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是金演講稿
講誠信,不僅要求我們理解誠信是一種信仰,一種行為習慣,更要認識到誠信是一種責任。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誠信是金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撐;凌雲高樓氣勢撼人,來自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那麼,人,又是靠什麼來支撐起無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誠信!
堅守誠信,就是堅守氣節和操守;堅守誠信,就是堅守做人的根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首先是一個倫理範疇,所謂誠者信也、信者誠也,《說文解字》對 誠 信 二字的互釋,驗證了誠實守信的內在聯絡。重誠守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且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中國應該有充分自信把這一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中國誠信走過了歷史,走進了現代,也必定要走向未來!
然而在我正視中國誠信的時候,我的視線在一個個令人吒異的新聞中逐漸模糊,心境在一組組令人震驚的個案中逐漸沉重。從假煙假酒假文憑,到假賬假證假報告;從普通百姓的惡意消費透支,到政府官員的虛假政績工程,從從關係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到影響產業財經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證券騙局,我們還可以聽到假球、黑哨、興奮劑,聽到論文抄襲、學術失範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誠信的缺失如同瘟疫蔓延,泱泱中國似乎成了一個充滿虛假、欺詐、偽造的染缸!在功利目的的驅動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會漫生出誠信缺失的醜陋與罪惡。
再來看看我們大學生的誠信,據東華大學團委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誠信竟然只是大學生的一種 理想主義 ,並非他們的實際行為。由於大學生自身因素和教育因素意識以及社會體制問題,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行為相距甚遠。
調查顯示有88.39%的同學認為誠信在當今社會很重要,誠信的意義、價值不容忽視,但在實際行為上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還貸,高校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會不還貸或是有意拖欠貸款;第二是考試,雖然同學們簽過 不作弊 的承諾書,但一旦到考試時還會有人選擇鋌而走險。另外,不少同學承認自己曾做過上課代人簽到、遲到曠課、作業論文抄襲、簡歷灌水等等不誠信的行為。
還有28.57%的同學明確表示, 誠信 兩字只是純粹的理想,難以真正實踐,比如說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自己為了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覺地會誇大簡歷、偽造獲獎情況等。雖然在他們主觀意向上覺得誠信很重要,但社會競爭迫使他們選擇了投機取巧。
誠信行為缺失的原因在哪裡,該調查也專門透視了大學生的心態,歸納出主要原因:
有73.21%的同學認為失去誠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滋長,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面前,誠信有時似乎成了一種負擔,遠沒有金錢利益來得重要。
有58.64%的同學認為 從眾心理 是他們不誠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靜的頭腦來明辨是非,而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別人走。因此當他們看到別人作弊或是注水簡歷時,也常常會效仿;甚至覺得別人既然都這麼做,自己一個人誠信也不會得到更好回報。
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誠信缺失,與誠信教育淡化有關。因為誠信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傳統美德,無須再去進行系統的教育,事實上我們大學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從更深層次來看,信譽及信-用-危機的產生,絕非偶然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與文化原因的。儘管崇尚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於社會發展的歷史原因,這種美德並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國民-意識。一方面,長期的封建統治,形成了以本位利益為社會標準的社會意識。在這種意識支配下,凡是合乎本位利益的都是對的,為了本位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平等互利的原則始終沒有成為國民的主流意識。另一方面,千百年來長期的人治社會,長官意志、家長意志盛行,加之長期的農業經濟,自由散漫的小農意識滲透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沒有形成按規則辦事的國民-意識。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厲以寧在痛斥誠信缺失的社會現狀時大聲疾呼:一個國家誠信體系的崩潰不僅會給國民經濟和國民消費帶來損害,還將對整個社會體系形成深遠的影響;它必將造成人情的淡漠,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法國大仲馬也說過, 當誠信消失的時候,肉體也就沒有生命了!
歷史上的種種都證明了:不講信譽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不講信譽的民族是墮落的民族,不講信譽的社會是混亂的社會,不講信譽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國家。
缺失誠信,失我國魂!缺失誠信,國將不國!
