 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北方 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汙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霜降時節,這樣養生
“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易出現口乾、脣乾、咽乾、便祕、面板乾燥等現象,燥易傷津。
二防秋鬱:晚秋時節,天氣漸冷,草木枯黃,落葉落果,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
三防秋寒:霜降節氣,氣溫驟降,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同時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這個時間節點後不再適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應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溼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真是一舉三得。
滋陰潤肺宜“平補”
為防止秋燥,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製品等。
秋燥時節,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過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飲食鍛鍊兩相宜
秋季是人最容易長脂肪的季節。天涼夜長,人的食慾大開,夜裡休息也舒服,人體每天的熱量攝入容易超過熱量消耗,使脂肪一點點地囤積起來。如果不加以調整,經過秋、冬兩個季節,人就會胖很多。年復一年,人就會很快“發福”起來。因此,對於愛美的年輕人來說,大快朵頤貼秋膘的時候也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二十四節氣——霜降節氣後的習俗
霜降節氣
賞楓
楓遭霜侵後葉子火紅,色彩鮮豔,燦如錦繡。古人曾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國內如蘇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棲霞山,都以楓葉美景著稱。夕陽西下,紅葉參差交錯,馳目遠眺,彷彿珊瑚火海,十分壯觀。
牧羊
我國牧羊的風氣,自古以來就十分盛行。內蒙古以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省,無不廣為飼養。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種好的奶羊,產乳量很大,堪稱為貧民的乳牛。國內如山西長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殺羊賽神,預祝來年羊群擴大,並將祭品分發給族人。貧困無羊的,可蒸麵糕,將其做成羊的形狀代替。
鬥牛
鬥牛之戲,在浙東的義烏、金華等地及廣西的猺山都很盛行。猺山每年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以 及十月十日.都必要舉行一次鬥牛比賽。鬥牛之前,先審計全寨民戶的財產,分派參加決鬥的牛,此後派寨民三人輪流當值,每天喂牛三次並且給牛洗浴。所飼餵的 都是甜酒、粥飯、嫩草等營養豐富的食料。夏天還為牛遮蓋帳幕,以免蚊蟲叮咬。等到了合適的時間,就和其他村寨約時間決鬥。
鬥牛時,遠近 的男女無不盛裝豔抹,集會觀戰。此日兩寨的民眾,吹銅號,鳴蘆笛,放鐵炮,張傘,列旗,簇擁著鬥牛進人決鬥場,儀式極為莊嚴。兩方互派代表檢查牛的全身, 避免牛角尖藏有利刃或其他暗算之物。檢查完畢,各自以酒飲牛,然後用樹葉遮住牛的眼睛,牽著牛使其頭角接近,並迅速拿掉障眼的樹葉。兩頭牛突然相見,怒不 可遏,於是角角相觸,進行決鬥,威猛異常。觀眾鼓掌吶喊,聲震屋瓦。
不久,角鬥勝負便見分曉。有戰敗而逃的,有戰死“沙場”的,也有兩 頭全都陣亡的。勝者興高采烈,一時之間,人們紛紛向其道賀,並取來紅氈披在牛身上,把銀角套在牛角上,用紅鬃做彩,紅綾結球,系在牛頭和尾巴上。炮聲震 天,按照入場的儀式送牛回寨,歡歌會飲,慶祝勝利,均以“飛大王”“雷公王”等威武之名來稱呼獲勝的牛。
浙東的鄉民鬥牛,每每在迎神賽 會時進行。參與決鬥的牛,事先約定,每次大約十多對。鬥牛場通常是一塊水田,田中積水大約五六寸,因為水田土軟,可以保護牛腳。鬥牛時,依事先排好的次序 一對對相鬥,在兩頭牛略分勝負的時候,就由一個膽力過人的人把它們分開,以免造成損傷。
角鬥的牛,比普通耕牛體型大,毛色極為漂亮.最 著名的如“北山”“白角花旦”“新金銀”之類,價值都相當可觀。在浙東一帶,飼養鬥牛的人家,對牛的看護非常小心周到。要派專人伺候,平時餵給它鮮草、糯 米團或者南棗等。到決鬥前幾天,則另外加料,甚至飲喂人蔘湯。臨到決鬥,餵它醇酒,使其振奮精神。
這些牛在一處鬥罷之後,就被轉賣給別 的地方。買客鳴鑼執旗,到賣主家牽牛,牛則披紅掛綠,盛裝以待,猶如迎娶的新娘。交易既成,雙方就結為親家,俗稱賣主為牛親家,原來飼餵牛的人為牛大舅。 這樣,如果牛再次決鬥獲勝,親家也同樣感到榮耀;如果不幸戰敗,牛親家就不敢再上買主的門,覺得丟臉。
鬥鵪鶉
鵪鶉是生活在田地、沼澤中的小鳥,雄鳥足高,雌鳥足低,喜歡在田地間或蘆葦叢中活動,晚上成群飛出,白天則伏於草叢,在山東最為多見。鵪鶉性喜近人,特別好鬥,決鬥時抬腳張其,人們多喜蓄養。
飼餵小米的鵪鶉,如果決鬥失敗了還可以再來;而餵給糜子的鵪鶉,只能決鬥一次,如果失敗了,就再不願相鬥。
養鵪鶉的方法是,每天餵給小米,如果想讓其善鬥,應常將其放在手上,拉著它的兩腳使之行走。預備一個小布袋,袋口像荷包,但底是平的,有線可以收放,將 鵪鶉放入袋裡,時刻都將它帶在身旁,絕沒有鵪鶉跳躍出來或者憋悶而死的弊端。鵪鶉養熟之後,即使任由它自由行走,也不會飛去。鵪鶉生性怕冷,天氣寒冷時應 妥善照料,否則容易凍死。
霜降後鬥鵪鶉,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歲華記》中說北方的人在霜降後鬥鵪鶉,人將鵪鶉籠在袖中,如同捧著珍寶。南方大多在晚上鬥鵪鶉,決勝負。考究的人用彩緒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將鵪鶉把在袖中,以此作為消遣。清代的蔡鐵翁有詩道:“辛苦霜天鬥瘦鶴。”
行狩獵
狩獵又叫鏡獵,如果僅為娛樂,叫作遊獵;如果以打獵為生.則叫作職獵。古代利用田獵活動,來練習騎射.所謂的“搜苗稱狩”,都是指借圍獵的機會操練檢閱,練習武藝。漢代法律中對於捕殺豺虎還有獎勵。
北方人射獵,打不同的獵物各有一定的季節,大多在二三月放海東青***古人北方遊牧民族崇拜、馴養的獵鷹***打大雁,四五月打糜鹿,八九月打虎豹之類,這樣直到年終。
霜降後.樹葉落盡,鳥獸不易躲藏,山澤路徑也容易辨認。過去,年輕力壯的人,常帶著獵具和鷹犬,大舉狩獵。林深木茂的地方,不論平原還是山谷,可以圈定 一處,稱之為圍場。狩獵者人數可多可少,但均分成兩翼,由遠而近,漸漸通近,叫作合圍。獵得的禽獸,回家後給親友們分享。《祿水亭雜識》引用張未的詩道: “十月北風燕草黃,燕人馬飽風力強。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殺陰山雙白狼。”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