中國呼喚誠信!中國需要誠信!中國必須誠信!
中國誠信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的系統工程!
誠信中國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奮鬥目標!
我們當代大學生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也不能空待誠信體系的趨於完善,才釋放自己心裡那微弱的誠信。心底坦蕩天地寬:誠信為人,必能取信於人,立信於人,收穫的一定是朋友;誠信做事,必能韌如江流,動如海嘯,贏得的一定是信賴和尊重;誠信對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餒,安之不燥,我們終將能取得成功。
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誠信更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給我們生命以支撐,給我們一路跋涉以意義。
讓我們攜手共創誠信中國!誠信從你我做起!誠信從現在做起!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是金”。
前幾天,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條新聞:11月2日,揚州大學附中高一學生徐礪寒同學在放學途中騎車不慎弄壞了停在路邊的他人轎車後視鏡,他等了半小時後沒有等來車主,就留下一張小紙條貼在窗玻璃上,上面寫道:尊敬的車主,我是揚大附中的一名學生,今天中午放學途中不小心弄壞了你的車,我無法及時賠償,對不起!字條最後留下了聯絡方式。後來這張道歉及賠償聯絡的小紙條令車主“無比感動”和 “極度震驚”,並引來一連串感人的後續故事:被撞車主感動之餘主動不讓徐礪寒賠償;一家修車行表態願意免費為受損車主修車;在微博上網友們紛紛感慨,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看到了缺失的誠信正在重塑等,誠信是金。
俗話說的好: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實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更是無價之寶。誠信,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下,許多商人為謀求暴利而弄虛作假,“三鹿”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倘若他們可以本著一顆誠實的心做人,今日也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誠信是使人事業走向成功的一把鑰匙,如果選錯了,就會走向失敗。
在2005感動溫州十大人物,在溫州打工的徐麗珍因撿到鉅款歸還失主而獲此殊榮。評選活動組委會這樣評價徐麗珍:鉅款是一道考題,來自貧困農家的女兒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案;一位新溫州人,用一顆金子般的心,詮釋著誠信的真諦;一個在她自己看來最平常不過的舉動,見證了一個不染塵埃的靈魂。
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一個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所信賴。誠信就是一種信守承諾的責任,也是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道德感,是一種美好的道德品性。講誠信,不僅要求我們理解誠信是一種信仰,一種行為習慣,更要認識到誠信是一種責任。
同學們,請記住:誠信無價!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裡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不要為了一個虛假的分數,而心存僥倖,影響自己一生的誠信,為自己留下不必要的汙點。在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同學們,讓誠信紮根於我們的心靈,讓誠信遍佈社會的每個角落!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五年級228班的寧思穎。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是金》。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聞名於世。 明禮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公德的重要內容。它包含了“明禮”和“誠信”兩個內容。“明禮”就是講文明、懂禮儀,如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等。“誠信” 就是指誠實守信,表裡如一,言行一致。
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它表達了誠信的重要性。“無誠則無德,無信事難成”。下面,我給大家講兩個關於誠信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亂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有如此好事,結果沒人肯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威信,變法得以推廣。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卻曾經發生過一場“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為博取寵妃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要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將士們匆匆趕到,當大家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騙局後,都憤然離去。五年後,敵人大舉攻周,幽王再次點燃烽火,而諸侯都沒有來——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誠信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生存的必備條件。
國守誠信則繁榮昌盛,民守誠信則安居樂業,誠信是金,無論你功勞大小,能力高低,只要你能講誠信,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然而,在我們身邊缺失誠信的事情卻時有發生:虛假廣告橫行天下;劣質商品充斥市場;考生作弊現象嚴重;“豆腐渣”工程造成無數人間悲劇……因此,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同學們,我們應該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矇,人必遠之”。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誠信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誠信的品質散發出金子般的光芒!
看完“”的人
1.誠信演講稿:誠信是金
2.關於誠信演講稿4篇
3.關於誠信的成功勵志演講稿3篇
4.高考誠信演講稿3篇
5.小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500字
關於明禮誠信演講稿